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对抗到美中对抗

小布希应警惕勿步前雷根政府后尘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日讯】 廿世纪世界上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共产主义自从列宁在一九一七年十月十七日革命成功,取得政权,至一九九一年苏联共产主义专制政权瓦解,苏联解体,试验了长达七十四年,共产主义制度终彻底失败。如今虽然仍有四个国家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可是面目全非,实质蜕变,在世人的头脑中,已彻底清除共产主义残余物,极少有人对它留有一丝怀念之情。

 苏联解体后,有不少论者将此归功于美国前总统雷根与苏联搞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的经济,遂使苏联帝国走进历史。这种论点未免以偏概全,也过于肤浅。诚然,苏、美军备竞赛是造成苏联经济崩溃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也不是致命的因素,仅仅是众多因素中之一个,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探讨出苏联解体的真正因素。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决定因素

 美国与苏联搞军备竞赛,经济拖垮的不单是苏联,也包括美国。七十年代以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雷根政府到布希政府,仅仅十二年时间,美国从最大债权国坠落为最大债务国,美国负债高达二兆美元,当柯林顿入主白宫后,由于联邦政府经费拮据,财政苦涩,联邦政府曾二度停摆,第二次停摆竟长达一周。同样给经济造成极大困境,同样是联邦式政体结构,美国却安全无恙,而苏联却迅速解体,这已充分说明,单单搞军备竞赛是不可能使一个国家崩溃的。

 东欧许多共产党国家的变色,在苏联解体之前,他们既没有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也没有苏联那么患上经济危机,这也说明苏联的解体,军备竞赛只是因素之一,连重要原因都说不上。

 军备竞赛能拖垮一个国家,这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尤如两位拳击运动员比赛,甲方被乙方击倒了,看似被对方击倒的,但仔细分析,甲方会被击倒,是甲方自己的体质和拳击技巧不如乙方,才会被乙方击倒的主因。如果甲方的体质和拳击技巧优于乙方,被击倒的是乙方。

 再举两个实例说明,伊拉克和南斯拉夫,美、英和北约,说动武就动武,毫无顾忌,因这两个国家的体质弱,拳击技巧与美、英、北约相差悬殊;而俄罗斯车臣问题,俄罗斯说镇压就镇压,美、英、北约不敢吭声,主要因素并不在美、英和北约,而是在伊拉克和南斯拉夫本身的力量无法与美、英、北约抗衡;俄罗斯现在虽说是饿瘦了的骆驼,它毕竟仍让美、英、北约这匹野马不敢轻举妄动,这个决定因素,在俄罗斯仍强大,美、英、北约才不敢插手。有些人不懂这个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往往将发展、变化的条件与因素颠倒,得出的结论也就南辕北辙了。

 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被拖垮的不是美国,而是苏联,说明美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优于苏联。雷根之所以敢与苏联玩庞大的军赛游戏,猜测他主要自恃本身的政治体制优于苏联,才会无惧与苏联搞军赛。苏联失败在自身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劣根性,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假如没有军赛,苏联的社会制度决定它也会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难逃崩溃的命运,这是它的政治性质所决定的,不可避免。

 一九五○年代初,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说,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几十年革命战争中形成的思想意识不会变,第二代领导人也是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也不太可能改变,只有到了第三、第四代共产党人,在和平环境下成长,他们才有可能慢慢演变。毛泽东执政时,他竭力控制意识形态、思想革命,比搞任何其他领域的建设都重视,即是担忧他的后继者演变而中断了社会主义事业。杜勒斯、毛泽东都深谙事物发展、变化主要是内因起决定作用,可惜许多政治人物不懂得这个哲学原理,如美国总统小布希上台以来,一味地想重蹈当年雷根总统覆辙,欲图用军备竞赛和围堵的老套路对付中共,欲使中共也如前苏联一样迅速崩溃,这是不了解中共,也不了解中国。中国虽然同样是社会主义社会,共产党专政,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许多方面是很不相同的。

 中共虽然挂的是马列主义招牌,但实行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几千年皇朝并无太大差别,毛泽东曾说:中国至今行的仍然是秦制。他于一九七四年春又说:中国的社会基本没有变,只是所有制变更了。这个制度没有变很重要,因为几千年已深入民心,民众头脑中根深柢固,这是国家容易获得稳定的最重要因素,在这方面苏联显然无法与中国相比,差得太远了。苏共承袭沙皇衣钵

 苏联的前身是以俄国为主体,而俄国在历史是靠扩张、掠夺别国的领土和资源来维持其国计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的殖民地纷纷独立,靠掠夺、扩张过日子的概率已很渺茫。在赫鲁雪夫时代,苏共提倡社会主义大家庭分工合作,那个国家生产粮食、那个国家种植棉花、那个国家饲养畜牧、那个国家种植水果、蔬菜等等,苏联则搞附加值高的重工业和军火工业,他的货币卢布比值又定得很高,苏联的这一招,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掠夺。

 至于国防,苏联会派军队帮助,其实是达到控制的目的,同样是一种侵略。一九五六年,赫鲁雪夫曾向毛泽东提出,苏联海军在中国东北的大连港建设海军基地,企图控制中国,被毛拒绝。

 苏联难改沙皇侵略本质,仅是更换手法,采取变相的侵略、掠夺别国。一旦这些国家逐渐觉醒,不愿配合苏联的分工,苏联的国计民生即会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俄罗斯从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至今,实行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体制已有十年之久,它的经济仍毫无起色,这背后的因素,就是他的国情所决定的,绝不是什么外部因素。中国则与此相反,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不需要向外扩张、掠夺,闭关自守也能过上好日子,这种国情,决定了中国人鲜有侵略、掠夺、扩张的思想意识滋生,只求保护自己已足矣,万里长城可以说是这种国情下的产物,也是中国人不侵略别国的历史见证。

 苏联之所以如此快地解体也与中国不同。苏联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十五个完全不同的国家逐步组合成“苏维埃联盟”,并不能算一个国家,因此,它当时在联合国的席位有三个。与此相反,中国在秦始皇以前是个邦联制,已具一个国家雏形,秦以后,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同文、同种,二千多年民众认同一个国家的思想意识很深刻、很强烈,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分而又合的凝聚力,这是中国与苏联有着极大区别之处。

民族性胜过党性,共产党非外星人

 同样是共产党、同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但只需稍加研究,即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许多不同点,法国、意大利、日本、印尼共产党倾向走合法的议会道路,苏联、中国、北韩、越南、柬埔寨共产党则热中于搞武装革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共产党则采取较为自由的经济政策。产生这些区别的因素是什么呢?是它们各自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同,在制订、推行政治、经济、外交政策时必然不相同。那么为什么会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呢?即他们各自的地位、角度不同,这个不同的地位,就是国情和民族性。共产党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外星人,他们也是民族中的一个群体,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他们虽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地方,同时也无法摆脱本国民族中许多共同点,在多数情况下,共同点多于不同点。在决策国家的政经政策时,民族性远远超过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

 国情不同、时代有别,小布希如果仍痴情美国前总统雷根对付前苏联那套陈旧办法去对付中共,那注定不会成功,因中共仍脱离不了中国人的固有特性。(茅芒/圣马刁)

──原载《世界日报/金山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文革记忆与中华民族的再生 (3/1/2001)
  • 相关新闻
    文革记忆与中华民族的再生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