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游踪

台湾背包客 雪梨逍遥游(上)

年轻时的我向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喜欢一个人在国外自助旅行。这种旅行方式必须自己安排吃、住、交通与行程,虽然不像参加旅行团那么舒适,成本也未必比较低,但却是了解各地民情与文化的好方法,而且在与各地民众互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値得回忆一生。

有人说:“年轻人生活在希望里,中年人生活在现实里,老年人生活在回忆里。”已届不惑之年的我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之间挣扎之余,偶尔也会“思想起”,回忆童年到中年的各个人生阶段,当然也包括以前自助旅行时的点点滴滴。或许,这表示我已有老年人的征兆了,呵呵!

既然想起那些陈年往事,我索性将其整理成文,藉大纪元一隅与世界各地的读者分享。我凭借记忆写出的旅游札记肯定没有旅游杂志说得那么详细,我的旅游经验肯定也没有专业玩家那么丰富,但我所经历的故事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故事,正如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旅程的主角,不是吗?

独特的澳洲大陆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简称澳洲),是世界上面积第六大的国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由于澳洲四面环海,故常被称作澳洲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块。

这个古老的大陆因为在地理上长期孤立,再加上气候极端多变,所有拥有许多独有的生物,与自成一格的地貌景观。诸如袋鼠、无尾熊、鸭嘴兽等众所皆知的动物,都是当地的特产。

澳洲早期为英国的殖民地,也是囚犯的流放地,后取得内政外交的独立自主权,成为大英国协的独立国家。基于历史上的渊源,澳洲受英国影响甚钜,该国以英国女王为其国家元首,甚至连英国女王生日当天都放假一天。

澳洲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组成,堪称民族的大熔炉,各种文化在此融合,形成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处处体现在食衣住行等方面。举例来说,澳洲白人受亚洲移民影响,偶尔也会吃米饭,这在以面食为主食的西方国家中比较罕见。

我或许是因为与澳洲这块土地有特殊的缘分,当年选择到该国留学,由于生性喜好游山玩水,自然会利用假期在当地旅行。但澳洲的面积太大,我的足迹只能到达几个主要的大城市,其中,第一大城雪梨(悉尼)算是我最熟悉、也是最喜爱的城市。

现在,就让我与大家分享这座城市的一些亮点吧。

雪梨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拥有400多万人口的雪梨位于澳洲的东南岸,是新南威尔斯州(New South Wales)的首府,也是全澳洲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如果要票选该市最具代表性的景点,雪梨歌剧院肯定会雀屏中选。

这座举世无双的歌剧院座落在雪梨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不但是雪梨的地标建筑,也是全球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它的特殊外型相当吸引人,经常成为照片中的主题,或出现在电影与电视的镜头中,而每天造访的游客更是不计其数。

雪梨歌剧院造型奇特,经常上镜头。(Photo by GREG WOOD / AFP)

由丹麦设计师乌松(Jørn Utzon)设计的雪梨歌剧院,经10几年的时间兴建,于1973年正式完工启用。这栋建筑包含音乐厅、歌剧院、小型剧院、演出厅和其他附属设施,如今已成为著名的表演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7年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歌剧院的贝壳状屋顶镶有白色瓷砖,从远处看起来洁白干净,但又不像玻璃那样会有很强的反光。这种白色的壳在碧海蓝天的衬托下显得相当耀眼,宛如点缀雪梨港的一颗明珠。

在碧海蓝天的衬托下,雪梨歌剧院的白色贝壳状屋顶显得十分耀眼。(Photo by ROB ELLIOTT / AFP)

从雪梨歌剧院朝雪梨港望去,可见渡轮和游艇在海面上穿梭,还有各式帆船航行其中,为这个静态的建筑增添一分动感。

各式船只在雪梨港航行,行经雪梨歌剧院。(Photo by DRINA THURSTON / AFP)

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

皇家植物园是位于雪梨歌剧院旁边的一个大型公园,园内有温室、农场、花草香料园和各种植物,俨然是一座富有生命力的植物博物馆。

该植物园是澳洲最古老的植物园,原为流放的囚犯所开垦的农场,直到脱离英国殖民后才成为植物园,园内还留有囚犯和殖民时期的遗迹。

放眼望去,这片宁静的区域与邻近的喧嚣市区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少民众喜欢在草地上野餐或闲谈,享受忙里偷闲的生活。当然,喜爱绿意盎然的不只是人,有些大型的野鸟也会在草地上踱步,还有些蝙蝠栖息在高高的树上,这里似乎成了人与动物能和平共处的一块净土。

环形码头(Circular Quay)

邻近雪梨歌剧院的环形码头是当年英国第一舰队最先上岸,并宣告澳洲为英国殖民地的地方,所以此地被称为“澳洲的诞生地”。

该码头如今是雪梨主要的交通枢纽,有巴士、渡轮、城市铁路(CityRail)在此交会,欲前往其他地区的旅客可以在这里转搭其他交通工具。而码头边的空地上经常有街头艺人表演,不时吸引游客或行人的目光,也让都市生活更多采多姿。

雪梨海港大桥(Sydney Harbour Bridge)

连接雪梨港南北岸的雪梨海港大桥耗时8年兴建,于1932年竣工,在经济萧条的当时不仅是一项经济创举,也是工程上的一大成就。

这座外型像衣架的铁桥是世界上最高的钢铁拱桥,与附近的雪梨歌剧院遥遥相望,两者相得益彰,构成雪梨最知名的景色之一,是摄影爱好者喜欢捕捉的画面。

这座大桥的桥面不但能让各种车辆通行,还铺设有双轨铁路和两侧人行道,而大型渡轮也可以从桥下经过,可谓集诸多交通特点于一身。此外,大桥还开放给游客攀爬。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可以抵达距离水面134公尺的拱顶,尽情饱览360度的港湾美景。



(视频:雪梨海港大桥攀爬活动)

每到新年或特别的节庆,雪梨海港大桥往往会施放烟火,令人目眩的烟火不但照亮整个雪梨港的夜空,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达令港(Darling Harbour)

达令港是由一个船坞演变而成的海滨旅游胜地,拥有水族馆、博物馆、购物区、会议中心和大大小小的餐厅,颇具繁华与多样化,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海扇湾(Cockle Bay)周边的雪梨水族馆(Sydney Aquarium)、澳洲国家海事博物馆(Australi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和IMAX电影院(IMAX Theatre),是不可错过的设施。以雪梨水族馆为例,其水底观赏隧道经过各种咸水区,展示栖息在雪梨水域几百种海洋生物的一部分,游客可以隔着透明玻璃欣赏各式鱼类的曼妙泳姿。

此外,海扇湾内的开放空间也是休憩的好地方,人们在这里可以看书、散步或闲话家常,也可以和孩子们嬉戏、享受天伦之乐,偶尔还会有不怕生的海鸟飞来凑热闹,构成一幅悠闲的都市风情画。

达令港的潮水瀑布(Tidal Cascades)拥有双螺旋状的潮水和步道,经常吸引孩子到此嬉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澳洲的气候干爽、温度适中,在户外晒太阳非常舒服,特别是在有淡淡海水味的达令港,所以我每次造访雪梨时,总是喜欢到这里静静地坐着,光是看着游客的人生百态,就觉得饶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