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召開日即柏林牆倒塌日 中共分崩
中共18屆3中全會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官方媒體12日發表的全會公報中,未見具體經濟改革內容。而會議通過的所謂《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日前也尚未公開。日媒報導稱,會議公報受到中共黨內三種勢力的批判,因而增加了曖昧的詞語。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週二(12日)落幕。國際上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們普遍認為,會後的公報中,內容「極其含糊」,缺乏改革細節,不應指望短期內會有甚麼突破性進展。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一片風聲鶴唳中,中共結束了為期四天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閉門會議。此會議是在薄熙來事件後中共高層公開分裂狀態下的首次重大會議,也是習、李上臺後第一次最高權力部門的政策宣示。三中全會焦點是習近平和李克強抓權,從江派手中轉移權力及財富。
剛剛結束的三中全會對於民眾關注的農民權利問題,據稱或將採取地方試點先行,然後帶動制度突破的模式。這將觸碰地方政府的切身利益,令地方政府頭疼不已。
(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在11月8日,中共三中全會開始的前一天,滬深兩市出現1%以上大幅度下跌;13日,三中全會閉幕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再次大跌。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表明投資者對三中全會並不看好。
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當天下午4點40分,河北於振雲、張春花、張夢穎等三位女訪民集體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門前,撒完傳單後割腕自殺,最後被送醫搶救,幸無生命危險。現三人已被當地政府截回原籍。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新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別引發外界關注,網絡迅速聚焦這一消息,但大量評論微博被刪除,而大陸公共知識份子代表人物、著名微博寫手章立凡的微博號被註銷。
剛剛結束的中共三中全會雖提到了價格改革,但仍是一個階段性的方向,並且如房價等多種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改革仍未列入改革議程。房產大亨任志強稱高價拿地實屬被逼無奈。如果房價不做統籌,房地產仍是地方政府的提款機。
四天保密程度空前的中共三中全會於12日下午落幕。由喉舌新華網先發了一條不到百字的快訊宣佈閉幕。與官媒吹噓的改革宏偉藍圖相反,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也無論是草根還精英,越來越多的民眾根本就不相信三中全會有甚麼驚人之舉,中共的體制不改,經濟改革根本就是一紙空談。
(大紀元記者林鋒新聞綜述)三中全會已經結束,中共計劃出台系列「改革」措施,再次自救。但是,現在的中國人心態已經與文化大革命末期的中國人心態有了巨大的差異。沒有道統的中共改革,根本不符合現時中國人的「革命」期待,注定失敗。
事先張揚,並預告將是「歷史性重大突破」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會議最先對外放的消息是中共宣告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港媒稱,「國家安全至上」成為會議對外發出的第一消息,而將港澳工作納入「國家安全」範疇,引髮香港對民主自由被箝制得更緊的憂慮。
(大紀元記者李平報導)按慣例,中共歷屆三中全會主題應是經濟改革。但11月12日結束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未見具體經濟改革內容,相反官方突出報導習近平、李克強政權通過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二個高層權力機構。
經過四天的閉門會議,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12日下午結束,會議公報宣佈7項改革舉措,包括最主要的兩個決定:即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二個新的高層權力機構,將此前分散到各個政治局常委的權力收回到自己手中。
自11月9日至12日為期4天的中共三中全會結束,官媒12日發出會議公報,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二個高層權力機構,其「收權」意圖明顯,引外界關注。而且,近年來,在公報中加入了「馬,列,毛」與鄧氏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等,在血統上重新連接,實屬罕見。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會議最先對外放的消息,是宣告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國安會)。外媒評論說,習近平以此鞏固了他在中共最高層的權力,並且顯示中共政府預期社會緊張在未來幾年將大幅上升。
(大紀元記者黃清報導)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11月12日結束,從官方公佈的三中通告中發現,此次設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將解體江澤民、周永康集團的「第二權力中央」政法委。
