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中让你嚼出滋味儿的画家

冰雪如心境 丹青写性灵

曹醉梦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水墨画作〈卧雪迎春〉,2008年。(图:作者/原文转载)

每年冬尽春来的二、三月间,记忆中的山野、树木、房屋、柴禾垛,素裹白衣,一片洁白,见不到一点儿污泥浊水。冰雪融化那会儿的鸟儿们,最期盼的就是冬天快快过去,看它们的神情——惊厥、兴奋、喜悦、忍耐、盼望……我似乎能读懂鸟儿们的心事。

妈妈说我对儿时的记忆超常的好,我不知道别人怎样,但我对故乡——那个生我养我的偏僻小山村的印象,却是非常清晰的,难以忘怀的就是每年冬尽春来的二、三月间,记忆中的山野、树木、房屋、柴禾垛,沟沟坎坎、素裹白衣……一片洁白,见不到一点儿污泥浊水。

穿着苞米皮儿做鞋垫儿的棉靰鞡,漫山遍野地疯跑着,顺着雪地里的爪子印追野鸡、撵兔子、捉山鸟儿……有时回头看看雪地里自己跑过的歪歪扭扭的小脚印,也会笑出声来。有时也会抓一把雪放到嘴里,或掰一根冰流子细细嚼嚼,那种嘎吱嘎吱的滋味儿要比现在吃根冰淇淋惬意多了。那些来不及成熟就被突如其来的北风烟雪重重复盖了的或红或绿的、叫不出名的树叶与野果,这时,也会从冰碴子中重新露出依旧鲜艳的笑脸。

最值得回忆的是,冬天的威风再也耍不起来的那阵儿,雪化成水,水冻成冰,冰雪相连而下垂的冰流子,还有冰雪融化而生成的热气,在树枝上凝结成的白条条…… 好像这些被摧残过、曾回缩的生命,就要焕发出不可抗拒的勃勃生机。“西风折不断,春寒姿更翠”,这是对“西风”何等的轻蔑!冷森森的冬天就要过去,暖融融的春天就要到来,想到就要摆脱厚衣重鞋的束缚,可以尽情原野,这是何等的畅快!


水墨画作〈野禽〉。(图:作者)

着墨冬日鸟儿的表情与心事

还有那些山林间叫不上名的鸟儿们,秋天使它们汲足了营养,当冬天漫天大雪来了的时候,它们不像以前那么快活了,难以找到可以吃的粮食,有的也因得到雪地里草筛子下面的几粒粮食,而被逮着关在了笼子里。更多的鸟儿在砺炼冬天、傲然西北风,祈盼着春天的到来。当三、四月间西北风的淫威再也耍不起来了的时候;当春天的气息走近了的时候;当冰雪融化露出曾覆盖着的红果绿叶的时候,这些鸟儿们怎能不兴奋呢?我喜欢这些鸟儿们,这些眷恋秋天的鸟儿们。

儿时的记忆中,和小朋友们去山林间套鸟儿、追鸟儿、用弹弓打鸟儿、去草房的房檐下掏鸟儿,可我一次也没抓到、打到过,伙伴们都说我笨,看到别人套着的鸟儿、打伤的鸟儿,我伤心过,不忍心看到它们受委屈的样子,也偷着放走了伙伴们费了好大劲儿才逮着的鸟儿。

我从不知道那些鸟儿的名字叫什么,前年有人问我,你画的鸟儿是什么鸟儿?生物图谱上怎么找不到?我想,人给鸟儿们取的名字,它们倒不一定满意,什么老二甲、红脊鹨、老家贼……索性我也不看重它们的个体形象,在我的画中他们倒有了共性的姿态。

我不懂鸟语,当然鸟儿也不解人言,但谁能说只有人才有表情,在童年的记忆中,我似乎能读懂鸟儿们的心事。长大后,我选择了以毛笔、宣纸为工具的职业,去表现一年中、哪怕是只有十天八天那阵儿的光景,以及盼望春天到来的鸟儿们的生活,便成了我值得快慰的事儿。

冰雪融化那会儿的鸟儿们,最最期盼的就是冬天快快过去,春天,最好是秋天快快到来,你看,它们的神情:惊厥、兴奋、喜悦、忍耐、盼望、期待、默默祈祷…… 这时的鸟儿们,表情也是最复杂的,它们的表情绝不像人那样停留在脸上,它们的表情写在形体姿态、也写在它们的心里了:弯曲的喙线,惊觉的眼神、瞳孔,上翘下弯的嘴角,还有松灵的脖子、迷濛的眼睛、挺起的胸膛、稳健的步伐……无一不在诉说着心事。“大雪万物静,弱枝两生灵,要知春远近,响雷一声惊”对春天的期盼这是多么的热切。我坚信,我画的鸟儿们是有灵性的,这些话也是写给它们的。


水墨画作〈喜鹊〉。(图:作者)

从画中嚼出点儿滋味儿

古时文人习读之时,必寻安静之所,潜心钻研。或调息静心,或闭目跏趺,其目的就是排除杂念,远离俗事侵扰,进入身清心净的“状态”。而今的艺者,少有恬淡心境者,被名、利牵绕,念难静,则心必躁;躁则暴,暴则恶,恶则邪;躁、暴、恶、邪则远美而近丑也!卖油翁一样娴熟的技巧,不是我的追求,对寒冷冬天里鸟儿们的心事,倒是我感兴趣的。

其实,包括鸟儿在内的画中诸多元素,都只是一种审美符号而已,我认为画家的创作过程就是藉自然界中的物象,赋以“美”的绘事语言,即托物言志、寄象表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总是要示人的,不管这个过程有多么艰辛,受众的心理应是愉悦的,心境应是明朗的,“成教化,助人伦”,不知我的画如愿否?

