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票房惨淡 官方救场

人气 49
标签: ,

【大纪元1月24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孔子》上周五(22日)在各地上映之前,中共不但大肆造势,更用行政命令停放好莱坞巨片《阿凡达》普通版,为《孔子》让路。不过,各方反馈消息并不乐观,更有观众直指《孔子》影片本身就是中共想要利用的工具。

根据苹果日报的报导,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称,《孔子》首映日全国14城市门票收入为 800万元人民币,平均每个拷贝收入3,200元,而《阿凡达》首映门票达3,500万元,平均每个拷贝收入3.5万元。
当局还公布《孔子》首映全国14个城市入座率,平均约30.57%。

有内地消息指,山东是孔子故乡,山东政府将该片推广视为政治任务,一早下令各地机关、中小学及企业工会要“组织观看”,故山东入座率奇高,达到67%。
《孔子》在各地入座率惨不忍睹。消息指上海首映才卖出几百张票;四川成都有民众昨称,他上午去万达影城看《孔子》,结果“全场只有我和老婆两个人”,更称“这是什么烂片啊,简直是侮辱先人!”

《孔子》电影票成“添头”

鉴于《孔子》的票房情况,中影公司决定全国无3D影院的城市,可继续上映普通版《阿凡达》,以带旺人气。

位于中关村的五道口电影院工作人员昨证实未来两周将有大批单位包场看《孔子》。
广东潮州市大地数字影院以“搭秤”方式推销,凡购买两张3D《阿凡达》门票者,送一张《孔子》门票,《孔子》电影票实际成为“添头”。但还有民众不屑,直接撕烂扔掉。

有城市影院因应《阿凡达》一票难求情况,宣告凡购买《孔子》门票者,可优先预购等量3D版《阿凡达》门票。
内地文化人昝爱宗指,《孔子》因为中共的推崇,已成为压在各地电影部门头上的大山,当局只有用行政办法,去完成洗脑使命。

“政治任务”效果不佳

某些“影评人”曾在事先观看《孔子》后表示,“《孔子》是成为一部综合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艺术作品,它的诞生将是中国国产史诗巨著影片的一个里程碑,将中国大片的标准提升到了圣贤,这是一个突破,也让那个中国文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从《阿凡达》确定1月初在内地上映后 ,小成本国产影片纷纷避让退出1月档期,原定1月29日上映的《孔子》却将档期提前至1月22日,并声称要代表国产电影正面迎击《阿凡达》。

到了《孔子》各地的首映礼,主创就自己把话题往《阿凡达》上靠,借助《阿凡达》的火爆来吸引关注。最后,影片上映在即,又爆出《阿凡达》为《孔子》让道,2D版本下档的消息。

据大陆记者从院线了解到,《孔子》排片并没有享受特殊优待,就是常规的时间上映,常规的场次,业界似乎对影片的票房蹿红期望不大。甚至有业内人士称:“听说《孔子》的制作本钱高达一个多亿,假如在这次较量中《孔子》能够收回本钱,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还有评论声称《孔子》有很大一部分不足之处在于前半部分故事情节的混乱和典故表达不清,如果不是精通国学或者对论语有些了解的人很难看懂其中的玄机和导演的用意。除此之外,头重脚轻的剧情设置也让一个儒家圣贤的形象显得单薄、平面。

《孔子》受到中共推广的原因

孔子理论最初与中共曾经是势不两立的,中共政权是反对孔子起家的。早在中共成立之前的1919年,后来担任中共第一任总书记的陈独秀就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批判孔子,“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到了文革爆发后,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运动。后来毛泽东亲自发起“批孔运动”。

更有甚者,一位学者黎鸣发表了《中国人为什么必须彻底“批判”孔子?》、《孔子是把中国文化引向邪恶的第一魔鬼》等一系列文章来批判孔子。

但是到了胡锦涛执政的时候,中共需要“和谐社会”,于是开展“官祭孔子”活动,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在国外,中共创办“孔子学院”,利用孔子的名义,同时又通过汉语教学的方式,灌输“爱党就是爱国”思想。

网友评论

有一位网友表示中共并不是真心信仰孔子,“借用以前的政治课本中的话来说,就是“孔孟都是统治阶级用来愚弄劳动人民的工具”。你以为胡锦涛真心信仰孔子?”

还有民众表示,孔子推行礼教是为了建立当年的“和谐”社会,今日政府宣扬孔子礼教的动机可疑,莫不是私下签订了什么投降协议?

另一位网友更觉得现在中共做法虚伪,并引用了当年的一首歌,“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鼓吹克已复礼,一心想复辟, 呸! 红小兵起上阵,大家都来狠狠地批, 红小兵起上阵,大家都来狠狠地批!”

相关新闻
孔子第76代嫡孙孔令和:神韵向全世界展现才华
海南拍献礼片 海浪卷走拍戏中学生
以艺术记录历史 95岁画家获得博士学位
英国电影奖 阿凡达获8项提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