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米之神感动 台人体验有机泰农

【大纪元5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憬屏泰国素攀武里特稿)米之神基金会回归自然的理念,感动投身国际非政府组织工作10年的台湾旅游作家褚士莹,带着从事社工的高淑玲与来自加拿大、美国的朋友,到米之神体验一日有机泰农生活。

高淑玲担任这次公益旅行团长,参访褚士莹在缅甸管理的弄曼永续农场后转到泰国,和其他不同领域工作但志同道合的朋友,前往米之神基金会体验创办人迪查(Daycha Siripatra)致力推广的永续有机农业。

褚士莹在缅甸发展有机农场,也曾参考米之神“农夫学校”的概念,这次亲自参访米之神,除了与团员一起倾听迪查22年协助泰国农民发展有机农业的哲思之外,他也向迪查分享台湾有机小农透过让消费者参与的方式,经营农场的成功案例。

透过台湾浩然基金会在米之神的实习自愿者杨怡真协助安排,褚士莹、高淑玲一行人亲自体验了有机肥料的做法,在基金会担任英文教师志工的美国人夫妇道格拉斯.韦伯(Douglas Weber)、珍.韦伯(Jan Weber)也加入这群台湾旅人的行列,动手到林地里采集富含微生物的土壤。

一群人在基金会人员带领下,走进林地,戴上手套拿着树枝挖土,仔细聆听制作有机肥料的每道步骤:将土壤放在摊平的布袋上,加入米糠、粉、水后搅拌,再包覆起来,放置多日后等待发霉。

接着把已发霉有微生物的土壤,装入滤网放入搅拌过的甘蔗水中后静置,让微生物进行繁殖扩大,完成有机肥料制作。

除了制作有机肥料之外,米之神基金会如何教导农人水稻育种的技术,以及如何保存种子的过程,也是体验有机泰农的重要一环。

为了育种与保存种子,基金会农场种植了近300种蔬果,保留最好的种子。工作人员说,有些种子可以放入冰箱保存,但最好的方式是持续种植。

高淑玲表示,在台湾就曾听过米之神,对基金会多年来坚持用有机方式种植稻米,这样的精神令人感佩,而创办人迪查把佛教哲理融入有机农法,也一样令人感佩,这让地球更加美好。

高淑玲说,台湾也有很多人正在做这些事情,若更多人投入,善念、善意就会扩及到每个人心中。

这群参访人回国之后可能不会成为农夫,但有机生活方式一样能在都市中实践。

美国夫妇在米之神深刻体会慢活的有机生活,珍.韦柏说,她在都市长大,现在在米之神基金会教书,就得花很多时间学会变慢一点,由于必须在都市生活,所以她想学会慢活一点!

道格拉斯.韦柏表示,他喜欢这样的讯息:简单化你的生活,走向有机,让生活轻松一点,因为越复杂会让你的生活有更多痛苦。

道格拉斯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哲学”,他很享受迪查传达的讯息。

虽不是农夫,珍仍然认为,都市人还是可以种植有机蔬菜,“在都市中,如果你有阳台,公寓有室外空间,你可以自己种植蔬菜,绝对可以实践有机哲学”。(本文附有照片与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