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今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

人气 11672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唐文综合报导)百年前的今日,辛亥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武昌起义爆发,接着各省纷纷响应脱离清廷独立。人们一般用这个日期来象征性地代表辛亥年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辛亥革命标志着专制帝制的结束,但随后而来在大陆的无产阶级专政,依然是专制的继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成了众多华人的心声。仔细回顾武昌起义的背景、起因、过程和结果、影响力,对今日人们看清局势很有益处。

晚清末年,排满思潮抬头、西方民主共和观念引进,立宪派对皇族内阁诞生的大失所望,以及各地纷纷成立的革命团体,加上此起彼伏的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孕育了思想、社会和行动各方面的基础;四川保路运动作为导火线,终于引爆了辛亥革命首义——武昌起义。

随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值辛亥革命、中华民国诞辰百年之际,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发展,见证了国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想。而海峡相隔的中国大陆,因中共窃国独裁专制62年至今,“离民主共和有很长路要走”。庆幸的是,时至今日,退出中共组织的中华儿女超过了一亿人;中国大陆民众“三退”、解体中共的浪潮,为历尽沧桑的中国尽快进入新纪元提供了现实和可行的和平转型道路。

排满思潮抬头 西方民主观念引进

满汉种族问题,因清初长期的盛世,在文字狱的压抑以及薙发制度的影响之下,到了清中叶的思想中,已经几乎不成问题。但随着清朝统治的日渐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国革命中,满汉问题开始再度抬头。到了1890年代以后,排满思想更是再度大兴。明末遗老的著作成为当时人的重要思想资源。例如原本并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发现,成为当时知识份子们的重要读物。许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清复明思潮来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清宣传著作有邹容的《革命军》等,对于年轻的革命参与者们造成很大的影响。虽然一些革命家如孙中山在种族革命之外,所强调的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动力仍是排满反满的思潮。

另外,自道光、咸丰年间开始,像魏源、徐继畬等人开始引介西方新的思想观念,介绍世界地理、外国历史,其中最重要的是共和、民主等观念的引介。早在19世纪30~40年代,当时中国思想家、传教士等即开始介绍西方的民主、民权、自主之权等观念。例如:林则徐、魏源、梁廷楠等人开始介绍英国的君主立宪与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由于这些长期的努力,民主共和的观念才得以推广;晚清革命志士、立宪分子敢于构想一种崭新的未来,追求自由、权利、宪政体制等,就是受到这些新观念的启发。

至晚清最后的十年,随着留学生的增加,译介新思潮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晚清思想家对民主思想的宣扬与革命观念的传播,奠定了辛亥革命的基石。当时有十余部书刊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在思想上启迪人们“走向共和”。它们分别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1898),谭嗣同的《仁学》(1897),梁启超的《新民说》(1902~1906),孙中山有关“三民主义”的言论,《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选编,章太炎与康有为政论,《革命军》(1903)、《猛回头》(1903)与《狮子吼》(1905),《民报》介绍法国大革命及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文章等。这些作品带来了对新时代的向往,也提供了辛亥革命的思想温床。

皇族内阁诞生 立宪派大失所望

虽然早在戊戌变法期间及之前,魏源、洪仁玕、王韬、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就先后提出过立宪,但立宪真正为中国官僚、士绅等广泛关注还是在20世纪初。1901年,原维新派领袖、后来的立宪派首领梁启超便曾发表《立宪法议》,鼓吹君主立宪制。在该文中,梁启超认为世界之国分为“君主之国”、“民主之国”两类,而世界之政分为“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两类。“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

1900年因爆发义和团事件,与八国联军入侵,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在国内外形势的压迫下,特别是在官僚、士绅要求立宪的呼声中,以及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大日本帝国战胜了君主专制的俄罗斯帝国的刺激下,清政府于1906年9月1日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7年,各地立宪派组成各种立宪公会,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颁布宪法,缩短预备立宪期限。1908年,清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九年后实行立宪”。1909年,各省选举了以地方士绅为主的咨议局议员。1910年,随着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相继成立,国会请愿活动再次进入高潮,清廷被迫宣布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国会开设之前先设责任内阁。

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十日),立宪派盼望已久的内阁终于成立了。然而这个内阁竟然以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13名内阁成员中有9名为满族,只有4名为汉族。而9名满族阁员中又有7名是宗室、觉罗,即皇族。皇族主导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制的精神,故该内阁被讥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人士对这样的结果大为失望,也因此埋下了武昌起义后各省士绅由支持立宪转而附和并支持革命的种子。


