文明探索

通往天人合一之路(7-1)

他人意識對我之意識的影響

西方哲學,崇尚理性。其傳統哲學論述方法基本上採取二分法:即主體(我之意識)與客體(物質或說表象世界)。這在格物窮理的認識範疇來說,並無可多議之處。

但為什麼要將意識作為是我主體唯一的東西,而表象世界或說物質也是作為客體所唯一的東西,以此兩者構成一個矛盾兩個方面來進行辯證?這對人的意識活動來說,並不能全面概括之。譬如他人對我的肯定或否定,我因此而思,這是他的意識對我的意識產生作用,使我產生新的意識,我因他的這個意識,改變了我的意欲,啟發了我新的動機,促使我反思。這個他人的意識,它是外在於我的客體,我將它視為「客體」或說「對象」不錯,但將它視為物質的、或表象的東西,則似有不妥。

某人向我表達一個意識,我不能把他只作為一個表象來考察,我不只會考察他說話的聲貝有多高,他臉色蒼白或漲紅的,他說話時距離我多遠,或是他的手腳如何比劃的。我的反應首先是:「他這話表達什麼意思?」這種「客體意識」與「我主體意識」兩者的互相作用,在人類的活動中是常見的,普遍的,對人生的影響非常深遠。為什麼哲學家們只看到意識與物質、「我」--主體與表象世界的關係呢?意識作用於意識,應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人類的基本活動,其範圍只不過是這兩方面:一是人與自然(物質)打交道;二是人與人之間打交道。前者可說是意識對物質的關係;後者雖有意識對物質的層面關係,但多是意識對意識的關係。人的生活,離不開他所在的圈子,這個圈子即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空間。

人的意識,在這個特定的時空裡,不僅受到表象世界(物質世界或說自然界)的影響,還會受到他人的意識影響。即他人意識對我之意識產生作用,使我人生發生變化。我的存在,是與他人脫不了關係的。

我們常聽到或讀到一些老者回憶他這一生時說,「改變我這一生命運的是我在某年某月某天張某人對我說的一句話。」「張某人」這一句話竟影響著「這個我」的一生,使這個人的意志終生為之奮鬥,可見意識作用意識之影響巨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活動,基本上是意識對意識的活動。他向我傳遞的話語、表情、動作,都蘊含著意識性。譬如他說我是豬,我的反應是他在羞辱我、在謾罵我、他對我極不友善。他的這句話,向我傳遞的就有如上意識,這是我意識中的反應。

我不會視他是我的一種表象,或說是客觀物質的對象,我不會判斷這句話的音量分貝是多少?

他明顯對我表達著一種意識,我因他的這個意識而在內心產生一個意識:我厭惡他、我對他的無恥感到憤怒、他竟如此羞辱我,我以為他才是豬……;他的這個意識引起我的一系列反思:我認為人性是醜惡的、他沒有道德修養、他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羞辱別人的頭上……等等,我頭腦產生一系列的反思,都是由他向我傳遞的這個意識所引起的。我的這個意識是由他的意識作用所產生的。

他人的意識,不僅影響我的意欲,也在影響我的情感、影響我對事物的判斷、推理、概念等。你的一句鼓勵話語,竟堅定了我的意志;你一句罵我是豬的話,竟令我一天鬱鬱不樂;我昨天放在書桌的錢不見了,你說張某進過我的房間,我因此看張某走路的形態、動作、甚至表情,都像是偷我錢的人。所謂的「暗示」,就是一個意識企圖作用於另一個意識。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人的意識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為我的知識不是天生就有的,大部分是從他人處學來的。在這個意義上說,只要我思,我就逃不脫他人意識的存在。我本來是一無所有,在我第一次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時,他人的意識就在不斷地作用於我了。我學,就是學他人的意識;我接受教育,不就是別人將他的意識灌輸於我嗎?我的生命意志,是表象世界和他人意識不斷作用的合成品。(待續)

(轉載自黃花崗雜誌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