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维也纳的城中城──霍夫堡皇宫

文、摄影 ◎ 意文

人气 38
标签:

【大纪元5月29日讯】奥地利有个传统,皇帝不能住前任皇帝的房间,因此每一代皇帝都对皇宫进行改建扩建,霍夫堡皇宫于是拥有庞大的建筑群,汇集欧洲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犹如一座城中之城,是欧洲最为壮观的宫殿之一。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人就在此建立城堡。维也纳旧城区街道狭窄,纵横交错,两旁多为巴洛克式、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最重要的古典建筑,都集中在围绕旧城区宽达五十米、十九世纪晚期的环城大道(Ringstrasse)周边。两旁有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将维也纳的辉煌传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漫步卵石铺设的街道上,除了目击绚丽与辉煌之外,更像走进了欧洲的历史中。整座维也纳旧城区于二零零一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

其中,霍夫堡皇宫(Hofburg),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宫。广大宫殿是由西元十六至十八世纪所建造的旧皇宫及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建造的新皇宫组成。当西元一九二六年新霍夫堡皇宫落成时,哈布斯堡王朝的末代皇帝卡尔一世已经退位八年了。

在长达七百年的历史中,记载着玛丽亚.德蕾莎女皇开明统治的帝国盛世,约瑟夫二世继承母业,实行改革的辉煌业绩;弗兰茨一世为平息和拿破仑的纷争而下嫁女儿的耻辱。最为显赫的德蕾莎女皇,共生育十一个女儿,有十个嫁到其他国家成为皇后,故有“欧洲国母”之称。其后,约瑟夫一世,和他更为出名的皇后——西西公主。其侄子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斐迪南王储,霍夫堡王朝从此走向了衰落。

皇宫历史可追溯到一二七九年,奥地利有个传统,皇帝不能住前任皇帝的房间,因此每一代皇帝都对皇宫进行改建扩建,最终形成如今占地面积达二十四万平方米的规模。现今是一座拥有十八个厢宫、五十四个出口、十九座庭院和二千九百间房间的庞大建筑群,中古世纪各式建筑风格及十九世纪末的仿古典主义风格,汇集在一起,使霍夫堡皇宫成为欧洲各种时期建筑风格的历史见证,故有“城中之城”的美名。成为欧洲最为壮观的宫殿之一。

今日霍夫堡皇宫已成为奥地利联邦共和国总统府和政府所在地,接待国宾的仪式通常在这里举行。除了联邦共和国总统办公地之外,其余部分作为会议和展览场所以及文化设施,霍夫堡皇宫包括有:国际会议中心、工艺艺术博物馆(包括古藉收藏、宫廷武器收藏、古老乐器的收藏的前宫廷收藏),国家图书馆的典籍博物馆(肖像收集和照片文件)和民俗人类学博物馆、西班牙骑马学校等。


佛朗茨二世纪念碑。

霍夫堡皇宫建筑群

■ 英雄广场


英雄广场(Heldenplatz)。


英雄广场(Heldenplatz)。

一进城门所看到的英雄广场(Helden-Platz),正面的弧形曲线令人印象深刻,气势恢宏。广场上的两座铜像分别纪念的是,十九世纪时和土耳其人大战中战无不胜的萨弗伊公国欧根亲王(Prince Eugene of Savoy),遥遥相望的是,成功抵御拿破仑的欧根亲王卡尔大公爵(Archduke Charles)的二座峻伟铜像。


欧根亲王雕像。

此两座雕像的马匹只有两脚着地,仅以此支撑整个雕像的重量,是难度很高的技巧。据说雕像的作者斐科恩(Anton Fernkorn)无法再使用相同的技巧来创作雕塑,后来便发疯了。

两座英雄的铜像凝固着哈布斯堡王朝盛世的荣光。这两个人都是奥地利历史上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广场因此而得名。


圣米歇尔门旁雕像。

■ 礼仪大厅

在连接新霍夫堡皇宫和老霍夫堡皇宫的地方,有座一八零四年建造的礼仪大厅(Festsaaltrakt)。礼仪大厅建筑物顶部的雕塑装饰很显着,这座一千平方米金碧辉煌的大厅,曾是皇帝登基和举行舞会的地方。如今做为联合国和其他机构举行大型会议和宴会之用。一九五五年五月在此处签订了历史性独立条约,从此奥地利宣布了“永久中立”。

■ 米歇尔广场
 


霍夫堡皇宫圣米歇尔门内。


欧霍夫堡皇宫米歇尔楼。

霍夫堡皇宫的米歇尔楼(michaelertrakt),由建筑师费迪南德.基施讷(Ferdinand Kirschner)在一八九三年完成豪华的巴洛克宫殿。米歇尔楼的弧形立面上精致的塑像,两侧的喷泉和五十米高的圆顶,使得这座宫殿极其堂皇富丽。

在米歇尔广场上,众多巴洛克建筑的包围下,建于十三世纪的米歇尔教堂(Michaelerkirche)显得很特别。早年曾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宫廷教堂。它的主体部分属于晚期罗马式,但是却拥有一个早期哥德式尖塔。米歇尔教堂是重要的宗教音乐表演场所,作曲家莫扎特的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就是在这座教堂里首演的。