清王朝改良推出的皇室内阁。(维基百科)

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武装起义此起彼伏

1890年代,不少人开始主张以暴力革命彻底推翻由满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建立类似法国及美国的共和政体。最早主张革命的人多数集中在海外,以留学生、华侨青年为多。最早期的革命团体亦是在海外成立,当中由杨衢云、谢缵泰等为骨干的辅仁文社在1890年左右即成立于英属香港。孙中山亦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首次组织兴中会。二者后来在1895年1月在香港合并,继续称为兴中会,并且于同年10月26日首次在广州发动“第一次广州起义”,但并未取得成功。孙、杨二人亦因此而被通缉,并被香港当局禁止入境。孙中山于1895年在英国伦敦为清廷所绑架,事件成为国际新闻,孙亦因而闻名国际。杨衢云则在1901年被清吏在香港刺杀。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多个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等任庶务;除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还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同盟会确认其政纲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认为是民族主义,“创立民国”被认为是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被认为是民生主义。

同盟会发行《民报》作为机关刊物。《民报》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编下,与主张保皇、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的《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成为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在清朝末期,许多秘密会党,包括洪门、哥老会、三合会、洪江会等,是领导群众进行反清斗争的主要力量。会党的会众包括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工人、小商贩、士兵、城市平民和无业游民等。会党的上层为地主士绅所把持,会党向来提倡“反清复明”的思想。

各革命团体一向与会党联系密切。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也着眼于联系和利用会党,准备通过会党会众发动反清起义,充当推翻清朝的重要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回忆当初寻找革命力量时说:“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禄,唯所称下流社会,反有三合会的组织,寓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

从1895年至1911年,兴中会、华兴会以及后来的中国同盟会,还有光复会、岳王会等各种革命团体,联合三合会、洪江会等会党势力,共发动了十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其中,自1906年起,同盟会联合地方会党,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黄冈起义(1907年5月)、七女湖起义(1907年6月)、钦廉防城起义(1907年9月)、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钦廉上思起义(1908年3月)、云南河口起义(1908年4月)、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2月)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也是中国同盟会成员策划并领导。


被清王朝成为“四大寇”的革命者,孙文在左边第二。(维基百科)


四川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导火线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间出资建造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这一举措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掀起了四省保路运动,尤以四川最为强烈。

6月17日,四川民间各团体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四川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为会长,副议长罗纶为副会长,张贴文告,四处讲演,甚至上京请愿。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8月24日,群众开展罢市罢课,9月1日,在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的号召下,开展抗粮抗捐活动。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领袖,封闭铁路公司和同志会。

这一举措激起了大量群众到四川总督衙门请愿,赵尔丰下令清兵弹压,打死30余名请愿群众,酿成成都血案。9月8日,成都附近农民在同盟会和会党组织哥老会的领导下组成保路同志军起义,围攻省城,与清兵交战,附近州县群众纷纷响应,几天内队伍发展到20多万。9月25日,同盟会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人领导荣县独立。清朝政府得知激起民变,成都被围后,非常惊恐,忙将四川总督赵尔丰免职,并调渝汉铁路督办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一部分湖北新军入川。


四川成都的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纪念碑。(维基百科)

武昌起义爆发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成立

湖北新军原为张之洞所练的“江南自强军”,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当中以由同盟会中分离出来的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1911年3月,武汉新军各标营均已经建立起文学社的组织。共进会主要集中于新军八镇第16协第32标发展会员。武昌起义时已经有5千多名士兵加入了文学社和共进会,约占新兵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保路运动酿成民变后,端方奉命率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此时,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由双方负责人和新军代表6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共进会负责人刘公被推举为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张廷辅寓所),正值筹备处设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起义日期定为1911年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10月9日共进会人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孙武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时,孙武和刘公等人及时逃脱。后来刘公派妻子和弟弟返回去取起义的文件,旗帜等,不幸被俄租界巡捕抓获。湖广总督瑞澂闻得此事后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闻讯后,决定当夜发动起义,并派人给各营送信。当日晚彭楚藩、刘复基在起义总指挥部被捕、杨宏胜在运送弹药的路上被捕,10月10日晨三人被斩首。

