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我世代 走近80后90后千禧一代

人气 793

【大纪元2013年06月05日讯】(新纪元周刊328期,记者李路报导)80、90千禧一代,在充满赞美声长大的公主和天使,也被称为“我我我”的一代:我有Facebook、微博,我有YouTube自选频道,我要买iPhone,我要旅行,我不要为老板卖命,我要创业,我要读博士,我要女朋友……什么都是“我”。

千禧一代会孕育出最优秀乐观的新一代创业者吗?抑或他们不过是在期待得不到满足时一蹶不振的庸人?这恐怕只有时间才会知晓答案……

在西方,人们喜欢用出生年代来概括某代人的共通特性,比如他们把1943至1960年出生的人称为“婴儿潮”,把1961至1980年出生的叫X世代,把1980至2000年出生的叫Y世代,也叫“千禧一代”(Millennial Generation),对应于大陆的称号就是80后、90

尽管人性是共通的,但由于生长环境、特别是近几十年网路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假如一个60多岁的人也在青少年时期遭遇电脑、手机的冲击,也许今天的中老年人就不会与今天的年轻人之间产生那么巨大的代沟。然而未来总是年轻人的,了解和帮助80、90后,不但是消除家庭代沟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紧迫需要。

“我我我”的一代

家有80后、90后的父母大多对长成人的孩子很头痛:他们和自己的期待相差甚远。西方人在Teenager(叛逆期的青少年)之后,又发明了一个新名词Kidults:已经年满18岁、但还是像孩子一样不负责。他们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他们总是不听父母的话,又懒还又怪,简直不可理喻,特别是那些一向靠自己奋斗的父母,对年轻一代的失望非常明显。

前不久,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兄弟策动了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香港出现几宗年青人弑母杀父惨案,吓得一些大学学者不得不为这班不思进取、懒散古怪的年青人做点研究。报告指当今年青人“只顾个人利益,自我优越感强”,导致“操控型攻击型性格”,因此“长大后潜藏犯罪危机”,暗藏了“今天后生仔(年轻人)好危险”的结论。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也发表封面故事〈Me Me Me Generation〉,讨论千禧一代的各种优缺点。文章指出“战后婴儿潮出生的父母,教育下一代多数强调小朋友的自尊心,但自尊心和自恋情结间,拿捏不准,令一班在充满赞美声长大的公主和天使,初出社会遇上自尊和能力的落差,继而爆出心理危机。”人们称这一代为“我我我”的一代,什么都是“我”。我有Facebook、微博,我有YouTube的自选频道,我要买iPhone,我要旅行一年,我不要无理加班为老板卖命,我讨厌黑箱政治,我讨厌邻近地区的极权,我要创业,我要读博士,我要女朋友……今天的年青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与65岁的那一代人相比,年龄在20多岁的一代人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比例是前者的近三倍;40%的千禧一代认为,无论表现如何,他们应当每两年就得到一次晋升;他们深信自己是了不起的。全国青年与宗教调查发现,现在30岁以下的人,三分之一都不信仰宗教,60%的千禧一代表示,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遵守的道德是──只要他们个人觉得这是对的就行。

他们看重虚名,而不愿实际付出太多。2007年一项调查显示,长大后想给名人当个人助理的中学女生人数是想当参议员的女生人数的三倍,是想当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女生人数的四倍。1979年,克里斯托弗.拉希在《自恋文化》一书中写道:“媒体为关于名誉和荣耀的自恋梦提供了素材,并强化了这种梦,鼓励普通人将自己视同明星,憎恨‘芸芸众生’,使得他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日常生活中的平庸。”

不过在现实中,这一代人的个人发展却往往受阻。美国克拉克大学在2012年的调查显示,在18至29岁的年轻人当中,更多的人与父母同住,而不是与配偶同住,这在西方来说是很怪异很无能的表现。此外,这代人很懒惰。“家庭与工作关系研究所”发现,1992年在23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有80%的人希望日后能够从事责任更大的工作,但2002年这一比例降到了60%。

《管理新一代劳动力:以国际视野看千禧一代》一书共同编辑肖恩.莱昂斯说:“这一代人最有可能在事业上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在他们所处的年龄段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是最低的。这相当于一场期望得不到满足的危机。”

自尊导致极度自恋

80、90后的生活方式,令战后一代出世的长辈摸不着头脑:无时无刻拿着手机自拍,上载到Facebook“呃like”,说话中英夹杂,不会写字只会打字,一个二个在公众场合变“低头族”,不识大体却在讨论区上伟论处处。这些年轻人,一心想着发财,他们个个都是手机狂人,沉迷于社交媒体,毫无耐心,做事很冲动。仅在美国,1980年至2000年出生的千禧一代的人数就达8,000万,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个年龄段。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家里摆放着结婚照片、学校集体照,或许还有军装照。现如今美国一般中产阶级的家里则是到处摆满了本人以及宠物的照片,面对照相机,他们已经变得极其自如,以至于美国平均每个一岁婴儿所拥有的照片数量已经超过17世纪一位法国国王一生所有肖像的总和。

80、90后这些年轻人,他们个个都是手机狂人。(AFP)

这代人的自恋(Narcissistic)随处可见,如在Instagram、Twitters、Facebook、Weibo等海量上载自己的玉照,化浓妆的、素颜的(其实化了一点妆的)、满面胡渣的、还有弄瘀弄伤的手、生了鸡眼的脚、在浴室剃脚毛……大陆郭美美的炫富就是这一类的,当事人绝不觉得恶心或惹人烦厌。“I am so thrilled of myself! Yay!”

