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引导民间投资 民资:或许只是传说

标签:

【大纪元5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姜斌综合报导)2010年5月13日,中共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欲引导民间资本进行广泛投资,但有评论人士认为,“打破垄断”或许只是个传说!

政策有如水中月

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内容共有36条,相对5年前的“非公36条”,民间将该《意见》称为”新36条”。新36条主要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扩大投资范围,可以进入一些“垄断”性行业。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从来就不缺乏政策法规,但这些政策也从来没有被认真执行过,甚至有些政策还是相互矛盾的,这些政策有如水中月,只能是看看而已,不能当真的。

其实这次出台的”新36条”根本不能称之为“新政”,因为这些内容早在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36 条”)中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了,但与“非公36条”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却至今尚未出台。

尤其是2006年国资委出台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电信、能源等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这和“非公36 条”几乎是完全矛盾的,等于是彻底推翻了“非公36条”所提出对民间资本开放垄断领域的精神。

截至2008年,中国私营控股投资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占13.6%,金融业占9.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7.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 6.6%。而在石油、电信、铁路等垄断性行业中,改善难以觅得民间资本的踪迹。

隐形壁垒难以打破

虽然政策上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门槛降低了,但实际一旦触及到垄断行业中的既得利益集团时,“民资”就会碰到巨大的“隐形壁垒”,口头支持民营资本,事实上处处设卡的现象屡见不鲜。

例如2009年3月,中国首个采取特许经营权的敦煌太阳能电站项目价格竞标,但是“国有”大型企业极力压低电价,爆出了全球最低的光伏上网含税电价,理由是“赔得起”。但是刚刚进入这一领域的民营企业恐怕“赔不起”,隐形壁垒使得民间资本只能望而却步。

民间有“两道门”的说法:民间资本进入一些领域投资,会遇到两道门,一个是“玻璃门”--看着可以进去,真的想进去的时候,头上会撞个大包;另一个是“弹簧门”--刚刚把脚挤进去,稍一不小心就又被弹出来。

因此有评论人士认为,民间资本能否真正顺利进入垄断行业,还是个未知数,“打破垄断”或许只是个传说!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多家民企税务被倒查 中共辟谣遭质疑
中国富豪流失全球居首 大多移民哪四国
中国5月70城房价全跌 多地查不到成交价
贝恩奢侈品报告:中国富人避炫富 转低调时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