驻扎武昌城内的湖北新军八镇工程八营后队正目(相当于班长)、共进会会员熊秉坤等人决定提早起义。10月10日晚8时半,熊秉坤在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吹响哨笛,集合队伍,并对空连发三枪,率工程兵冲出营房,直奔楚望台,抢夺军械库。一营枪响,各营响应,起义军集结楚望台,举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熊秉坤为参谋长。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澂逃走。

10月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咨议局大楼会议厅,新军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蔡济民召集会议,商讨组建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除革命党人吴醒汉、徐达明等十余人外,还邀请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副议长张国溶以及议员,还有旧军官吴兆麟参加。会议请汤化龙主持。吴兆麟提议由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担任都督,立宪派一致拥戴,部分革命党人因为黄兴、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害,孙武被炸伤,蒋翊武被迫逃跑,没有更好的人选,也表示同意,因此会议通过了以黎元洪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一说为总参议)。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复。晚上成立谋略处。在谋略处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公布军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宣统三年改为黄帝纪元4609年。军政府建立参谋部、军务部、政事部、外交部。以咨议局大楼为办公地,以十八星旗为军旗。谋略处以军政府名义发布《布告全国电》、《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电全国。

10月12日,革命党人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二标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赵承武等在汉阳发动起义,光复汉阳;随后赵承武率起义军攻占汉口。至此,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广州黄花岗的72烈士墓。(维基百科)


各省响应 15个省陆续宣布脱离清室独立

在武昌起义成功之后,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南下攻击武汉三镇的江北汉口(夏口)和汉阳,随后启用了早先被罢黜的原北洋军首领袁世凯,以稳定北洋新军。革命军开展阳夏保卫战,最终战败,11月27日退守江南武昌。在47天的作战中伤亡约万余人,但仍能隔江坚守武昌。也因此在这七个星期之内,中国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含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山西、山东15个省陆续宣布脱离清室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三省效忠大清朝廷。独立各省主要以各省的咨议局成员为主要领导,少数地区由革命党主导。

11月8日,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宣布起义。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徐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联军司令部在镇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总司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联军相继攻占乌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后黄兴赶来加入指挥。12月2日一举攻占南京城(南京之战)。至此,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据有。

袁世凯的起复与军事进攻

10月14日,经奕劻、徐世昌、那桐保举,监国摄政王醇亲王载沣任命两年前被罢黜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托病不就。10月27日任命袁为钦差大臣,统率北洋军向武汉进攻。袁世凯督师到鄂,驻节孝感萧家港。

10月29日,北洋新军第二十镇在直隶境内发动滦州兵谏,提出解散皇族内阁等《十二条政纲》。内阁总理大臣奕劻称病上奏辞职。11月1日,摄政王载沣被迫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阁。

11月2日,在攻下汉口之后,袁世凯便按兵不动,开始暗中与南方议和。11月13日,袁世凯带卫队抵京任内阁总理大臣。11月16日,组成袁世凯内阁。12月6日,袁世凯迫使醇亲王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归府邸。

南京临时政府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12月11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上海和汉口两地的17省代表来到南京,继续商讨建立中央政府事宜。12月14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总统,此时代表们分成支持黎元洪以及支持黄兴两派,相持不下。12月15日,代表获悉袁世凯赞成共和,决定暂缓选举临时总统,虚位以待袁世凯反正。

12月25日,孙中山从法国马赛回国抵达上海。孙中山由于有着比较高的威望,受到许多革命团体的支持,成为众望所归的总统人选。立宪派也认为孙中山是在争取袁世凯反正之前的总统人选。12月28日,在南京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预备会。

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江苏咨议局会议厅召开选举临时大总统会。临时大总统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一条:“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代表选举之;以得票满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选出。参加选举的有直隶、奉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十七省代表四十五人,孙中山获得十七张有效票中的十六票,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月2日,孙中山通告各省废除阴历,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3日,各省代表会议推选黎元洪任临时副总统,并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临时政府内阁各部总长、次长名单,正式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下设十个部,陆军部总长黄兴兼任参谋本部总长、海军部总长黄钟瑛、外交部总长王宠惠、司法部总长伍廷芳、财政部总长陈锦涛、内务部总长程德全、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实业部总长张謇及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此外,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法制局长宋教仁、印铸局长黄复生。

1月11日,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为纲领,以南京为临时首都,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象征五族共和之意。1月28日各省代表会议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代表会为任参议员,推林森、陈陶遗任正副议长。


帮助结束了帝制,但后来自己又当皇帝的袁世凯。 (维基百科)