艺术的目的是启悟人的性灵、找到回归之路。我认为在审美诱导与引领下的品画行为,会大大冲淡审美个体的主动性、准确性,使审美个体失去自由。画者未必然,受众未必不然,一幅画能让观者产生审美共鸣和联想空间,是一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儿。能让你从这些画中嚼出点儿味儿来,是我最高兴的事儿。

--转自《新纪元》265期 http://www.epochweekly.com/b5/267/10534.htm
*PDF版订阅一年52期美金$10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时为故里造桥铺路被视为善行义举,时空递嬗的今天,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林秋芳凭借着20年来在文化部门工作、策划多起大型展览经验,在两年半前,举家返回宜兰礁溪故里定居,也在当地洒下一把文化艺术的种子。
  • (shown)出道两年,10岁的陈彬睿写了50多篇影评,得到“最年轻的影评家”称号。应邀参加好莱坞动画片《驯龙高手》新片宴会,陈彬睿在群星灿烂的宴会上游刃有余,在众星瞩目中采访了动画片的导演和主要演员,最开心的是进门时得到两个玩具,出来后还有玩具!
  • (shown)张俊杰说,绘画不是技术而是心术,做一个善良、正直、率真的人是绘画的基础,艺术的境界走到高处,表达的是对自然与万物的爱。提升自己的心灵,与自然结合,不断提高层次,是没有止境的。
  • (shown)攀越声乐巅峰喜踏神韵之路(下):如果把人生比作杠杆,理想信念则好像是它的支点。在通往理想的路途上总会充满着艰辛,圆曲经过了一番艰苦的努力之后,终于进入了专业歌舞团,又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之后又直线往上升,又到西班牙和意大利留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达到了他艺术的顶峰。2007年夏天,圆曲在英国住所的小城镇,偶然得到一份中文大纪元报纸,这份报纸给圆曲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人生转机。圆曲还有一段和名歌唱家关贵敏18年后千里相会的故事…
  • (shown)(续)攀越声乐巅峰喜踏神韵之路(下):荣获第三届全球华人声乐大赛金奖。圆曲凭借天赋、刻苦和追求,从偏远的西藏山区到国内声乐的最高学府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从大陆的中央民族歌舞团到海外的西班牙,又到世界顶级的意大利声乐大师班成了著名声乐教育家卡洛.贝尔卡基的得意门生,后来他在意大利成为优秀的歌剧演员和男高音歌唱家,可以说是登上了声乐的巅峰。2009年圆曲参加第三届全球华人声乐大赛,他一举拿下金奖。圆曲把他的歌唱的生涯和他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回顾往事无限感慨。他感到艺术水平的提高,更来源于精神境界的升华,无求而自得。
  • 英国伦敦众多的中餐馆里,有一家很特别的湖南餐馆,它没有菜单,价格相对很贵,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当今,餐馆却是常年客满,需要预订才能就餐。它所谓的菜单上写着“交给我们吧”(“leave-it-to-us menu”)…湖南餐馆的老板彭永双从事餐饮业已经40多年,也是在英华人非常成功的例子。“我们餐馆在这边已经30年,70年我从台湾来到英国,80年来这边开了这个餐馆。…”
  • (shown)来自台湾的湖南餐馆老板彭永双怎样挑战高品味的伦敦客、世界名流,成功经营中国菜餐馆的故事。英国的美食评论家,伦敦《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吉尔.可恩( Giles Coren ) 评论说:“很久以来我就一直认为,这家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中餐馆。”彭永双的心愿,是要为中国菜、为华人的餐馆争光。他的餐馆吸引了很多社会名流前来,包括英国王室的人员和电影明星。彭永双这样看待餐馆的成功:“这不是说成功不成功,第一个,你一定要坚守你自己的本分,你的岗位,我一定就是这样,我始终一定要把菜式摆在第一位,把客人摆在第一位。”
  • 对于人民和社会,民生主义比共产主义好,中华民国比共产党中国好,中华民国是中国大陆民主化的希望。这是我20年前生起的希望。20多年过去,在对民国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我更加坚信,大陆民主化绕不过中华民国——它的宪法、它的施政,它百年以来的社会政治实践。
  • 文化中心、社区大学伴随着人们身心灵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养分,这些积淀已经成为许多台湾中壮年和新一代成长过程中共同的记忆。在这些成长记忆的培养土上,许多人投入了相当的心力去浇灌,使得文化的养分均霑庶民的身上,赖万镇先生是其中朴实又光鲜的一棵常青树。
  • (shown)澳大利亚知名帽界大师瓦尔特劳德.莱纳走上制帽之路并非顺遂,当经历磨难与痛苦后,她领悟在创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技艺,是艺术,对莱纳而言,从“帽子”那儿得到的是更多人生的哲理与省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