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比利时大事记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1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凌宇比利时报导)在冰天雪地中,2010年匆匆划过。对于比利时来说,这一年很不寻常,这个小国前所未有地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大纪元带您回顾在这一年中发生的十件重大事件。

Top 10 高空谋杀案宣判

2010年10月,发生在比利时的一起高空谋杀案的审理引起全球关注。该案件入选了2010年全球刑事案件TOP10。

经过历时4年的调查,震惊比利时的高空跳伞坠落案,最终被认定为一起“高空情杀案”。2010年10月21日,26岁的埃尔丝•克洛泰曼(Els Clottemans)被判谋杀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30年。


2010年10月,发生在比利时的一起高空谋杀案的审理引起全球关注。26岁的埃尔丝•克洛泰曼(Els Clottemans)被判谋杀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30年。该案件入选了2010年全球刑事案件TOP10。(YORICK JANSENS/Getty Images)

克洛泰曼和受害人范多伦(Els Van Dooren)每周都在跳伞辅导员马塞尔(Marcel Somers)的协助下跳伞。两人均与该名辅导员关系甚密。2006年11月18日,三人在比利时东部进行跳伞表演时,范多伦的主伞和备用伞都未能打开,直接从4000米高空摔到地面,当场死亡。事发后一个月,克洛泰曼在准备接受警方二次讯问前几小时内自杀未遂,由此成为主要嫌犯。

克洛泰曼始终没有认罪,她的律师表示要考虑向最高法院上诉。

Top 9 难民激增 政府疲于应对


因“比利时要大赦”的传言四起,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比利时,难民安置中心无力应对。图为为难民搭起的临时帐篷。(GEORGES GOBET/Getty Images)

因“比利时要大赦”的传言四起,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比利时,使难民收容安置机构(Fedasil)原本不足的接待能力雪上加霜。最初因为床位紧张,将难民安置到了旅馆,甚至是观光酒店,更多的难民涌入造成财政紧张。然而更加令Fedasil喘不过气的是被几名难民起诉,官司不但输了,还要按照未被安置难民的人数,以每人每天500欧元的标准缴纳罚款。Fedasil尽力安置难民的同时还要缴纳巨额罚款,而且这张罚单到何时才能付清还无从知晓。Fedasil主管伊莎贝尔‧库兹格尔(Isabelle Kuntziger)不堪重压,于2010年4月请辞。

Top 8 身份合法化进行中

比利时政府于2009年9月开始推行身份合法化政策,给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合法的比利时居留身份。在2009年9月15日到12月15日的规定时间内,递交申请的人不足2万,不如人们预计的火爆。有了这个身份合法化程序后,得到身份的人明显增多,根据最新数据,2010年共有2.4万人获得了比利时合法居留,比2009年多出9000人。这还要感谢时任欧盟总统的范龙佩,他在任职比利时首相期间使身份合法化程序得以推行。

其间一个小插曲,令众多等待身份的人神经紧绷。2009年12月,国务院和联邦法院突然宣布身份合法化程序不合法,法院判决程序暂停。但外国人管理局(DVZ)仍然依照其拥有的行政权继续运作这一程序。虽然这个程序拖了很久,很多人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但值得庆幸的是,没有消息也就意味着希望。

Top 7 病毒来袭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球,持续到2010年,比利时有54人死亡。政府呼吁高危人群,儿童、老人等接种甲流疫苗。(ED OUDENAARDEN/Getty Images)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球,持续到2010年,比利时有54人死亡。2010年8月10日,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结束,但新型H1N1流感病毒还在大规模发展。在2010年年末,H1N1病毒卷土重来,再一次登陆欧洲,在英国连夺10命。至今,比利时发现1人感染。比利时所有的医生协会与药剂师协会都接到通报,要为应对新一轮流感作准备。

