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结扎放养取代扑杀 流浪动物新生

人气: 4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4日报导】-流浪动物照护专题之4(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 4日电)以捕捉、扑杀方式处理流浪动物,似乎愈抓愈多。生态、动保及学生团体在校园推动“捕捉、结扎、放养”颇有成效,也期望政府响应,让台湾流浪动物生命权与生态保育并进。

台北县河滨公园流浪狗多,台北县政府今年 3月禁止民众任意喂养的政策引发争议,流浪动物问题再度受到关注。

主管机关以捕捉、人道扑杀方式,处理社区流浪猫狗过多的问题,但效果不明显。民间生态、动保及学生团体多年来默默推动“TNR”(trap 捕捉、neuter结扎、release 放养),希望从生态平衡的观点着手,促成人、动物与大自然和平相处。

各县市政府多年来持续执行捕捉流浪动物业务,根据行政院农委会统计,民国91到98年捕抓至收容中心的动物数量分别为6万8018只、7万8580只、8万5923只、9万3212只、10万9394只、12万4575只、13万2905只及12万5106只。

民国91到98年流浪动物安乐死数量依序是 4万2222只、5万3952只、6万514只、6万8002只、8万2887只、9万2107只、9万6399只及9万3205只。

大体而言,捕捉和安乐死的数字都呈成长趋势,仅98年微幅减少。

台北野鸟学会专家何一先、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环境教育与资源研究所教授陈建志,以及关怀生命协会秘书长释传法都认为,“愈抓愈多,代表不能解决问题”。

陈建志说,台湾应该用“整合观念”平衡流浪动物与人、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流浪动物需要学习进阶考量生态平衡的模式。

何一先指出,人对动物的处理方式,如果危及它的生存底线,反而会有很多事发生;有人喂养,动物不饿了,就不会冲动,反而会懒散地晒太阳、玩耍。

为何政府机关与民间团体对流浪动物处理作法不同?何一先说,就他所知,公务部门支持对猫 TNR,反对对狗 TNR,因为民众对放养猫、狗态度不同。

多位动保人士透露,公务单位担心流浪动物结扎后放回,若与人发生冲突,甚至伤人,他们的立场将遭质疑。

农委会畜牧处处长许桂森说,台南曾发生老妇被流浪狗吓死的事件,政府饱受压力。而且结扎后放养,民众认为猫狗不会因弃养而被扑杀,反而会增加弃犬、弃猫的案例,他呼吁“若有爱心,请带回家养”。

其实民间团体不是光说不练,许多爱心妈妈多年来自掏腰包为流浪猫狗结扎,台大、政大、淡江大学等几所大学也陆续执行 TNR,在开放式的校园内,让人、狗、校园和平相处。

长年在北县河滨公园为流浪犬结扎的廖小姐说,其实流浪狗中真正的领袖犬不易被抓,它也是主要繁殖者,透过长时间培养信赖关系,才有可能带领袖犬前往结扎;但捕犬队通常不分是否结扎过,看到流浪狗就一律捕抓、扑杀,让爱心妈妈非常受挫、伤心,同时也浪费社会资源。

台大怀生社成员郭璇分享了台大校园 TNR执行过程。她说,台大校园原本有数十只流浪狗,过去都由校方请环保局进入捕狗,民国95年底怀生社主动执行 TNR,96年 2月学校总务处给了正面回应,不再请环保局入校捕狗,同意由怀生社执行TNR。

她坦言,执行初期会接到很多申诉,每件都要出面处理,当中包含偶尔有人被狗追或狗追车事件,但这些事件都变成执行 TNR的经验。经过结扎与放养后,近年台大校园内的流浪狗只剩10只左右,这是过去校方靠捕狗未能达成的成果,人、狗及校园间的关系已达到相对和谐状态。

她说,相关作业已推广到政大与淡大,阳明大学则刚起步。郭璇原本是电机系学生,因为做过TNR志工,喜欢与生命互动的感觉,已转系念兽医系。她希望台北县市及各地政府都能参与执行TNR,这不是立即见效的方案,却能让人、动物与环境和睦共处。

在全台的流浪动物处理上,台北市的资源与开放性最受期待。动保界正在推动在台北市河滨公园执行 TNR计划,并与当地邻里长沟通中。若市府也能接受、参与,以公家资源与民间人力结合,发挥相乘效果而非抵销作用,应可提供台湾社会学习生命教育的机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