同龄人的影响力巨大 成长期延长

尽管千禧一代对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狂妄自信,但他们的成长也受到阻碍,从青少年成长为成年人的生命阶段变长。1910年上高中的孩子所占比例很小,大多数人是与家里或工作场所的成人进行社会交往,而如今,手机使得孩子们随时能够社交——根据皮尤的调查,他们平均每天收发88条简讯——他们生活在朋友们不间断的影响下。

美国埃默里大学英语教授、《最愚蠢的一代:数字时代如何使美国年轻人变傻并危害我们的未来》一书作者马克.鲍尔莱因说:“来自同龄人的压力是反心智、反历史和反口才的。年轻人在成长到23岁的过程中如此受同龄人支配,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从未有过。要在心智上成长,你必须与年长的人、有历史的东西建立联系:17岁的人如果只和17岁的人混在一起是永远长不大的。”上一代人在14岁就开始定义自己,但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在30岁之前,从未从人格类型方面去定义自己是谁,他们活得稀里糊涂。

千禧一代整天都在互动,但几乎总是通过屏幕。你在酒吧里看到过他们坐在一起发简讯。从2000年开始,儿童同理心测试的分数急剧下降。这很有可能是因为缺少面对面的时间以及更高的自恋度。千禧一代不仅缺乏使自己为他人担忧的那种同理心,他们甚至在理解他人观点上都有问题。

生命阶段处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的人推迟进行人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能够从大量职业选项中进行选择。有些选项,如社交媒体方面的工作,在10年前还不存在。

如果一个人在26岁前平均会换七份工作,有哪个傻瓜会试图在一家公司获得晋升?由于有了在线约会、“脸书”交友网站上的圈子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与人建立联系的能力,他们不再需要与高中班上的同学甚至自己国家的人结婚。由于寿命迅速延长,科技使得女性能在40多岁时怀孕,他们在推迟作出重大决定方面有了更大自由。

大陆、美国80后的苦恼

大陆从1980年代开始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那之后出生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对应两个父母、四个爷爷奶奶,这种倒三角形不稳定结构给这一代人带来很多独特点。

长辈往往太过于表达关心和爱护,孩子从小就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长大,关心、体谅他人方面就比较欠缺,在学校虽然是接受集体主义教育,但学校集体生活的压抑远大于温暖,加上应试教育的高压,和毕业后就业的挫折,导致他们倾向于宣泄压力但行动消极、功利、不耐烦,对他人的感受缺乏深入了解的意向。

由于在童年就频繁见证过无数长辈的婚外情泛滥、离婚率飙升,现在大陆年轻人普遍认为婚姻是一种非常不安稳而且几乎无意义的行为,不少人都有强烈的婚姻恐惧症或厌恶症。激烈的就业竞争,加上中共违背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搞什么医疗、教育和住房的商业化,令年轻人更是陷入蜗居、蚁族的困境中,很多80后被迫选择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孩子。

相对于80后,大陆90后有众多优势,如他们上学的课本比80后有很大提高,90后由于出生人数减少,班里学生减少,教学质量提升。而且90后的父母经济条件明显优于80年的父母,他们能够享受更多诸如旅游、出国、兴趣教育等机会。

与大陆80后相比,美国80后活得也不轻松。目前全世界失业的年轻人至少有三亿人,经合组织发达国家青年人失业率和非洲穷国相比不遑多让,悲观的生活态度常常弥漫在美欧年轻人中。如果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将穷人拒之门外,美国的高等教育则是创造了百万计的“负翁”。

美国学生贷款总额已经超越信用卡贷款额,在2012年就突破了一兆美元,平均每个学生毕业的时候背上2万7千美元的债务,而根据美国社会学家2010年的研究,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在本科的前两年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更糟的是,在联邦政府财政背书的情况下,学生贷款几乎毫无节制,学生们很多意识不到巨额贷款对日后经济情况的巨大制约。

美国学生贷款总额已经超越信用卡贷款额,在2012年就突破了一兆美元,平均每个学生毕业的时候背上2万7000美元的债务。(AFP)

