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软件产业“侏儒”的病因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2日讯】随着信息产业的急速扩张,软件产业也到了爆炸式的发展。据世界权威机构预测,在2001年则有望超过5400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如何与世界软件强国分一杯羹,在如此巨大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始终是困扰着中国软件产业问题之一。

有人说,中国是软件的天堂,中国在发展软件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是全世界拥有大量高质量、高标准、低成本人才和最大软件市场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却发现自己竟然远远地落在了昔日很不起眼的韩国和印度等国的后面。

据新浪网讯﹐近年来,印度的软件产业发展之迅速令世人震惊。印度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75个国家,其中28个国家完全依靠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支撑。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印度软件出口每年以60%的速度增长。同样是发展中国家,每年软件出口几乎是中国的100倍,着实令国人汗颜。

印度软件产业为什么能够迅速地发展起来?而起步并不晚中国软件业为什么却像蜗牛爬行?对此问题,聪明的中国人通过各种方式,早已找出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诸如,印度有良好的政策引导、政府大力扶持、人才储备丰富、具有先天的语言优势、跨国公司、开放程度高等。

诚然,一个产业要想得到发展与国家的支持力度和相关政策是息息相关的。印度政府将发展信息产业作为振兴本国经济的唯一途径,正如印度信息产业部部长马哈简所说,我们已错过了工业革命发展时机,信息革命将带我们崛起。印度政府对此颁布政策,发布文件来扶持软件行业。但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软件业发展也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正在付诸实施,从投资、融资、税收、产业技术、出口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给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规范了行业组织及其管理行为,软件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

也有很多人认为,IT人才的短缺阻碍了我们软件产业的发展。的确,人才问题关系着一个产业的成败。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才短缺的不只是我们,向美国这样的国家也同样缺少这样的人才,不然他们也不会不遗余力的吸引别国人才了。单说印度,目前,印度开计算机课程的各类高校也就400所,而我国近千所。退一步讲,就算我们的软件从业人员没有印度多,也不至于没有一家有规模的软件企业吧。中国软件人才的开发能力是有口皆碑的,他们能够在象微软、英特尔之类的跨国公司支起一片天空,为什么不能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呢?

印度官方语言是英语,使得印度人在开发研制软件上如鱼得水,在直接应用国外最新教材和开发工具方面没有任何语言障碍,这就大大加快了科研开发的速度。印度人所具有的语言优势,是他们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无法比拟的。但是这种优势的作用是有限的,韩国也不具备这种优势吧,我们的研发人员也远远多于韩国,为什么我们在软件开发方面也远远落后于他们。

印度这几年的确吸引了不少的跨国公司,如微软、英特尔、苹果、IBM、西门子、惠普、康柏、等都在印度设有研制中心和生产基地,跨国公司是带动了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但上述耳熟能详的跨国公司那一个在中国没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市场目前仍是跨国公司的首选,中国有比印度多的多的跨国公司,为什么没能带动我们软件产业的巨大发展?

我们从80年代就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了一系列的高度开放特区,在软件行业开放程度并不比印度差。

政策引导、政府扶持、人才储备、语言优势、跨国公司、开放程度等的确对一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他们并不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那么,造成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IT教育相对薄弱

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化的人才,我国IT教育的相对薄弱,限制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虽说我国的高校数量增加不多,但随着有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或者说是产业化教育的转变,在校大学生人每年都创新高。记得1992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才60多万,现在已经达到200多万。由于我们高校普遍的教育体制比较落后,每年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软件产业却不能马上投入工作。看看我们高校的教育状况,高校普遍存在“浮躁心态”,热衷“轰动效应”,教育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教材陈旧,在硬件18个月,软件9个月就要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还用这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老教材;虽说每届毕业生都有毕业实习,也往往是走走过场,学生走到社会还得从头再来。

相比之下,印度软件人才培养体制就显得更加实用。印度IT教育的核心是将最新的工具软件使用方法教给学生,教学以应用性、标准性和针对性为主,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成为合格软件工程师,他们可以负责任何一个大型软件的具体某个环节的工作,标准而且熟练。如此这般,软件项目可以交给几千人同时工作,一个大型软件也就会在短时期内开发出来。

其实,印度的基础教育着实让人不敢恭维,但他们的高等教育却在发展中国家中异军突起。早在50年代起,印度就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样子,在全国陆续建起了6个“印度理工学院”(IIT)。今天,正是这些学院输送的高端人才支撑着信息技术产业大厦。在印度的IT从业人员中,90%以上是基础技术人才,都是由各种形式的IT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

我们缺少合格的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员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产品的开发计划,市场计划,预算计划等。他必须熟悉编码过程,具有独到的市场意识,掌握流程统筹。系统分析员是根据规划要求做出细化,并进行整体技术把关。目前,我们的软件从业者,虽有大量的博士、硕士在充当软件系统分析员和项目经理,由于没有市场意识,往往将软件产业放在了学术的制高点上,偏重于纯技术的发展。他们往往会因为对技术的热爱而忽视了市场的存在,会因对技术的自信而忽视了用户的需求。