甲型流感刚刚淡出人们的视野,超级细菌又接踵而至。欧盟疾病监控中心(ECDC)科学家多米尼克‧莫内(Dominique Monnet)公布,源于印度、2010年8月份首度在英国报出的“超级细菌”(NDM-1),又在另外12个国家被发现。此种对多种药物均具抗药性的细菌已在欧洲蔓延,目前已发现77例病例,有7人死亡。比利时已发现两人感染,其中一人死亡。

人们称NDM-1为“超级细菌”,但NDM-1与其类似的抗药性细菌相比,是超级的“超级细菌”。

Top 6 夏热冬冷 极端天气加剧

2010年4月到8月,北半球酷暑。比利时在4-7月间,有520人死于酷暑。在6月底到7月初的两周内,死亡人数达300人。布鲁塞尔的最高温度甚至突破了33度。


12月20日,布鲁塞尔国际机场取消了所有离港航班,数千人滞留机场。(PETER DE CONINCK/Getty Images)

俗话说,夏天越热冬天越冷。酷暑之后,极寒席卷整个欧洲。根据比利时的历史数据,2010年的冬天是自1875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季。部分地区刮起暴风雪,最低气温甚至达到零下17摄氏度。受大雪影响最严重的是布鲁塞尔及以南的瓦隆区。12月20日,布鲁塞尔机场因用于为飞机机翼除冰的除冰剂用尽,不得不取消所有离港航班,数千人滞留机场。圣诞节期间,因为大量积雪无法及时处理,很多城市包括布鲁塞尔的路上公交车全部取消。铁路交通也受到严重影响,很多班次被取消,大量班次晚点。道路交通部门呼吁市民尽量不要出门。

Top 5 粉碎恐怖袭击图谋

布鲁塞尔是欧盟总部所在地,各国政要频繁往来,自然是恐怖份子的重要目标。而相对于其它欧洲国家,比利时政府对穆斯林相当宽容,因此近几年比利时竟成为恐怖份子招募成员、运输炸药的重要中间站。虽然如此,比利时并没有发生过重大恐怖袭击事件,这就要归功于反恐能力在欧洲名列前茅的比利时警察了。2010年,比利时警方抓获恐怖嫌犯的消息多次见诸报端。最大的一次反恐行动是在11月末,警方在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两地的伊斯兰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目标是伊斯兰激进组织,24名嫌疑人被捕。行动前,调查人员分别前往西班牙、摩洛哥和沙特阿拉伯等地进行了1年多的调查,掌握了大量恐怖组织成员的信息。警方认为国际伊斯兰圣战组织已将比利时定为袭击目标,但具体攻击目标还未确定。

Top 4 重大火车相撞事故 爆安全系统问题


2010年2月15日,比利时哈勒(Halle)地区发生两辆火车相撞重大事故,造成18人死亡,171人受伤。全国陷入巨大的悲痛中。(ERIC VIDAL/Getty Images)

2010年2月15日,比利时哈勒(Halle)地区发生两辆火车相撞重大事故,造成18人死亡,171人受伤。全国陷入巨大的悲痛中,人们以各种方式悼念遇难者。根据分析报告,铁路安全系统过于陈旧和火车司机闯红灯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全国的火车司机举行罢工,抗议工作环境欠佳,特别是安全系统滞后。

许多民众指责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没有把铁路安全放在首位,而是把资金投入到建设大型华美的火车站上。此次重大事故使铁路公司不得不加速更换新的安全系统。

Top 3教会丑闻 威信全失

2010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比利时天主教会性侵丑闻彻底颠覆了神职人员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爆发了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比利时媒体评论称,枢机主教丹尼尔斯(Godfried Danneels)试图掩盖教会内的性侵丑闻是目前爆出的最大丑闻。丹尼尔斯的办公室和住所都被警察搜查,他本人也被短暂拘押接受调查,警方目前还没有发现他袒护嫌犯的证据。