现在美国失业人群中,18到34岁的年轻人占了45%,人数多达560万,还有470万年轻人处于就业不足的情况,被迫干着兼职或者自由职业。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大学毕业生已经不乐意从事蓝领制造业工作。其实就算他们想干蓝领也没得干,这类工作要么外包给了富士康,要么被机器人取代,而硅谷、好莱坞这样的创意行业仍无法创造足够的工作,更遑论来自中国印度留学生的激烈竞争。正因为如此,美国学生贷款的违约率预计高达40%。

“上帝知道他们会成功”

不过也有人看到了千禧一代的正面优势。有人说千禧一代是最具威胁、最激动人心的一代,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试图推翻统治阶级,而是因为他们是在没有统治阶级的环境下长大的。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个人的力量——人们可以移居到城市,做生意,读书看报并建立组织,信息革命更是令人们进一步获得力量,使人们掌握了能够凭一己之力与大型组织竞争的技术:骇客对抗企业,博客写手对抗报纸,恐怖分子对抗政府,网路视频导演对抗电影制片厂,应用软体制作者对抗全体产业。千禧一代不需要长辈的我们,正因如此,我们惧怕他们。

长辈可能觉得这批80、90后人无所事事,但只消一个书房加一台电脑,可设立一个世上最大的网站,也可骇入白宫看机密。一部相机加一个年青人,自拍一段独白放上YouTube,如《纽约时报》上月报导的Jenna Marbles(超过十亿点击的美国少女),点击率远超无线电视剧,抛离亚视总体收视,年收入几百万港币自给自足。一群年青学者,加中学大学生,随时动员超过十万人争取自由和民主,爱港力和蛇斋饼粽之群望尘莫及。

自拍、自我、自恋的一代,可能不需要上一代,用这一代的方式建构一个新世界,当长辈们大声疾呼说要“打造什么平台”时,这班食盐食米都少的一代,板着面孔,呆看着电脑,到网上Click几下,一个平台就此诞生了。同桌吃饭,你的孩子低头玩电话,千万不要假设他在看色情网站,可能在读《经济学人》和《外交》杂志,思想世界大事,充满盼望地祝福一句:他们还是明日的社会栋梁。

这一代人不容易受权力左右思想,厌恶不公义、抗拒建制,绝不服从专制,向往理想民主,身体力行追求自由,对价值和文化取态差异包容,自恋却又合群,用来自拍的电子器材,又会拍下极权罪证疯传网上,梦想在网上一夜成名,也会将当权者的勾当揭露在网际网路,有独立目标而又要得到同辈认同,性格复杂的一代,利用网际网路重建了更自由公开的世界,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

据《时代周刊》报导,千禧一代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他们所投身的传统机构中做得更好。在15年来一直负责征兵工作的加里.斯蒂特勒看来,千禧一代比他接触过的其他群体更让他印象深刻。他说:“我刚开始负责新兵招募时,入伍的新兵都是那种做、做、做的类型。这代人是在做事情之前先想、想、想。他们一来就会说,‘我想做这个,然后等我做完了这个,我想做那个。’”

就连对千禧一代的自恋感到担忧的心理学家也认同一点:千禧一代很阳光。他们既不冷嘲热讽,也不百无聊赖。沙恩.史密斯主管的公司从事与千禧一代相关的业务,他说:“他们的积极乐观让我吃惊。网际网路上过去是正面与负面的东西各占一半,现在正面的东西占到九成,负面的只占一成。”

很多人发现,千禧一代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喜欢小打小闹但不做白日梦,他们是懂得利用技术来享受生活的人。他们的世界是平坦的,所以他们没有领导者,他们希望得到持续的认同——他们在更衣室试衣服的时候就会把照片发到网上。

他们非常害怕错过任何事情,他们说话时非常喜欢使用简称。他们崇拜名人,但是在崇拜名人时不会心怀尊敬地保持一定距离。即使信仰上帝,他们也不喜欢去教堂,这是因为他们不认同大型社会组织;30岁以下的成年人当中有三分之一没有宗教信仰,这一比例创下历史纪录。

他们希望有新的体验;对他们来说,体验比实物更加重要。他们矜持淡定,没有那么多热情。他们见多识广,但较少付诸行动。他们有商业头脑。他们有金融责任心;虽然助学贷款额创下新纪录,但他们的房贷与信用卡债务总额比有记录以来的任何一代人都要少。他们热爱手机,但是讨厌打电话。

千禧一代会孕育出最优秀乐观的新一代创业者吗?抑或是他们不过是在期待得不到满足时一蹶不振的庸人?这恐怕只有时间老人才会知晓答案,也只有80、90后的行动才能证明谁是谁非。◇

本文转自328期【新纪元周刊】“专题新闻”栏目
想提前看到新纪元更多精彩文章吗?请访问新纪元周刊网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海外华人培养孩子的误区
栀子花开:被放假被自恋被甲流
选雨伞看你的自恋程度
神秘生活最后五年 拉登自恋穷途潦倒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