我们的软件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

中国软件产业实际还处于前产业的时代,还不构成一个独立的产业!或者说中国只有软件企业,没有软件产业;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形成让世界认可的自己的软件产业。“小、散、软”就是目前中国软件业的现状。据统计,在目前全国6000多家软件企业中,90%以上属于在50人以下、分散于众多的政府管理部门的民营、集体和个人的软件公司;绝大多数处于各自为战,缺乏统筹规划的境况;大多仍为手工作坊式制作,产品品种多而分散、产品批量生产和经营的能力差,重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极其严重,整体而言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软件开发的工程化、标准化程度低

学过软件工程的人都知道,软件系统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开发管理过程。这种过程将软件开发进行细致的分工,然后再将完成的工作结合到一起以达到提高效率、质量和可靠性等目的。这就是工程化、标准化的过程。软件开发管理的特点是流程重于项目,流程管理人员独立于研发部门,专门检查研发部门的开发流程是不是按照既定流程走,如果流程不对,项目肯定就此停止。

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由于工程化、标准化程度比较完善,虽有不同的程序员使用不同的开发工具,但编码的风格是一样的。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人使用同一种语言开发的一样。我们的软件产业工程化、标准化概念相对比较模糊,程序员往往是在自己设计自己的小房子。由于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软件开发管理体制,一个关键性设计人员的变动往往会严重影响软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中国软件人才的开发能力是有口皆碑的,但是软件的摩天大厦不是靠一两个软件英雄就能支撑起来的。所以,必须注重标准化,注重开发的流程管理,与国际接口,是我们势在必行的。

急功近利的思想阻碍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软件产业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她身上更高、更强、公平竞争的现代文明应能得到体现,她应该在良好的市场经济形态中得到培育和成长。但是在我国,急功近利的思想、农业的游击市场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绊脚石。

一个优秀的软件一开始就应该对很多使用之后才可能出现的问题早有预料,预埋伏笔,对于日后扩展的需要。但我们的软件的开发单位,为了缩短研发周期,往往抱着实现用户的要求就完事儿的态度,而不考虑软件的长远规划与升级,造成人浮于事的局面。于是,以次充好,偷扼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售后服务自然差得不得了。行内有一句话,中国的软件是一流的菜单和价钱,二流的服务,三流的软件质量。如此近视短见,我们的软件业如何能发展起来呢?

盗版问题严重

盗版现象虽然不是我们特有,但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在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尚不能承受正版软件的今天,盗版软件曾一度促进了我国个人电脑的普及,很多人对于盗版软件都有着一种宽容和默许。由于盗版的影响造成开发投资无法回收,并使深度开发和升级难以为继,软件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盗版对软件产业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国内软件业面临的困难,包括融资、人才、管理、规模扩张等等,归根结底都与盗版猖獗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不象印度没有自己国内的软件市场,基本上完全依靠出口,从而形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由于美国的IT业萧条,造成印度软件从业人员大量失业,也是对印度软件产业一次不大不小的冲击。中国和印度还不同,中国不仅能提供软件人才,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市场,中国发展软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我国软件产业的外部环境已经得到了改善,如果我们自身的问题能加以解决,我们软件产业势必有巨大发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厉以宁:大陆潜在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7/21/2001)    
  • 北京办奥运大陆经济社会多项问题待解决 (7/21/2001)    
  • 下半年 大陆出口将大幅下滑 (7/20/2001)    
  • 大陆经济潜藏危机 (7/18/2001)    
  • 经济学家称 大陆申奥成功后要防止腐败加剧与通货膨胀 (7/17/2001)    
  • 纽约时报指大陆一学者担心遭逮捕潜逃美国 (7/3/2001)    
  • 何清涟不减知识分子良知 (6/29/2001)    
  • 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骗局 (6/27/2001)    
  • 台港澳和大陆经济关系面临跨国公司挑战 (6/23/2001)    
  • 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骗局 (6/22/2001)    
  • 学者称大陆经济陷入金融危机后最严峻战略困局 (6/19/2001)    
  • 大陆荒漠面积逾国土27% (6/18/2001)    
  • 厉以宁称入世后大陆银行应实行混业经营 (6/15/2001)    
  • 受美国经济成长减缓影响中共将扩大内需因应 (6/11/2001)    
  • 中国大陆经济面临的三大问题 (6/5/2001)    
  • 六四平反有待大陆发生另一次重大政治变革 (6/4/2001)    
  • 大陆社会的种种怪现象 (5/28/2001)    
  • 大陆CEO 被讥为冒牌货 (5/22/2001)    
  • 五月8到17日 美机六度侦察大陆上空 (5/20/2001)    
  • 朱镕基﹕美国经济疲弱不会影响大陆 (5/18/2001)
  • 相关新闻
    朱镕基﹕美国经济疲弱不会影响大陆
    大陆CEO 被讥为冒牌货
    大陆社会的种种怪现象
    六四平反有待大陆发生另一次重大政治变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