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三朝国师为何决心不再转世?七世章嘉之谜

font print 人气: 242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家好,我是扶摇。欢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谜。

我们之前的节目中介绍过一位大国师,抗战最危难的时候,他用“迁都重庆,抗日可胜。”八个字就帮蒋介石逃过了致命的危机,迎来了抗战的胜利。后来,他又用“胜不离安,败不离湾”八个字成功预言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退守台湾的命运。

他,就是被称为是三朝国师的七世章嘉,内蒙古地区的宗教领袖。章嘉波澜壮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先从他的名字章嘉说起吧。章嘉其实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作为宗教领袖的称号,跟达赖喇嘛的意思差不多。七世章嘉就是章嘉的第七世转世。康熙皇帝的时候,册封了藏传佛教的四位宗教领袖,章嘉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前藏的达赖喇嘛、后藏的班禅喇嘛和统领外蒙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在这四位宗教领袖,章嘉统领的地域不是最大的,信众也不是最多的,然而,他却是大清皇帝最为器重的。康熙皇帝一上来就封二世章嘉做国师,赐给他“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的称号。乾隆的时候,还把三世章嘉封为四大宗教领袖之首,把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给他用。

那大清皇帝为什么那么看重章嘉呢?这就得从皇帝们的信仰说起了。

文殊菩萨的化身

中国古代各朝皇帝都有自己信仰上的偏好。大唐兴佛、大宋尊儒,大明皇帝都是张三丰的追随者。那么大清呢?

当年大清能入主中原,可以说是奇迹中的奇迹。大明当年能把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赶回草原,那也是相当有实力的。奈何到了最后的时光,先有魏忠贤败坏朝纲,后有李自成起兵造反,再加上一场莫名其妙的瘟疫,把大明的气数都耗尽了。最不可思议的是吴三桂献城,一分钱不要就把山海关送出去了。大清八百铁骑轻松入关,开启268年的国运。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朝代得江山有大清这么容易的。

运气好到这个份上,连大清皇帝自己都迷惑了。这没有别的解释,只能说是神佛相助了。那大清的护法神会是谁呢?清朝皇帝们选的是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和大清的渊源,开始于努尔哈赤的时候。根据大清官方的说法,努尔哈赤建国的时候给自己的国家取名满洲国(满语:ᠮᠠᠨᠵᡠ ᡤᡠᡵᡠᠨ,满文拉丁字母:manju gurun),意思就是文殊菩萨的土地。文殊菩萨是汉地的称呼。名字要是直译的话,叫做曼殊室利菩萨(Mañjuśrī)。“曼殊”和“满洲”的发音几乎一模一样。所以从努尔哈赤开始,大清就一心一意追随文殊菩萨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文殊菩萨在背后护佑,满洲国建立以后,他们的军队在战场上就势如破竹,很快吞并了北方大片的土地, 28年后,成功入主中原。

入关以后,大清皇帝们对文殊菩萨更是崇敬不已,从第一个入关的顺治皇帝开始,他们就认为自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自称“文殊皇帝”。满族人尊称文殊菩萨为“佛爷”,所以清朝皇帝为啥也叫“佛爷”呢?出处就在这里了。

而在藏传佛教中,宗教领袖们也都被认为是佛的化身。比如达赖就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则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那么章嘉呢?章嘉跟大清的皇帝们一样,也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既然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那大家就是一家人啦。这么一来,大清皇帝对章嘉青睐有加也就不稀奇了。而历代章嘉跟大清的皇帝们也非常要好。他们长伴皇帝左右,为皇帝排忧解惑,也深受皇帝们的信赖。到了七世章嘉这儿,也不例外。

10岁小国师显神迹

七世章嘉1890年出生在青海大通县,8岁的时候,被确认为是六世章嘉的转世灵童,光绪皇帝很快就把他接了过去,第二年就让他继承大国师的称号。西太后慈禧很喜欢这位小国师,经常留他在身边。

这位章嘉国师年龄虽小,修为却不浅。他十岁那年,也就是1900年,天下大旱。光绪下诏求雨。章嘉就在释迦牟尼佛像前焚香诵经,三天之后,大雨滂沱而至,旱情立刻缓解。

没过多久,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来到了太原。那时章嘉刚好在去五台山上的路上,听说太后皇帝出逃,立刻改道,带了千两白银赶过来了。慈禧见了他大哭,说我没什么可以回赠的,用我亲手画的折扇送你做回礼吧。李莲英把小章嘉抱了起来,问他说,国师啊国师,我们何去何从啊?章嘉用小手向西指了指,说去西边吧。大家很听话,一路向西,最后来到西安落脚,躲过了这场灾祸。

