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专家们的低智商化令人忧

标签:

【大纪元7月25日讯】据报导,为缓解“剩女”问题,日前,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童芍素提出建议:为给女研究生争取宝贵时间,舒缓婚恋难题,可将现行女孩入学年龄由6周岁提前到5周岁。

  如此建议,令人瞠目结舌。

  女研究生婚恋难,本是教育产业化造成的恶果,不思从体制上加以解决,却打早上学的主意,岂非儿戏?如果过度教育的趋势不加扭转,硕士完了有博士,博士完了还有博士后,就算一个女孩3岁上学,30岁依然有可能迈不出校门,不是照样婚恋难?童女士的秘密武器,又有多大意义?

  作为专家,至少要有一定智力水准和专业方向,它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水平,当我们的专家居然会认真地提出如此缺乏智慧含量的建议时,怎能不让人担忧?

  专家们的反智,近年来颇具规模,本不足为怪,但童女士却是特立独行的:与以往“自行车污染比汽车大”、“18亿亩红线没必要”等雷人专家的相比,童女士的建议并无利益集团操纵痕迹。如果说那些专家们在钱的左右下,聪明过头,难免会说两句蠢话,如今童女士并无外因推动,却雷人依旧。

  也许,应将童女士的“建议”看成是一个里程碑:在太多的专家放弃了立场,将思想贬低成解释工具,为了利益,不惜放弃理性之后,我们的社会为非理性提供了更充足的生长空间,最终,在童女士手中完成了阶段式的跃迁。

  在童女士的建议中,已完全放弃了解释、证明、研讨的逻辑过程,一切被浓缩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话语结构,而解决方案更是牵强到完全不考虑任何合理性的地步。于是,非理性从刻意安排,走向了自觉自愿;从有钱人定制,转向了发自内心;从人工制造,到不露痕迹;从利益诉求,到饱含真诚……

  有趣的是,专家说了蠢话,为何她身边的人看不出来呢?为何媒体还一本正经地报导呢?大家都没看出来,还是都在装糊涂?

  在一轮轮雷人专家们的“教育”下,大家都已习惯了假面示人,大家都知道,那话有“其他目的”,有人在“背后操纵”,埋头报导就好,管太多了反而与己不利,又何必?!于是,不仅要报导,还要拿出一副认真的态度来。就这样,一出闹剧,最终被装点成正剧。

  不知后人们翻开今天的报章,将如何看待我们?他们会不感到奇怪:我们的智商为何如此低下?但愿他们能领悟到,集体智商和个体智商完全不同,在强大的制度安排下,一群聪明人也会做出愚蠢的判断,而在这些愚蠢判断的影响下,个体智商也将不断下降。最终,大家都将被包裹在一团傻气之中。

  如今,以童女士为代表的专家们已经开始了这个过程,我们离反智还会有多远?(来源:竞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转自互联网论坛﹐未经本站核实

相关新闻
生命线永远志工陈辉辞世 一生留下典范
到处留情   陈甲上压克力彩画展
华夏书法协会年度会员展
中国被指处于“笨蛋社会”已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