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快乐:改造个人志业

塔尔.班夏哈(Tal Ben-Shahar)

人气 8
标签:

采用MPS流程,意味着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场所,但是如果毫无选择或选择不多怎么办?

万一因为某些外在限制无法离开现职,或找不到符合意义、乐趣、专长这三项标准的工作,又怎么办?

有些行业或职位比较可能发挥专长,也能提供意义和乐趣,例如一般人都认为担任医生比当二手车经销商来得有意义。

吴姿纽思琪的研究也提到,职等较高的员工比较可能把自己的工作看成一份志业。

不过,无论当执行长还是小职员、当医生还是推销员,每个人依然能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增加终极货币的收入,将自己的工作看成一份志业而非一份差事。

吴姿纽思琪和另一位心理学家达藤(Jane Dutton)指出:“员工即使从事限制最多、最机械化的工作,还是能对自己的工作发挥某些影响力。”

吴姿纽思琪和达藤在研究医院清洁人员时发现,有一组清洁人员只把工作看成一份既无趣味也无意义的差事。

另一组则持相反态度,不但运用创意改进自己的工作,也和护士、病人、访客有较多的互动,并且努力为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创造更舒适的环境。

他们是从比较广义的角度来看清洁工作,主动为这份工作赋予意义,所以他们不只是清除垃圾、洗涤肮脏的床单衣物,也能增进患者的福祉,使医院顺利运作。

工作态度比工作本身更能创造乐趣,认为清洁工作也能影响他人的清洁人员,活得比那些自认医疗工作没什么意义的医生更快乐。

研究人员在许多美发师、资讯工程师、护士、餐厅厨工的身上也看到同样的倾向,他们懂得与顾客、同事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有些工程师也秉持类似的态度,把自己看成老师、团队创造者和人际关系建立者,认为自己对组织很有贡献,所以比较愿意把工作看成一份志业。

结语

活在当下

要改造世界,先改变自己。

——印度圣雄甘地

我很乐观地认为,我们的社会有可能迈向心灵富足的境界。

我也相信,大家都能找到兼顾现在和未来利益的职场工作、充满快乐气氛的学习环境、既有意义也有乐趣的感情关系。

我还认为,快乐革命总有诞生的一日,但这些改变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发生。

本书提出了一个条理清晰的快乐理论,但人生却是不按牌理出牌。理论最多只能为变动不居的生活建立一个稳定的基础,为我们搭起一座提出合理疑问的平台。

当然,要将理论化为实际行动是很难的,扭转根深柢固的思考习惯、改变自己和世界,都得付出庞大的心力通常,大家只要发现某些理论难以实行,便弃之如敝屣。

说来奇怪,大多数人宁可不辞辛劳地追逐物质成就,却轻易放弃对终极货币的追求。如果我们期望得到快乐,就必须全力以赴。

要活得痛苦很容易,只要一步——无所事事——即可办到,但追求快乐却没有捷径。@(待续)

摘编自 《更快乐:哈佛最受欢迎的一堂课(修订版)》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相关新闻
不堪职场压力 愤怒员工以古怪方式离职
职场上 如何拒绝同事提出的要求
自由业甘苦谈:远离职场在家工作
Small Talk 改变职场大境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