关于西安避难这件事情,推背图第36象早就预言了,说“母子不分先后,西望长安入觐”。所以有人就说,历史就是一个写好的剧本,不过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次第展开罢了。才十岁的小章嘉是掐指一算算到未来的,还是用什么方式读到了这个写好的剧本,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看得出来,章嘉国师会预言的本领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了。

1908年,慈禧和光绪先后离世,大家看到大清气数尽了,就开始各自谋划后路。藏区的达赖喇嘛打算跟英国结盟,打造自己的独立王国。北面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也在跟俄罗斯接触,寻求外蒙独立,自己做政教合一的王。只有七世章嘉还忠心耿耿守在小皇帝溥仪的身边。

不出大家意料,民国真的来了。但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章嘉居然很快就宣布承认中华民国,而且还回内蒙四处奔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劝大家归顺新政府。很多人都不理解了,说你这弯转得也太大了吧?大清待你不薄啊。

辅助民国

其实民国和大清之间的过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和平的朝代交替了。没有爆发战争,对老百姓影响也不大。这天下是溥仪主动下诏退位,让给民国的,民国政府后来对溥仪也很优待,允许他在紫禁城内继续做皇帝。一切吃穿用度照旧。所以两家之间并没什么深仇大恨。章嘉转而辅助民国,也不算是对大清的背弃。

民国政府也感念他的恩德,一直对他尊敬有加。民国的北洋政府和后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还隆重聘请他为国师。这也就是章嘉三朝国师这个称号的由来。现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里还保存有1947年蒋介石国民政府册封他为“护国净觉辅教大师”的文书和印章。

章嘉的人生也从此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民国跟大清是完全不一样的统治方式。章嘉要尽好他的责任,少不了会有些应酬,或者面对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他是个出家人啊,成天在常人堆里混,会不会影响修行啊?

我们不知道那时候年轻的章嘉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不过章嘉的弟子们说,他经常会给他们讲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章嘉正在屋里吃炸麻花,忽然门外有位僧人非要见他。让他进来吧,他态度还十分傲慢,只作揖,不跪拜。问他怎么称呼,他说他姓佛。僧人接过章嘉给的麻花就走了,一出门不见了,留下了一个竹桶。屋里的人都好奇了,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一朵非常新鲜的、洁白的莲花。这冰天雪地的,哪来的莲花呢?

章嘉一下就悟到了,说这肯定是文殊菩萨在点化我。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是不是告诉他身在俗事中不要紧,只要心似莲花一尘不染就好呢?

或许是受了这朵莲花的启发,章嘉后来一直在民国政府中身居高位,也一直忠心耿耿地为政府出谋划策。抗战时期陪着蒋介石渡过了不少难关。到了1949年,蒋介石果然像他预言的那样,退守台湾。不过这一次,章嘉没有选择留在大陆辅佐新政府,而是跟去了台湾。那些曾经说他见风使舵的人,这回打脸了。

去台湾吧

其实章嘉这个选择还是很明智的。咱们看一下留在大陆的另外两位宗教领袖就知道了。达赖勉强又待了十年,看情形不对,找机会逃走了。班禅比较天真,给政府上万言书提意见,结果在监牢里被关了十几年。

所以去台湾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大陆那个政府秉性如何,章嘉心里非常清楚。甚至他过世的时候都说,大陆没有光复之前,他是不会转世的。这些年虽然达赖认证过一位章嘉,但中华民国没有承认。所以七世章嘉就成了最后一位章嘉。

只是到了台湾,远离自己的民众,也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章嘉还能做什么呢?除了继续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以外,他也开始履行中国佛教会理事长的职责,有空的时候就到台湾各处巡游,弘扬佛法。为了让大家更能接受,他脱去喇嘛服,换上了汉人的袈裟,讲起了汉地的佛经。

虽然章嘉自小博学多闻,在汉地佛学上的造诣也很高。但有人又看不惯了,说佛家不是讲不二法门吗?你这样三心二意好吗?章嘉照例没有争辩什么。只有追随他的人知道他是一位得道高僧。他们说,就算大师不说话,在他身边也总能感觉到平静与安宁。

直到他去世前,外界对他都是有很多争议,他身上最大的标签还是政治和尚,不是一个真修的人。然而,他过世后火化的那一天,神迹出现了。

成千上万的舍利子

据那天在场的人说,那天本来是细雨濛濛的,但火焰一腾起,就显现除了莲花的形状,光耀夺目,火焰中还飘出一种奇特的香味,十里地外都能闻得到。但真正的神迹还不是这些,而是火化后烧出的舍利子。