清帝逊位与清朝的灭亡

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清室优待条件。1月22日,孙中山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自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

袁世凯得到这个保证后,便加紧了逼宫的进程。1月22日,英国公使朱尔典会同法、俄、日公使声明赞成清室退位。1月26日,在袁世凯授意下,段祺瑞率北洋将领共47人联名致电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和各王公大臣,提出民军已答应对清朝皇室、王族及满蒙回藏各族的优待条件,陈情“即此停战两月间,民军筹饷增兵,布满各境,我军皆无后援,力太单弱,加以兼顾数路,势益孤危”,要求“恳请涣汗大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1月29日,清廷召开御前会议,会上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2月3日,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京临时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条件。

2月10日,南京参议院通过《清室优待条件》和张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诏书》。优待条件第一部分即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一,大清皇帝尊号不废,民国政府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
二,民国每年拨四百万元供皇帝支出。
三,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
四,清王室的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并由民国派兵保护。
五,德宗崇陵所有产用经费由民国支出。
六,宫内执事之人,继续留用,唯不得招阉人。
七,皇室私有财产,由民国派兵保护。
八,禁军编入民国陆军。

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和逼迫下,宣统帝溥仪的母后隆裕太后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发布《逊位诏书》,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至此,大清帝国正式终结,并被中华民国取代与继承。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北洋政府的成立

宣统退位后,1912年2月13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发出《辞临时大总统文》和《推荐袁世凯文》,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

2月15日,南京举行民国统一大庆典。其中一项内容为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孙中山发表了《祭明太祖文》和《谒明太祖陵文》。在这两文中,孙中山回顾了明太祖驱逐蒙古人,推翻元朝统治,使华夏摆脱夷狄统治获得光复的丰功伟绩,并将推翻满人的清朝建立中华民国视作明太祖业绩的承续,以告慰明太祖的在天之灵。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议决临时政府仍设在南京,并电袁前来受职;未受任前,政务仍由孙总统继续执行。袁世凯以北京兵变为由,坚持迁都北京。3月8日临时参议院又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试图通过内阁制对大总统的权力加以限制。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解任,4月2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4月4日临时参议院议决该院迁往北京。

北洋政府与南北矛盾

1913年2月,中国首次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进行国会选举。国民党所得议席最多,预备由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袁世凯被认为是背后策动暗杀者。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但被袁击败。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国会选举,正式当选中华民国总统。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举行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典礼,从此至1928年间称为“北洋时期”,该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也称为“北洋政府”。

袁就职之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断绝了一些革命党人分省独立的企图。同时袁积极与列国交涉,保全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但是袁世凯1915年废共和称帝,遭到反对,引发护国战争,袁世凯旋即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中国进入各省区军阀割据的时期。孙中山则在广州多次组织护法政府(即“三次革命”),中国出现南北分治局面。


1912年发行的带有孙中山像的日历。(维基百科)


辛亥革命的历史里程碑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这是孙中山及辛亥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转折。

孙中山先生的继任者蒋中正以黄埔军校为基础,首度打造出一支有革命理想,又有战斗力的军队,终于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打败从广东到北平的军阀,基本统一了中国。不幸的是,在中共与日本的内蚀和外侵之下,中华民国在浴血奋战十余年后,整个中国大陆仍被中共窃取占据。自1949年以降,中国遂以海峡为界,陷入分裂。大陆在中共领导下试验共产主义,而台湾则在国民党的主导下实行三民主义。

欣慰的是,六十余年下来,在中国大陆无法实现的国父孙中山的理想在台湾都实现了,诚如马英九总统在台湾庆祝中华民国百年诞辰前夕所言:“今天台湾所实施的自由、民主、均富的制度,对得起国父当年的革命,也对得起为我们国民革命牺牲、奉献,不知道有多少千万人的努力。”

对比两岸在经济、社会与政治等各方面不可同日而语的差距,令人无法不哀叹,中国大陆远未完成建设现代国家的使命,“离民主共和有很长路要走”。庆幸的是,在中华民国建国100周年之际,退出中共组织的中华儿女超过了一亿人;中国大陆民众“三退”、解体中共的浪潮,为历尽沧桑的中国提供了现实和可行的和平转型道路。

(责任编辑:贝利)

相关新闻
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孙中山先生
辛灏年伦敦演讲 高论辛亥革命之成功
【透视中国】辛灏年:谁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中)
【透视中国】辛灏年:谁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下)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