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索

通往天人合一之路(8-2)

儒家道德哲學的建立

孟子謂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仁、義、禮、智」四端。

這四端就像人的四肢缺一不可,各有各的功能,決定人的思為。若做不到,個人來說,就是自欺;對君主來說,就是欺君。孟子就此將孔子的「仁」推向首位:「孔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能禦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引同上書89頁)

孟子對此四端,作為道德的準則,其對此各有具體的論述。而這四端者,則首推仁,仁是道德的本體。我「反諸求己」,一切由仁而發,是「仁」決定我要這樣意欲的。我不這樣做,不這樣思,我就不成為其人了,用存在主義的話說,我就不是我了。而是「人役」了。儒家是先設一個人的【本質】——仁體,然後才講人如何存在的。這個仁體,就是性本善。天生吾人,性本就是善的。整個儒家道德學說,是建立在這個「性本善」上的。天道如此,「舉頭三尺有神靈」,莫之亂動也。人要以仁思為才合乎天道。

這個人的「性本善」是由天道所決定的。雖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之也。」(《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87 )但我們往上索,從儒家所依賴的經典《易經》上尋求,就有可解了。《易經》的《繫辭傳》據說為孔子所作,在此我們不必作考據,但儒家學說所說的道理多有《易經》的根據,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孔子也說過「鬱鬱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引同上版本47頁)。

我們來看看《易。繫辭傳》是如何說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周易正宗》華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6001頁)我們所處世界的一切,都是有來由的。它不是無規律、無秩序的。整個宇宙世界,有其規律法則在運轉的。

據《繫辭上傳》所說,我們看到,這個世界從乾元大始發起,有了地母,然後生萬物。《易。序卦傳》說得更清楚:「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禮義有所錯。」(引同上書693頁)故這個世界是有道法可循的,人不可以違反天道。

聖人制禮義,說仁、性,都是根據天道而來。「一陰一陽謂之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引同上書615頁)這是天命如此,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引同上書608頁)我們遵循天道法則而行就是善,與天地合而為一就是盡性了。故《中庸》說「率性之謂道」(《大學、中庸》華語教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中庸。天命章》3頁)。(待續)

(轉載自黃花崗雜誌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