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人才奔武汉“光谷”

标签:

【大纪元2月23日讯】 “武汉‧中国光谷”品牌已成为一个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各类人才聚集速度加快。据“光谷”办统计,去年新增各类专业人才6000多人,人才的层次和数量较往年增长明显。

据长江日报报导,武汉建“光谷”的消息传开后,海外留学人员反应强烈。去年,武汉海外学子创业园接纳70多名海外学子,创办企业49家。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人才交流大会上,50多名留学人员与“光谷”建立联系。

据报导,武汉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和教授是建设“光谷”的重要力量。去年,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转制,一批专家学者进入“光谷”创业。与此同时,长飞、东湖高新、华工科技等企业建立了博士后产业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充分利用和调配智力资源优势。目前,在“光谷”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的高层次人才中,有近200人具有博士学位。

“光谷”建设的全面展开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它们把吸纳人才作为发展战略。去年“光谷”各类企业接收调配毕业生3000多人。适普软件、精伦电子等一批企业还从国外引进了留学博士。去年下半年,华工科技、烽火通信、凯迪电力、长飞光纤、楚天激光等企业主动出击,到上海、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名牌高校吸纳毕业生。

“光谷”优惠的政策、优厚的待遇、宽松的环境、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及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前几年从武汉流出去的人才出现了回流的趋势,去年从外地回流到“光谷”的各类人才在1000人以上。


    相关文章
    

  • 引进超导科技 可解决台湾缺电问题 (2/21/2001)    
  • 张艺谋≠救命稻草 (2/21/2001)    
  • 中国“春蕾计划”救助失学女童百万 (2/20/2001)    
  • 张俊雄提八政策振兴经济 (2/20/2001)    
  • 朱噷基吹响“科技创新”的进军号 (2/19/2001)    
  • 广州——高新科技产业“创业乐土” (2/18/2001)    
  • 北京招聘广告夸大其词 引发万名求职者火爆抗议 (2/18/2001)    
  • 863计划年轻专家已接近半数 (2/15/2001)    
  • 大陆户口制度开始变化有助于人才流动 (2/15/2001)    
  • 曾荫权掌政务司今揭盅 (2/14/2001)    
  • 北京出台优惠政策 软件人才进京不再难 (2/14/2001)    
  • 欧盟主席称:欧盟缺少160万技术人才,需要移民 (2/13/2001)    
  • 跨国公司亚太基地 香港为王 (2/7/2001)    
  • 中国未来10年特需的14类人才 (2/7/2001)    
  • 偷渡客:我在泰国做“人妖” (2/5/2001)    
  • 教育专家谈新世纪教育的人才标准 (2/4/2001)    
  • 中国首家IP宽带网上人才市场正式运作 (2/4/2001)    
  • 国家近日出台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新政策 (2/3/2001)    
  • 中宏保险赠大学生5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 (2/1/2001)    
  • 深圳吸引人才新举策 (1/31/2001)
  • 相关新闻
    深圳吸引人才新举策
    中宏保险赠大学生50万元设立慈善基金
    国家近日出台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新政策
    中国首家IP宽带网上人才市场正式运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