在佛教界,如果修行也有排行榜的话,那评判的标准,而且唯一的标准,就是舍利子,看你过世后能烧出几颗舍利子来。一般的和尚,能烧几颗出来,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而章嘉的舍利子达到了成千上万颗。网上的资料有说六千颗的,也有说上万颗的。总之,就是多到数不过来,有大的,有小的,各种形状都有,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当时有很多媒体在场拍照报导。新闻出来以后,章嘉的名声终于得到了澄清。

这些舍利子保存在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迹中,地址是台北北投区中和禅寺后面的方山坡上,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这么一来吧,不但那些曾经贬低过他的人,连他的弟子们都惊呆了。以舍利子的数量来说。起码在近代中国,是无人可及的了,章嘉的境界,超越所有人的想像。

在现场的弟子们震惊之余分享起了跟大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章嘉晚年时收过一名弟子,带了他三年。这位弟子说,章嘉一直都是他的榜样。大师的言传身教让他明白了什么叫做慈悲。

什么叫做慈悲

这位弟子回忆说,章嘉是他学佛的启蒙老师。那时章嘉已经是政府要员了,事务繁忙,而他只是一个毛头小伙,什么都不是,对佛法更是一点基础都没有。但章嘉还是每周都会见他一次。每个周日的早上都会给他上两小时的课,给他单独讲佛法,一直讲了三年,每周都雷打不动。

刚学的时候,章嘉就教他说,学佛重的是实质,不是形式。我给你六个字吧:“看得破,放得下”。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执著放下,把妄想放下,心才能真正得到清净。放下了,才能看破。看破,智慧就生出来了。从舍利子来看,“放得下”这三个字,章嘉自己,是参得很透啊。

这位弟子说,“三年中,我不曾对他供养过一分钱,反而有时候上课上得比较晚,中午他会请我吃饭。”如果有那么一两次没去上课,章嘉就会派人来找他,问为什么不去,是不是生病了?还是有别的原因?这么一关心吧,他就不得不去了。章嘉就是用这种方式把慈悲教给了他。

其实啊,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师父对徒弟就是这样的。我可以倾囊相授,也可以分文不收,只要你他日对得起你所学的东西,对得起这个世界,就足矣了。

如果您身边也有这样的老师,可千万记得珍惜缘分哦。

好了,章嘉大师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未解之谜,我是扶摇。我们下回见。

欢迎订阅Youmaker频道:https://www.youmaker.com/c/UnsolvedMystery
订阅频道Ganjingworld频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vQZ1p_-AXgAWiyHhE7CxQ
订阅未解之谜Telegram群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谜】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活人兼职阴差队长,揭秘真实的勾魂过程;为什么有人灵魂已走,肉身却还活着?人的寿命其实与健康无关?
  • 最诡异外星人绑架案。人证、物证俱全,警察背书,官方承认。绑架者竟然是……
  • 不是不准而是存在时空误差?来自未来的时空旅人做出惊人预言,超强飓风、9.8级大地震……这些会发生吗?
  • 原来获取意外之财的秘诀是……?穷女婿受辱求死却意外暴富,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安排?
  • 最具争议的穿越事件,“剧情”接连反转,真相到底是什么?其实相对论不是爱因斯坦最先提出的,这里早就有了?
  • 人工智能不是新概念,古代曾有更优智能生命?人造智能艺人竟能以假乱真,它为何让周穆王勃然大怒,又喜笑颜开?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 “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明清以来,许多文人认同这一论点,重视女子才华,因而这一时期才女大量涌现,才女文学之繁荣,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评明清才女,大多推举商夫人为冠。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时的江南贤媛商景兰。富庶而风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闺秀数不胜数,商夫人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样的英灵之气呢……
  • 西湖之畔,段家桥头,有一处小摊格外引人瞩目。摊位上摆着一幅幅颇具元人笔法的淡墨山水,画作上题着娟秀的小楷——“黄媛介”,摊主恰恰是位布衣荆钗的少妇。一旦赚够一日的生活费,她就匆匆收摊,不肯再作画。 女子抛头露面来养家糊口,在古代称得上是一大奇闻。这位独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兴的名媛淑女黄媛介。她和姐姐黄媛贞,更是一对才女姐妹花。时人对她们有一段知名的评价……
  • “我谢絮才,生长闺门,性耽书史,自惭巾帼,不爱铅华……”一出独幕剧,一场独角戏,吟唱着清代女子的才情与心志。这部杂剧名为《乔影》,甫问世就被之管弦,传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颇似有井水处必歌柳永词的盛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