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财政临破产 2500亿债务难偿

人气 2

【大纪元2011年06月25日讯】由于前几年北京市过度依赖银行土地储备贷款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总规模已经超过2500亿元,每月需还本付息100亿元以上,但今年以来每月土地出让收入只有50亿元左右,贷款偿还压力巨大。

据《环球时报》报导,从接近北京市国土局的人士处获悉,从2009年至2011年5月,北京市土地储备贷款总规模已经超过2500亿元。从2011年初开始,大规模还本付息已经开始,每月需还本付息在100亿元以上,而今年1-5月,北京土地出让总收入不过250.6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难以支撑还债的险局已经出现。

北京市每月的还贷利息超100亿

据一位接近北京市国土局的人士介绍,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启动庞大的土地储备贷款计划,准备从2009年到2011年连续三年每年土地储备贷款达到1000亿元。

2009年北京市完成土地储备投资1165亿元,2010年完成土地储备投资1300亿元。2011年1-5月份,新增土地储备开发投资约为300多亿元。上述资金中70%来源是银行贷款,30%来自政府财政注入资金。

依据此计算,2009-2010年期间,北京市土地储备贷款规模达到1725.5亿元。加上2011年1-5月份新增的土地储备贷款,即便在2009年之前,北京土地储备中心无任何贷款存量,上述3年半时间所积累的2000多亿元的贷款,每个月还本付息就会超过100亿元。

上述人士透露,从2009-2010年期间,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在5.5%左右,按照下浮10%计算,土地储备贷款平均利率约为4.95%,仅利息每年就有100亿元。

朝阳区每天利息可抵一架飞机

朝阳区国土局的负责人在5月31日的一次土地推介会上透露,光是朝阳区土地储备贷款的每天利息,就相当于购买一架飞机!

据悉,2009年刚启动每年1000亿元的土地储备贷款工作时,大部分区县没有准备好项目。朝阳区是唯一具备大量储备项目的区。其次是后来陆续加入进来的顺义、房山和通州等新城区。

按照朝阳区土地贷款总规模计算,每天需要偿还的利息就在1300万元以上,可以购买一架飞机。

没有市场支撑的虚拟经济

通过分析北京土地财政与土地货币,《环球时报》评论说,北京土地财政接近破产的边缘,中国以房地产为主要抵押品、为造城运动主要燃料的激进式经济发展模式将告一段落。

报导说,中国的信贷体系与土地紧紧捆绑在一起,土地是地方政府银行信贷最重要的抵押物。政府大规模投入土地一级市场,将熟地纳入土地市场变现获得溢价,政府与银行皆大欢喜。开发商则向二级市场索取,只要市场能够承受,房价就能节节上涨。

没有市场支撑的虚拟经济迟早会被刺破。这条围绕土地的产业链条,当土地价格与成交量上升时,这一链条天衣无缝,一旦房地产价格下行,就会成为中国经济的“脆弱棘冠”。

(责任编辑:童宇)

相关新闻
郑恩宠:从土地财政到土地腐败
【台湾观点】中国“土地财政”易变成“土地腐财”吗?
违宪的中共土地财政政策
郑恩宠:土地财政,微博和东亚政局(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