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死人 农民却为“医生”求情

人气 21
标签:

【大纪元1月27日讯】去年9月13日,暂住在金华市郊区的河南籍农民王方彬夫妇,带着发烧、咳嗽的小孙子王庆港到就近的金华市婺城区西关村卫生室治疗。当时,卫生室的执业医生应根勇(原行政村的赤脚医生)不在家,应的妻子陈根花和儿媳朱晓红,给王庆港量了体温,了解了病情后,就开始打针输液。可是,输液仅仅一分钟后,王庆港全身发痒、情绪不安,很快出现了手脚抽搐、嘴唇发青等症状。见此情景,两位“医生”赶紧拔掉输液针头,又是掐人中,又是压舌头进行抢救,但是,前后不足二十分钟,王庆港还是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后金华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对此作出的鉴定认为,王庆港为药物过敏死亡,治疗人员抢救过程简单、无效。

新华社报道,经查,陈根花和朱晓红均为无法定行医资格的“非法医生”,她们医死了人不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理应也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为什么还会有上百位同村的农民联名上书为她们求情?发生在金华的这一“新闻”也许具有其偶然性,但是从中凸现出的关于农村医疗卫生方面的种种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改革开放后,原来背着药箱活跃在农村的一批“赤脚医生”,纷纷开起了固定的医疗室或诊所。由于网点较为分散,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据了解,陈根花和朱晓红是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因为家里开卫生室,有人当医生,而懂得一些“医术”,她们平时当“护士”,打针派药,执业医生不在家时,又像模像样地当起“医生”,诊断治疗。据记者常年在农村采访的感受,像这样情况,在农村中普遍存在。同时不少卫生室还有药品进购渠道混乱、操作不合规程等许多问题。悲剧发生就不会在意料之外。

应该说,农村个体卫生室的这些情况,多数农民还是了解的,但是这些卫生室大多常年门庭若市,许多农民甚至舍近求远,有病专找卫生室而不愿去设在城镇的“公家大医院”。为何?金华市西关村这一百多名农民的“求情书”中道出了原委:一是价格便宜,“免出珍费、注射费、挂号费”等等;二是“服务态度、医德、医风,都很好”,尽管她们有医死人的危险,但村民还是离不开他们,所以“强烈要求继续为广大村民服务”。

在农村,常常有农民反映,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就是愁病。上一趟“大医院”,大病动辄数千元、甚至数万元,就连一个感冒也常常要花数百元上千元。许多农民说:“累死累活干一年,还抵不上几声喷嚏”。并且,上“大医院”还少不了看脸色、遭白眼。农民法制意识的淡薄,这里暂且按下不论,金华农民为致人死命的非法医生还求情的事,给所谓的“大医院”提了醒,应想方设法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而不要变着法子多赚一点他们的血汗钱,应尽可能地笑脸面对犯了病痛的农民,而不要脸难看、话难听;同时,这是也给政府部门发出的呼吁,政府应尽快真正建立起农民医疗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而困苦。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信鬼不信神的江泽民
新加坡的另类治疗热
英医生创奇迹 一肝救下两命
神秘女孩“赖”在戒毒中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