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莲: “千山我独行”看待风风雨雨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月29日讯】 去年11月立委爆出“台北版陆文斯基”传闻正要烟消灰灭之际,新新闻周报的一篇吕秀莲“嘿嘿嘿报导”转眼让整个事件热度急速升高,不但将焦点上移到政治阴谋,也成了新政府少数跃上国际知名媒体的新闻之一;陈水扁上任后的“水莲配”没有预期的耳目一新,反而因为吕秀莲个人的特殊性格,让刚尝完胜利滋味的陈水扁,在焦头烂额的应付在野对抗及核四问题外,还得私下为层出不穷的“家务事”分心伤神。

明日报报导, 新新闻报导出刊当天,外界对于吕秀莲当晚马上举行记者会“强悍不留余地”的反击表现相当讶异,也有不少民进党人士对她已经登上执政宝座,但长久下来的“受迫害心态”却还调整不良而感到遗憾;不过,对于了解吕秀莲的友人来说,吕秀莲在绯闻事件后的表现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在朋友眼中,她向来就是个好强绝不低头的人,而对新新闻“告到底”的结果也完全符合她的个性。

33年次的吕秀莲在《纵横五十年──吕秀莲前传》一书自序中,自认她50多岁的人生意义,其实是相当程度“反映出台湾当代历史的足迹”,她形容自己的生日当天是“盟军登陆诺曼地枪林弹雨、惊天动地的最长的一日”,而她小时候曾经差点两度被家中卖掉的插曲,更可能是她深恶痛觉“性别歧视”的滥觞,这从她远到中美洲柔性外交之旅演讲时,还场场不忘告诉友邦民众她坎坷身世,便可探知她对此的难以释怀。

吕秀莲与媒体的互动不良,在她与幕僚的解读上,是很多媒体特定的偏见与部分人士的放话,不过,吕秀莲办公室“运用”媒体的方式,媒体也往往感到不解,在新新闻绯闻案后的两个例子中,不难了解吕秀莲寄望媒体的“理想模式”;吕秀莲对“正面报导”往往眉开眼笑、视为专业,而语带批评的新闻她却总是不加掩饰的抨击为“不实报导”,对于自己曾有的谈话也常常全盘否认。

这两个例子,一是新新闻绯闻报导后几天,吕秀莲当年台大法律系同学会组成“打气团”前往总统府声援,这场幕僚原本建议仅仅开放摄影的接见,在吕秀莲认为“应该让媒体进来听听”后,变成全程开放、延长时间,吕秀莲点名老朋友们起来讲几句话,有同学说,吕秀莲这样一个黄花大闺女受了这么多折磨,有她的成长环境,媒体要给予各种体谅,有同学说,吕秀莲是研究所男生及其妈妈的最爱,接见变成了一场公审式的澄清大会。

接着,是吕秀莲自己人蔡明华脱口而出的又老又丑“钟楼怪人说”,尽管公开场合上吕秀莲没说什么,但蔡明华自己也承认,那一整天见着吕秀莲都“挺尴尬”的,让她当晚就赶快亲自道歉;不过,不到24小时的时间,吕秀莲接见华尔街钜子的行程再度“全程开放”,钜子一连称赞吕秀莲“美丽聪慧”三次,隔天吕秀莲把报纸亲手交到钜子手上,在场媒体都可以感到她的愉快。

吕秀莲的即兴演讲,是她最引为自豪的部分,却也常常让她跃为新闻主角而招致非议;而对吕秀莲的直来直往,吕秀莲义务律师团团员,也就是她的哥哥吕传胜曾经一度解释,她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许与她30岁那年罹患甲状腺癌,割除甲状腺后,“她这2、30年都必须靠药物控制有关!”。

吕秀莲的自视甚高,就她自己的说法,是来自“永远第一的傲人学业成绩”,虽然永远第一,她也自认同时有着天底下最倒楣的际遇:30岁得了癌症,36岁入狱,不过,尽管倒楣,吕秀莲还蛮得意,她说,对自己的得意不在考试的第一,而是在台湾现代化、民主化过程中,她往往领先群伦,开风气之先;吕秀莲在自传序中细数自己领先群伦的13个第一,除了包括倡导新女性主义,以台湾本位诠释台湾历史,警告美台将断交,公开鼓吹“我爱台湾”等等外,第1个“公开宣布参选民选副总统”,也是她自骄于台湾政坛选风的一项成就。

吕秀莲说,“因为是第一,往往十分孤寂,不是被冷嘲热讽,便要遭嫉妒眼红;掌声,很少是我的,流言中伤,倒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反养成了我凡事只问是非,不计毁誉的洒脱,加上经常跑远跑开,乃觉“千山我独行”,因此风风雨雨,随它去。”

也就因为“千山独行”,吕秀莲的办公室尽管就在总统府中,但往往连府内的官员都不知道吕秀莲的下一个动作,副总统办公室与公共事务室之间的默契不足,也早已不是秘密;绯闻案从原本总统府的“低调默契”演变成高分贝的“告到底”,总统府内官员个个也摇头莫可奈何,只能在公开台面上频频强调陈水扁对吕秀莲人格信任、相挺到底。

官司过程中,吕秀莲义务律师团屡屡在总统府或台北宾馆所摆出的“众人阵仗”,可说是台湾政坛有史以来的奇景,律师团成员私下表示,这是因应吕秀莲要求各自上台陈述事实及辩驳,尽管这场官司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但吕秀莲在官司开打前,不管是总统府接见、外出公开行程,以及官式记者会,都可说享尽了公共言论空间的无限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吕秀莲、新新闻首次庭讯
吕秀莲:新新闻挑战天理国法撒下弥天大谎
副总统与新新闻法庭交锋
高雄捷运预定于2006年底全线通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