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做国际规制的改变者

于宏源(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

人气 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9日讯】罗伯特·吉尔平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一书中认为,所谓国际规制是指国际社会为稳定国际秩序、促进共同发展或提高交往效率等目的对国家间行为所制定的规范和对国家间关系的规制性安排。

对国际规制的形成发展的认识有三种途径:1,新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认为权力或者国家实力对于规制安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金德尔伯格的霸权稳定论;2,新自由主义的功能主义,通过引入经济学的交易成本、收益等来分析国际规制; 3,社会建构主义,也即把国际规制的形成当作社会认知的过程。

所谓国际规制的挑战者还是维护者论争,说到底,就是不同国家在现有国际规制之下的互动情况。其理论基础分别是:1,霸权稳定和均势理论;2;民主和平论,即认为民主国家无战争,而权威国家与民主国家之间容易发生战争。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区安全、文化等方面日益强大的影响力,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主要支柱。后冷战时期的到来,并没有削弱中国的国际影响,反而相对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当然,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综合国力上与世界性大国相比仍稍逊一筹,同时也由于中国目前的重点是国内的经济建设,因此,当前中国的国际影响主要还是作用于亚太地区,笔者认为中国可以界定为一个正在向全球性大国过渡的地区性大国。

现行国际规制的许多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二战后美国倡导建立的。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七国首脑会议和北约组织等原属西方体系的规则不断在世界范围扩展。这些国际规制基本上是位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益服务的,

在经济性的国际规制中,如IMF,投票权是根据百分比计算的,美国有超过28%的投票率(也就是重大问题具有决定权)而中国不到2%。这些经济类的国际规制很少有真正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如言不信,可以参见一下IMF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在国际安全规制中,如北约、以及亚太地区的美日安保条约等不但服务于某些超级大国的战略意图,而且其存在本身就是针对某些潜在敌人如中国。而1996年经过修改后的美日安保条约,在这个国际规制中,世界头号、二号军费大国联手对付的所谓周边事态、所谓亚洲潜在敌人,难道会是越南、缅甸、老挝吗?

目前的国际规制大部分是不利于中国的国家利益的。中国做国际规制的挑战者又如何?笔者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大国,实力增强后,势必要改变现存的国际规制,不会遵守西方主导建立的、少数国家获益得国际规范,而美国是一个维护国际现状的大国,因此无论中国内部发生何种变化,两国在利益和国际地位上的角逐都不会改变。一个强大的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形成挑战。

《大国的兴衰》在解释“为什么真正的霸权挑战者从未成功过”,时认为,霸权挑战者和秩序维护者争夺,过多的耗尽了本国的资源,终于失败。因此问题不是霸权挑战者一定失败,而是采取什么策略来避免资源的耗竭并达到改变国际规制维护本国利益的目的。

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认为中国对于现有国际规制有三种选择:1、当中国在经济上是成功的,在政治上是自信的,但同时中国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全球体系之外时,中国会决心对居于统治地位的三方世界不只是在理论上明确提出挑战,而且中国会与伊朗和俄罗斯联合起来组成反对现行国际规制的联盟实行“商业共产主义”政策,有意识扮演世界穷国领袖的角色,与美国、欧洲和日本为首的捍卫国际规制现状的联盟相对抗。2、中国把经济实力变成政治军事力量,执意在亚洲繁荣地区扩大影响,设法确立自己远东主要大国的地位并对区域性稳定提出严重挑战。向日本的政治权势提出挑战,3、中国融入现有国际规制中,决定成为现行全球社会体制的一部分。

周恩来、邓小平等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中国已经对是否加入国际规制的问题作出了选择,加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规制,不仅仅是国内政治经济的强烈需要,它更反映出中国融入国际规制、成为国际社会中一员的历史使命,从18世纪同治中兴到现在,几经曲折,历史又回到了它的出发点。笔者认为,布热津斯基的三种选择中国目前都在尝试,或者说,中国对于目前国际规制的手段具有以上三种选择的所有特征。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应该有区分对待国际规制,并尽力将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

一是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国际规制,我们要争取加入,已经加入的,我们要使之朝更民主、平等、开放的方向转变;二对起作用职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较为模糊的国际规制,能利用的就利用、不能利用的不妨观望。例如对于一些全球环境合作规制、中国现在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只享受好处、尽量不履行义务,如CDM等温室气体降排国际规制;三是危害国家安全、利益的国际规制,中国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挑战它,尽可能地使它造成的危害最小化,如北约东扩、地区导弹防御系统等(TMD)。(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中美外交交手:太极拳能否战胜美国西洋拳? (5/4/2001)    
  • 于宏源:应维护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大局 (5/4/2001)
  • 相关新闻
    于宏源:应维护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大局
    中美外交交手:太极拳能否战胜美国西洋拳?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