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致35万亩地塌陷 山东济宁搬迁10万人

人气 8
标签: ,

【大纪元6月28日讯】山东济宁,城市因煤而兴,土地因煤而“伤”。采煤造成的土地塌陷使济宁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累计搬迁49个村庄、5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及近10万人。而治理塌陷,困难重重。

据大陆媒体报导,盛夏即将来到,眼见麦子熟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兴隆镇和尚堂村的农民面对满眼的金色却感到阵阵寒意:良田因采煤即将塌陷,田里的水已齐膝深,大型收割机进不去,镰刀也派不上用场,十几个人并作一排,只能用剪刀抢收口粮。

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绪平介绍说:“至2009年底,济宁因采煤造成土地塌陷达35万亩,且以每年3万多亩的速度递增。”

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宪水介绍,济宁市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累计探明储量270亿吨,是全国13个重点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境内有兖州、济宁、滕南3大煤田,含煤面积3,920平方公里,年生产能力近9,000万吨。

但是,“济宁市进入煤炭的全面开发期后,煤炭开采导致大面积土地塌陷,其塌坑之深,塌陷面之广,为全国罕见。预计到2020年,全市塌陷土地将达70万亩,到本世纪末塌陷土地400多万亩,近500万农民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刘宪水说。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济宁市累计搬迁49个村庄、5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及近10万人。“搬迁村庄需要大量资金,而关系又难以协调。搬迁者目前尚能依靠煤矿每年提供的种植作物补偿维持生活,一旦资源枯竭,矿空人去,将彻底失去生活来源。”济宁市压煤搬迁办主任迟耀济说。

在邹城市中心镇小牛场村的复垦田边,村民边文杰说,她家原来每人3亩地,土地塌陷复垦后,每人只剩下半亩。“当时,小牛场整体搬迁,眼下又要搬到城里的东府社区。我用现在住的房子可以直接换一套120平方米的楼房。”边文杰说,住的问题解决了,最让人担心的是就业和养老。为了生计,她专门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到30里外的承包田干活。

济宁因煤田分布与优质农田区域广泛重合,煤炭开采后地下水系被打乱,河道沟渠断流,道路桥涵断裂下沉,水电设施损坏,许多地带常年积水,耕地面积锐减,每年经济损失近5亿元。

“到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全部压煤。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压煤与建设的矛盾,济宁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刘宪水说,一些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小城镇,原有吸纳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经济辐射能力和服务功能将大大弱化,个别城镇甚至出现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

可是,“煤矿利税大部分上交省、国家财政,市县政府治理塌陷地的资金缺口巨大”。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建业里居民揭露上海市徐汇区政府腐败行为
湖北随州天风集团下岗工人因住房上访
滇煤开采成地下“蚁穴”业主巨额资金落陷阱
江西庐山上居民明年起全部搬到山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