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大選丹麥大選

9月16日,丹麥大選後,一位市民手舉《貝林時報》上登載的紅派得勝,該黨主席海勒•托寧—施密特當選第一位女首相的消息。44歲的托寧—施密特是英國工黨前領袖耐爾•金諾克(Neil Kinnock)的兒媳。(攝影:JONATHAN NACKSTRAND/AFP/Getty Images)
丹麥議會大選花絮
從8月26日丹麥前首相拉爾斯•洛克•拉斯穆森(Lars Løkke Rasmussen)宣佈丹麥進行議會大選,到9月15日,丹麥在三週時間裏經歷了一次兩派勢均力敵、激烈的政府競選。以社會民主黨為首的中偏左紅派陣營僅以0.3%的微弱多數戲劇性地擊敗以執政黨—自由黨為首的中偏右藍派陣營,以50.3%對49.7%險勝。這次的選舉,還產生了丹麥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社會民主黨主席海勒•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這次大選結果如今已塵埃落地。但是在大選中還有許多趣事發生,這裡收集一起,以饗讀者。

9月15日,丹麥社會民主黨主席取得大選勝利,成為丹麥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16日凌晨,她在該黨慶祝聚會上發表簡短演講。(攝影:JONATHAN NACKSTRAND/AFP/Getty Images)
丹麥大選 微弱的勝利者與強大的失敗者
9月15日,也許是丹麥歷史上一個值得記載的日子。丹麥在三週時間裏經歷了一次幾乎勢均力敵的激烈的兩派政府競選。以社會民主黨為首的中偏左紅派陣營僅以0.3%的微弱多數戲劇性地擊敗以執政黨—自由黨為首的中偏右藍派陣營,以50.3%對49.7%的比例險勝。這次的選舉,還產生了丹麥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社會民主黨主席海勒•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因此丹麥人說:這是一個歷史時刻。

丹麥社會民主黨主席海勒•托寧—施密特9月15日清晨在哥本哈根的一間學校投票站投票。 她在午夜時分贏得大選,成為丹麥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攝影:JONATHAN NACKSTRAND/AFP/Getty Images)
快訊:丹麥紅派險勝 首位女首相當政
丹麥大選在15日晚上20時所有投票結束後,經過了緊張的計票與等待,終於在午夜24時前塵埃落定。以社會民主黨為首的紅派陣營以89票對86票的微弱優勢險勝。執政10年的自由—保守黨政府黯然退位。由左派大黨社會民主黨主席海勒•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當選,成為丹麥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丹麥大選知多少
丹麥議會(Folketinget)共有179個議員席位。其中有175個席位由丹麥本土選舉產生,而丹麥自治領域法羅群島和格陵蘭島各佔兩個席位共四席。

丹麥大選各黨派競選要點簡述
自從首相拉爾斯•洛克•拉斯穆森(Lars Løkke Rasmussen)於8月26日宣佈丹麥議會選舉,選民投票日期定在9月15日以後,各黨派的競選活動達到高潮。丹麥參選黨派啟動了各自最大的宣傳力量,向選民們陳述施政綱領,以吸引選票。

丹麥現任首相拉爾斯•洛克•拉斯姆森(右)與反對黨社會民主黨主席海勒•托寧—施密特(左)將在9月15日的大選中角逐下屆首相職位。(攝影:KELD NAVNTOFT/AFP/Getty Images)
專家預測丹麥紅派可能在困境中險勝
目前,丹麥的大選正處於最緊張的衝刺階段。9月15日,星期四的大選正在各黨派的激烈競爭中走向最後定局。根據丹麥《貝林時報》政治分析家托馬斯•拉森(Thomas Larsen)觀測,丹麥最大反對黨社會民主黨主席海勒•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將在競選中獲勝,從而使她成為丹麥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但是她卻面臨著1903年以來社會民主黨最糟的歷史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