在数百件性侵案件中,最轰动的案件是前任大主教罗杰‧万赫罗维(Roger Vangheluwe)对自己的侄子性侵长达13年之久的案件。事件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时隔近20年,案情才被曝光。早在10年前,受害人就按照程序一层一层向上报告,但最终都没有下文。受害人终于忍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向“De Standard”报纸公布了他与大主教万赫罗维及枢机主教丹尼尔斯在2010年4月的谈话录音。报纸将谈话内容用整个版面刊登出来,引起轰动。虽然曝光行为引来主教及律师的不满,但“De Standard”报纸坚称,曝光这份录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民众有权知道真相,而且它将几十年来比利时天主教会处理神职人员性侵案件的方式公布于众。

目前有记录的性侵案件有475件,但研究娈童案多年的鲁汶大学教授卡琳‧德玛秀勒(Karlijn Demasure)称,实际娈童案的数量可能是这一数字的十倍以上,大约有5000人。因为在她与一些受害人和嫌疑人的交谈中发现,有大量的案件没有被报告。

比利时天主教会的性侵案件数量之大,掩盖时间之久,令人震惊。一些受害人在对教会内的调查机构失去信心后转而求助警方。在警察介入后,一些证人和法官相继收到死亡威胁。案情越来越复杂,但真相迟早都会到来。

Top 2 比利时负债超GDP

比利时目前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政局的不确定性和债务水准的标高,令许多投资人紧张。当务之急是组成新政府,出台有效的节支政策,缓解赤字压力。

2010年12月,世界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比利时无法组成新政府来有效应对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将会在6个月内调低比利时的信用评级。该报告可能造成比利时在国际市场的借贷成本增加。

比利时目前的债券利差已达到压力水准,负债率已经接近GDP的100%,成为欧元区受负债困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甚至有经济学家指出,比利时有可能成为继希腊和爱尔兰之后,第三个需要欧盟救援的国家。

但事实上,比利时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欧元区的平均水平,预计全年增长能达到2%。

面对外界的看法,比利时政府颇为乐观。政府认为,比利时的债务是政府与比利时人之间的借贷,而不同于他国的债务,是政府与外国银行和其他债权人之间的借贷。

Top 1 西欧小国政局成全球焦点


2010年7月1日,比利时以无政府状态从西班牙手中接过欧盟轮值主席国一职,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GEORGES GOBET/Getty Images)

比利时的政局近几年来几经更迭,但从没有2010年这样受到全球瞩目。在这一年中比利时的政局好似惊险小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因为布鲁塞尔周边地区的选举权问题,两个语区的党派存在严重分歧,最终荷语开放自由党退出执政联盟,迫使联邦政府垮台。6月全国大选,主张分裂的新弗拉芒联盟党胜出。比利时国家的前景一度令人堪忧,很多人担心比利时可能会面临分裂的命运。内阁还没有组成,国家的命运还扑朔迷离时,比利时却要面对执掌欧盟的重任。此时,全球的目光聚焦到这里,比利时这个西欧小国,将以什么状态接掌欧盟,她的政局的走势将会如何,将会给欧盟带来什么影响?

7月1日,比利时以无政府状态从西班牙手中接过欧盟轮值主席国一职。英国政治分析家西蒙‧邦西(Simone Bunse)当时评论指出,能够在无政府的状态下还能确保欧盟理事会的顺利运行的国家,只有比利时。现实中,比利时的表现印证了邦西的评论。

虽然无政府状态贯穿了比利时的整个任期,但她仍然圆满完成了欧盟轮值主席国的使命。在这6个月中,欧盟最主要的成果是通过了重要的经济改革方案和金融监管法案,弥补了债务危机暴露出的欧元区经济体系的漏洞。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e Manuel Barroso)都对比利时的表现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而比利时国内的政局在这期间也逐步趋于稳定,虽然内阁谈判在经历了创记录的200天后仍然没有成功,但民众似乎对此不再过于关心,无政府状态并没有给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任何改变。

相关新闻
比利时飞安事件 警检高度重视
比利时船只遭劫事件未决  引发保护商船议题
比利时竞选海报事件凸显语种冲突
比利时高空谋杀案终审宣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