■ 瑞士人门


霍夫堡皇宫(Neue Hofburg)瑞士人门。

从中世纪时代,在欧洲人心目中“瑞士人”是“忠诚”的同义词。当时欧洲各国几乎所有的宫门都专请瑞士人把守,哈布斯堡王朝也不例外,霍夫堡宫的最古老部分是哈布斯堡王朝旧皇宫的正门叫“瑞士人门”(Schweizertor)。是依据玛丽亚.德蕾莎女皇的命令而命名。


霍夫堡皇宫(Neue Hofburg)圣米歇尔门内。

一五四七年至一五五二年,费迪南一世皇帝把古老的城堡改建成文艺复兴式的宫殿,这座红底蓝横纹的门是建于一五二二年,瑞士门的上方,可以看到金色的哈布斯堡双鹰家徽,在那个战事纷乱的年代,城门外的护城河,及连接城内外的吊桥,现已不复存在。

皇家华邸珍藏宝库

一座皇宫除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当然还有数之不尽的珍宝。宫廷中有超过一千四百间装潢绮丽的房间,其中有四十四间是极之豪华,时刻吸引世人的目光。

■ 国立图书馆

位于新霍夫堡宫殿中间部分一层楼,现在是国立图书馆(Nationalbibliothek)的阅览大厅和目录检索大厅,这座全世界最华丽的图书馆可追溯到十六世纪,大理石的廊柱,雕像装饰,一万六千卷烫金封面的精装古书,藏书二百四十万卷。仅凭图书馆建在皇宫中,就足以表明奥地利人对文化的重视,并深以为傲。

■ 乐器展览馆

乐器展览馆,收集来自文艺复兴时代的收藏品,展现了哈布斯堡帝国的辉煌。最难得的是可以听到世界上唯一保留的约翰.史特劳斯管弦乐队的原始录音。

■ 武器展览馆

武器展览馆中的这些古代武器和军装的展品大多来自一些重要的历史政治事件,带有艺术纹饰的盾牌、兵器、盔甲和鞍具,成为许多世纪的欧洲历史的见证。

■ 皇宫宴会和银器馆

皇宫宴会和银器馆(Hoftafel und Silberkammer)也是皇宫中的一处胜景,一九九五年才整修完毕向游客开放。霍夫堡皇宫的模型,可以让您一目了然皇宫复杂的内部结构。台室里保存着哈布斯堡王朝近几万件宫廷餐具,各种历来用于国宴成套的餐具、玻璃水晶器皿和欧洲瓷器珍品,及当年被称为“白色金子”的中国瓷器、法国宫廷的馈赠以及意大利人精雕细琢的银器。餐巾和桌布是一百多年前用上好的捷克亚麻制成的。最长的桌布长达二十米。餐巾分为的“帝王型”(一米见方)和“宫廷型”(七十釐米见方)。

■ 珍宝展览馆


哈布斯堡双鹰家徽。

早年哈布斯堡王朝将拥有的宝物分别珍藏在各处,到卡尔六世时期,一七一二年第一个珍宝馆(Schatzkammer)落成。馆中珍藏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用过的皇冠、权杖、皇袍、衣物、首饰、徽章的皇室御宝。其中一顶镶满各色宝石、珍珠的皇冠,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象征。一八零六年末代皇帝法兰西斯二世摘下这顶皇冠,也宣告这统治大半个欧洲达七百余年之久的朝代结束。

在众多珍奇宝物中,有一个约有两米半长独角兽、二千八百多克拉哥伦比亚时代的翡翠,四百多克拉的红宝石,和近五百克拉的绿宝石,无价珠宝以及雕琢复杂精美的工艺,熠熠发光令人瞠目。馆藏珍宝向人们昭示着长达数世纪之久的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 西西皇后博物馆


西西皇后。

哈布斯堡王朝第一任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一八四八年,年仅十八岁加冕,在这宝座上坐了六十八个春秋。维也纳在他执政期间也变成了世界一流名城。

其夫人西西皇后曾经被喻为“欧洲最美丽的女人”,一八五四年,皇帝与当年十七岁的巴伐利亚公主伊丽莎白(西西)完婚。西西公主的皇室婚姻生活过得并不如意,为了逃避皇宫中的生活,经常四处旅行,常常前往匈牙利,她同时受到匈牙利及奥地利百姓的敬重和爱戴,是奥地利人最喜欢的一位公主,被百姓昵称为“西西”。一八九八年九月十日,西西在瑞士日内瓦街上被意大利籍的无政府主义者刺杀,享年六十一岁。
 
西西皇后博物馆(Sisi Museum)于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也是西西皇后一百五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当天,在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前六个房间内正式开幕。


想寻访哈布斯堡王室的浮华历史的话,霍夫堡皇宫是必游之地。

当今人们流涟在皇室建筑群和各式珍贵文物之间时,不由得惊羡于昔日帝国显赫家族的奢华,想寻访哈布斯堡王室的浮华历史的话,霍夫堡皇宫是必游之地。◇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140期【世界风情】栏目。

本文连结: http://www.epochweek.com/b5/142/6990.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纪元】在首尔穿梭古与今
【新纪元】用喝的温泉 捷克疗养胜地
【新纪元】捷克人生病的泉水处方
【新纪元】走访斯里兰卡 朝圣佛的足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