11月12日,中共三中全會閉幕後發出公報,其中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最引人注目。這預示習李政府將從地方收權到中央,重新建立權威,而原來的江澤民時代建立的政法委以及為迫害法輪功而設立的法外機構「610」將被繳權名存實亡,江習鬥也將會進一步加劇。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在經過四天籠罩著神秘氣氛的秘密會議之後,中共終於發佈了三中全會的公報。外媒評論說,會議沒有能夠產生大幅度的改革來修補一個破敗不堪的增長模式。這暗示,共產黨領導人未能在政治阻力重重的變革當中達成一致,未能在推進大幅改革方面達成共識。
(大紀元記者穆清綜合報導)11月12日下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會議公告重點關注七項改革決定。其中一項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別引發外界關注,顯示習李陣營進行重大權力轉移,瓦解江派的「第二權力中央」同時分化和削弱江澤民集團在中央的勢力,但專家分析,僅基於對保黨的需要的變革,此次習江對壘,雙方都還無法達到絕對勝負的局面。
(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共產黨的秘密會議已經來了又走了,但是習近平的經濟議程仍然是被神秘包圍。《華爾街日報》11月12日報導說,自從習近平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以來,投資者和企業高管一直被告知等待這個秋天的所謂三中全會來瞭解他的經濟政策將是甚麼。但是會議之後的這個公報並沒有清除迷霧。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風雨飄渺中走完全過程,11月12日晚推出三中全會公報。由於中共面臨崩潰邊緣,三中全會相關的問題的決定,成為外界注目的焦點。公告中成立了二個新的機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國家安全委員會。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門會議在四天的媒體禁聲下終於結束。會議前夕,溫家寶高調出版《溫家寶談教育》一書,為習李改革打前鋒釋信號,11月12日,官方媒體發佈的三中全會公報中點出稱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再點江澤民執政時搞亂教育界這一死穴。
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官媒隨後發佈會議公報。公報顯示,習近平 、李克強政權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二個高層權力機構,打破了江澤民設置的常委分權制;與此同時,習近平在公報中釋放強化軍權信號。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北京時間11月12日下午閉幕,在當局發佈的三中公告中顯示,習近平政權設立的兩大重要機構將瓦解江澤民集團的「第二權力中央」,據悉此次圍繞改革方案的定調會議,中共內部鬥爭激烈。同時,官媒通報,中央委員蔣潔敏,候補委員李春城個王永春缺席三中全會,這三個人都是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鐵桿心腹,此次再次被官媒突出點名,警告的意味頗濃。
11月12日下午,中共18屆3中全會結束。官方報導會議公報時,重點突出習近平 、李克強政權通過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二個高層權力機構。江澤民設置的常委分權制被打破。江派張德江、劉雲山、張高麗現任三常委變相失權。
(大紀元記者楊一帆報導)隨著中共三中全會結束,三中全會釋放的信息引起外界高度關注。有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將開放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家庭(「單獨」家庭)生二胎,三中全會後將公佈相關政策。網民熱議 ,這個政策對普通百姓沒有實際意義。
( 大紀元記者馬穎慧編譯報導)雖然中共領導人承諾讓自由市場在中國國企佔優勢的經濟中扮演更大的角色,但是星期二( 12 日) 全球市場對於這個承諾表現非常冷淡。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11月12日閉幕,官媒出爐的三中公報顯示,習近平 、李克強政權通過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二個高層權力機構,正式改變了江澤民為垂簾聽政設的常委分權制的高層權力結構,江派第二權力中央被解體。
11月10日,德國慕尼黑由老百姓決定不再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包括慕尼黑在內的四個奧運聯合申辦地的公民舉行了全民公決,投票結果顯示,所有四個申辦地都對冬奧會說了不。這個結果讓對申奧抱滿信心的人感到沮喪,其中包括慕尼黑市長烏德、德國奧委會秘書長韋斯佩爾和德國奧委會主席何爾曼等。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開閉門會議期間,每天都有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訪民到天安門、中南海等地,以撒傳單、拉橫幅、喊口號等方式,抗議中共的司法腐敗。11月12日,上海有11人在天安門撒了數千份傳單,雪花般的控訴材料飄落在金水橋畔,讓北京警察防不勝防。
共有約 38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國際著名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北京推行威權治理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是為外國政府官員提供有關中共統治操作的培訓計劃。 位於華府的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中國中心」(Global 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