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民迁村 冲击文化生活

莫拉克风灾周年系列报导六之三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太城、陈守国7日综合报导)“下山后绝对不能放弃我们的文化”,族里年轻人答应后,台东县大武乡富山部落老头目陈德茂才肯带着族人迁村,住进汉人居多的市区。

台东县大武乡大竹村富山部落在莫拉克台风过后被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列为迁村部落,但部落长者对迁村有疑虑,尤其是要住在汉人居多的市中心。

为化解长者的疑虑,部落年轻人组成“富山迁村自救会”,积极与行政部门沟通,另一方面也同意不会放弃原住民文化,才让老人家同意迁村。

8月1日,富山部落完成最后的迁村作业。“地面平平的,还可以骑脚踏车”,部落小孩住进永久屋后,心情相当高兴,能在篮球场打球、骑脚踏车。之前的富山部落是在陡峭山坡上,部落内只有1条窄小的道路。

31岁的族人何晓英表示,有了空旷与舒适的地方,小孩子很高兴,但老人家不习惯。有些老人家每天还是会回到部落,一直待到晚上才肯回来。

“平地人会问,为什么他们(原住民)喜欢聚在一起聊天?”何晓英说,原住民个性乐观,有着分享的文化。

何晓英表示,还有平地人抱怨说“是我们让地给你们的”,还好老人家听不懂国、台语,否则听了会很伤心,为了让老人家安心地住下去,年轻人听到不好的话都不敢告诉老人家。

鸠谷阿嬷担心地说,“儿子已经不太会讲族里的话(排湾族),以后孙子只会讲台语”。何晓英说,年轻人下山前答应老人家会保留文化,因此明年会开始策划丰年祭等活动。

除了文化、生活习惯问题,年轻人最担心的还是生计问题。

在外工作的陈玉秀说,部落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面打零工,老人家在部落内只要有每个月新台币3000元的老人年金就能过活。下山后,每个月暴增至1万元,增加年轻人的负担。

住进高雄县杉林国中边永久屋的布农族人杜耀顺,曾在高雄县桃源乡复兴村栽种爱玉20多年,兼营休闲农场。八八水灾时部分农地被冲毁,搬住园区后,女儿在住处制作、贩售爱玉,他则回到山上担任八八零工。

园区另有住户将山上的爱玉、咖啡搬到山下,但因是住宅区,无法开店。住户希望园区能开设商店街,陈售产品营生。

“吃早餐了!”入住杉林国中边永久屋园区的唐妈妈大声喊着,邻居小朋友高兴地跑到她家中吃早餐。唐妈妈早餐店没有醒目招牌,却是周边住户营养补给站。

唐妈妈祖籍中国湖南,18年前远嫁高雄县桃源乡梅山村,与先生一起经营杂货店兼卖早餐。她因信誉好,周边原住民都是主顾。八八水灾后,她迁住永久屋园区。

她表示,园区因早餐店少,她的生意比山上好,最高时一天卖到1800元,最少时也有1000元,生活过得去。


原住在高县桃源乡梅山村的唐妈妈(左),因八八水灾住处遭毁后,入住杉林国中边永久屋园区,现经营早餐店,广受旧雨新知喜爱,邻居小朋友开心地吃早餐。(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