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奥运后遗症”

理哲

人气 16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13日讯】 中国还是个穷国,申办奥运会也不要斗富比阔。殷鉴就在眼前。悉尼奥运建筑群如今门庭冷落,一片萧条。其实北京的亚运村也有先例。希望中国今后再不要预先制造“后遗症”了。
二OOO年的悉尼奥运会早已结束,二OO八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争夺战早已拉开,而且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五个争办城市都在竭尽全力。

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人们并不看重它的经济效益。那时的奥运会是谁办谁赔钱,蒙特利尔、莫斯科等城市一个个都赔得哭丧着脸,长期吞下这枚难咽的苦果。在美国政府说明不做这笔赔本的生意后,美国人罗伯特自愿揽起了这桩费力不讨好的生意,一举让奥运会第一次赚了钱,令世人对主办奥运会的经济效益刮目相看,争办热潮从此火爆,而中国更把主办奥运会当成中国人出头露脸的大事。

奥运会后的萧条

去年奥运会开幕前,本人几次赴悉尼奥运主会场所在地的奥林匹克公园参观。由于场馆正在修建之中,一切还显得神神秘秘,谢绝参观。九月初我才买门票进入了正在最后装修的主会场。整个公园人头攒动,有关奥运的各种纪念品纷纷登场,价格高得惊人。奥运会期间的热闹场面无需在此多费笔墨。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悉尼铁路工人罢工,火车照常运行,但停止售票、检票,让人们免费乘车。我又去了奥运会后的悉尼奥林匹克公园,所见到的却是今非昔比。在专线火车上,乘客少得屈指可数,列车仅有两节车厢。下车后,宽大的候车大厅空荡无人,彩色的奥运大道也几乎见不到一个人。时间正值中午一时许,但餐厅内空空如也。主会场外参观的人少得可怜,门厅内售货处、餐饮部仅有少许游客,有些道路还设置了路障,看来是无车可行,干脆封闭,给人的感觉是一片萧条景象。在返回的火车上,整个车厢仅我一人。下车时发现该趟列车不过才六、七人乘坐。市内有一家卖奥运纪念品的商店,各种物品降价几倍倾销。

望着那巨大的奥运建筑群,看着那“屈尊降贵、物超所值”的奥运纪念品,昔日的热闹和现在的冷清的巨大反差,给人一种“奥运会后遗症”的感觉。从申请成功到大兴土木的规划建设,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还要历经十年的奋战。仅使用十几天就昙花一现地结束了这些水泥巨人的辉煌使命,等待它们的是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孤独寂寞,以及所耗费的巨大维护和管理费用。这些运动场馆还能有其它用途吗?

中国应避免“奥运后遗症”出现

中国虽然有一千七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更有几千亿美元的外债和更多的内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缺钱的、急待发展的、相对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急需用钱,急需发展的项目很多,急待救助、急待资金脱贫的人口也相当多。见过许多招商引资的团队,他们名为招商,实则只是引资为主。中国国穷民不富,穷人应该有穷人过日子的方式与方法,穷人应该有穷人脱贫致富的规划与打算。

八O年北京亚运会之后,九十年代,我去过亚运村,也是一片冷清,场馆空置,北京市政府为什么不向全国人民报告一下亚运村的收支账呢?

中国已经申办奥运会,但一定要向国际奥运会申明,会在国力、财力许可的条件下,不铺张浪费,不斗富摆阔,而是要利用现有的场馆和设施,补充完善达到奥运比赛标准的要求。对新建的场馆和设施要尽可能在奥运会之后仍可发挥效益,避免“奥运会后遗症”的出现。(悉尼沙滩排球场,会后从海滩撤出了,恢复了往日的面貌。最成功是奥运村的运动员宿舍,因为规划时就按住房设计修建,会前已销售了大部分,没有浪费。)

从今天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萧条状况,可以想像那些曾经主办奥运会的城市,以及那些偶然性体育项目的大型设施,不是都有类似的后遗症吗?

我并不想在中国人盼望申奥成功之际泼冷水,但奥运工程毕竟是一件立项及建设工期长、投资十分巨大,而只能热闹一阵子的活动。新世纪的中国要想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目标,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要完成。

其他各种“后遗症”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盲目规划、重复建设和引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众多病态严重的后遗症纷纷出现,比如国有资源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江河湖海污染、频繁的沙尘暴、空气环境质量恶化等等,都是“自然界后遗症”;更为严重的是权钱交易、贪污腐化、走私挪用等“社会后遗症”。

新世纪的中国千万不要再增加其它后遗症了。要解决一个后遗症,需要比当初造成这个后遗症花费几十倍甚至百倍的气力和投入,可说得不偿失。这些“自然界后遗症”和“社会后遗症”所造成的苦果,我们今天不是被迫吞下了吗?

原载《动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BBC:西藏人士批评主办权落北京 (7/13/2001)    
  • 奥运主办权给了北京 促其改善人权不可松懈 (7/13/2001)    
  • 纽约时报 : 奥委会为何倾向北京? (7/13/2001)    
  • 人权观察指北京中选奥委会及赞助者将负重担 (7/13/2001)    
  • CNN:北京申奥成功并非由于自身条件好 (7/13/2001)    
  • 2008奥运会主办权 投票情况简报 (7/13/2001)    
  • 中共运用人权筹码夺得奥运主办权 但无助改善人权 (7/13/2001)    
  • 快讯﹕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奥运会主办权 (7/13/2001)    
  • 二○○八年奥运主办城即将揭晓 北京屏息以待 (7/13/2001)    
  • 美国之音: 办奥运确实是政治问题 (7/13/2001)    
  • 【如是网闻】宣布奥运主办国是在“13号黑色星期五”! (7/13/2001)    
  • 奥委会今在莫斯科秘密投票 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7/13/2001)    
  • 巴黎代表团:巴黎办奥运会时差优势明显 (7/13/2001)    
  • 台称合办奥运无关一中 (7/13/2001)    
  • 多伦多代表:奥运会的身份证将可作签证使用 (7/13/2001)    
  • 奉献一个独一无二的奥运-巴黎最后陈述 (7/13/2001)    
  • 申奥之战 加拿大全力以赴 (7/13/2001)    
  • 先谈人权 再谈奥运 (7/13/2001)    
  • 【纪元专栏】 张伟国:也谈申奥成败 (7/13/2001)    
  • 北京申奥,败也政治成也政治 (7/13/2001)
  • 相关新闻
    北京申奥,败也政治成也政治
    【纪元专栏】  张伟国:也谈申奥成败
    先谈人权 再谈奥运
    申奥之战 加拿大全力以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