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保存历史记忆的柏林 吸引中国异议人士

【大纪元2011年08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涂佐岸编译报导)上个月,中国作家廖亦武在面临被监禁的威胁时逃到柏林,他离开这个历史和记忆被蓄意抹杀的故乡,前往一个会刻意保存历史和记忆的他乡。

根据《纽约时报》报导,此前,这个施普雷(Spree River)河畔的自由大都市柏林,也曾向中国艺术家兼政治、社会批评家艾未未招手。上个月,著名的柏林艺术大学说,艾先生在经过将近三个月的拘禁,六月份获释后,他接受了该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教授。

目前,艾先生住在他北京家中,受严格的保释条件约束,还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够上任,他原计划在柏林东区开设一间工作室,前景亦不详。

知识份子说,两德统一已超过二十年了,柏林经历恐怖的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镇压,现在正变成中国艺术家遭受迫害时的避风港。德国无党派的中国笔会中心(the Independent Chinese PEN Center)主席廖天琪说:“柏林是现代德国历史的见证。”

和廖亦武没有亲戚关系的廖天琪说:“这对廖亦武是极为有趣的一件事,因为他希望成为编年史学家,他想为人民写历史和回忆。”她还说:“因为政府企图系统的删除所有的记忆。我佩服作家们说:‘假设你希望我们忘记,那不可能,我们不会忘记。’而柏林是个不会忘记的好地方。”

这个理由理由显而易见。大者,包括由政府资助设立的大型极权受害者纪念地点,如: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附近巨大的欧洲被屠杀犹太人纪念碑和迷宫般的前东德秘密警察档案馆;小者,由平民艺术家在人行道上设置的黄铜牌,以标示被纳粹驱逐人们的旧家园。这个城市对历史的敬畏无处不在。

认识艾先生的人们表示,艾先生选择搬到柏林的动机,包括欧洲有大批他的追随者,也有他许多朋友住在这个都市里,柏林充满艺术自由和文化生活。与其它城市相比,如纽约,住屋也比较便宜。

廖亦武离开中国是因为他即将出版的新书《为了一首歌和百首歌》(For a Song and a Hundred Songs),是一本他个人的回忆录,记载了他因为写了一首关于1989年中国民运的诗,而被逮捕入狱,在狱中遭遇的四年非人待遇。

在法兰克福全德日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述评中,廖的回忆录被与俄国文豪索忍尼辛获得诺贝尔奖的著作《古拉格群岛》相提并论。《古拉格群岛》描述了索忍尼辛在该劳改营的非人生活。

中国公安部门警告廖,如果出版他的回忆录,将面临“法律后果”。廖表示,“如果我不能出书,我还怎么当作家呢?”“完全没有任何选择,我只得做出我所做的。”

7月7日,53岁的廖亦武抵达柏林,四天后他接受采访,他说:“柏林的历史让他产生共鸣。”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和六四北京天安门抗议活动是个连接点。

他说:“1989年是中国历史加入了世界历史。在此前,大跃进饥荒,或反右运动,还是文革,都只发生在中国。”但六四,北京的抗议者遭军事镇压,同年“柏林墙倒塌,对作为历史记录者的我来说,这很重要。”

对自己的风格,他自诩为现代司马迁,中国古西汉时代的伟大史学家。廖先生苦笑的指出,他的英雄司马迁,被监禁,被汉武帝阉割。他说:“他生活在西汉末年,一个庞大和强大的帝国,他无处可逃。而我逃到这里。”

相关新闻
中打压廖亦武 美作家空椅抗议
廖亦武被阻参加国际文学节 自认出版杀手
中共阻挠廖亦武出席悉尼作家节
澳绿党:禁止廖亦武出访引发更多担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