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怀旧歌曲】 港都夜雨落未停

郑恒隆
font print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3年08月29日讯】
每个人心里都珍藏着几首歌,在某个不期然的时候,我们难以倾诉的思绪,就在吟唱中获得了释放与解脱。对于许多台湾人来说,杨三郎所创作的歌曲,就有这样的魅力。不论是《港都夜雨》那位漂泊万里、悲叹世间绝情的青春男儿;或是《孤恋花》中,风微微吹拂下,静谧湖畔旁单恋少女的独白;抑或者是《望你早归》柔肠千转、等待夫君而望断天涯路的妇人,都有着无比鲜明的感人力量,成为传唱一甲子的好作品。然而这位台湾民谣界的音乐泰斗,却有着传奇颠沛的一生。

一、金喇叭手 四处游历演奏

杨三郎本名杨我成,出生于1919年新北市永和区的一户农家。在家人反对下,幼时无缘进入日本音乐学校就读,18岁时终于如愿前往日本,拜音乐家清水茂雄为师,晚上就在老师的乐队演奏赚钱,并取“三郎”为艺名。

当初他离开师门,应聘到日本三大歌舞团之一的“东京少女歌舞团”就职。老板是东京“大哥级”人物,雇有50几名的跳舞小姐。颇有女人缘的他拘谨木讷,却赢得许多小姐痴情暗恋,这样的事被老板风闻后,就把他开除,开始他四处演奏的生涯。1940年,21岁的杨三郎学成出师,由于海外演奏比在台湾薪水高3倍,他去过中国大陆的大连、长春、沈阳、青岛、哈尔滨等地的舞厅、夜总会担任乐师,一直到中、日战争激烈时才回台湾。

二、望你早归 处女作受欢迎

1946年,中央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前身)接收台北放送局,一周要发表一首新曲。杨三郎组乐队加入,但苦无歌词之际,乐团里的鼓手那卡诺(本名黄仲鑫)自告奋勇,将《望你早归》的歌词交给杨三郎,一经发表就造成轰动。唱出许多台湾同胞被强征充当日本军伕,家人万般思念与期盼的心声:“每日思念你一人,未得通相见,亲像鸳鸯水鸭不时相随,无疑会来拆分离,……”

杨三郎谱曲迅速且有独到见解。28岁那年(1947)初春,他在一场要赴厦门表演的饯别酒会中,为友人说明台语歌曲独缺FA及SI这两个音,是为了要符合中国传统五音,以免洋味,但是处理得妥也可用。适逢席间那卡诺拿出《苦恋歌》的歌词,他当场以特别强调FA及SI来谱完《苦恋歌》,一反传统作法。隔年他从厦门回台时,此曲已大为轰动,成为歌仔戏和新剧里的失恋戏的必备歌曲。

后来杨三郎更与周添旺合作,两人成了好朋友,缔造出许多耳熟能详的台语好歌,如《孤恋花》、《秋风夜雨》、《思念故乡》、《春风歌声》、《台北上午零时》等。

三、实现理念 组黑猫歌舞团

1952年,33岁的杨三郎离开中广,自组“黑猫歌舞团”发表新作并到全台各地巡回演出,带动战后本土文艺界的一股潮流。他作曲,也为该团编写演奏乐谱,指挥演出。该团演奏阵容有:双小喇叭,由杨三郎自己担任首席,双中音萨克斯风及次中音、低音(BARITONE)萨克斯风各一,外加手风琴、吉他(PICK GUITAR)、大小鼓、沙铃、响板。除演奏杨三郎个人创作及本土作曲家们的新作外,还经常演奏世界各地名曲,具备高度演奏技巧的水准。该团舞蹈部门聘有那卡诺、白鸟生等老师从事编舞,指导筛选青春窈窕的女舞者担任表演,资深演员文英女士也曾是该团团员之一,专业且超水准的演出,使“黑猫歌舞团”所到之处无不轰动,也提供台湾创作歌谣一个发表、演出的绝佳舞台。

13年后,歪风渐兴,观众爱看脱衣舞,歌舞团不好经营,又不愿同流合污,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杨三郎忍痛解散“黑猫歌舞团”,从此以后,生活就过得相当困苦,常常6名子女的学费都凑不到,只要有钱可赚,什么工作都愿意做,创作的作品也在这个时期将大部分版权廉价让给海山唱片。直到1971年,祖产田地因都市计划变更为建地,经济方面才获得改善。

四、民谣泰斗 开设牧场养猪

拿着因都市计划带来的财富,杨三郎在桃园县观音乡开设养猪场,本以为生活安稳可以再度创作,却因家人经商失败,只好变卖养猪场还债,家中经济再度陷入困境。1988年,时年70岁的他提笔为费玉清、廖俊、李芊慧等歌星,谱写10首左右的台语歌。

1989年2月26日,71岁的杨三郎应笔者之邀,在台北市济南长老教会所举办的“杨三郎音乐歌唱会”上,详细为与会者解说每首歌的创作背景与典故,并带领与会者同唱,从《望你早归》、《思念故乡》、《秋风夜雨》,一直唱到《黄昏再会》。晚霞折射的光晕中,笔者看到他的眼角闪着泪光。演讲结束时,与会者起立喝采,他却谦卑说:“我只是一个写歌的,居然这么受大家尊重,非常担当不起。”这是杨三郎生前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同年5月25日,杨三郎因心脏病病逝于国泰医院,享寿71岁。尽管杨三郎生前并未因作曲获得财富与尊重,但他留给台湾人民的音乐食粮,足以让世世代代感到富足与骄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深受新西兰人爱戴的毛利裔音乐泰斗、著名社会活动家、艺术家和慈善家霍华德.毛里森爵士(Howard Morrison),本月24日在罗托鲁阿(Rotorua)的家中去世,享年74岁。本周三,他的家乡——罗托鲁瓦的民众在大雨中向毛里森告别,政府代总理比尔.英格利甚(Bill English)也出席了葬礼并致词。
  • 菲利普‧利皮(Fra Filippo Lippi)的作品《女子与窗扉边的男子肖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整个欧洲艺术的里程碑。在意大利肖像画领域里,它拥有好几个第一:第一幅意大利双人肖像画、第一幅描绘室内场景的肖像人物,也是第一幅背景是风景的绘画风格。
  • 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秘隐居型艺术家(1682─1749年),也是公认18世纪最杰出的荷兰静物花卉画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丰富、具奢华感、色彩饱满、纹理细致,以及高度细致的写实而倍受尊崇。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扬‧范‧海瑟姆谨慎且不怕麻烦地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涂上薄釉彩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试图模仿,但同时代的画家都没有办法做到。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知名艺术史家、书画鉴定家傅申教授于16日辞世,为缅怀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将于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书画题跋纪念展”的绘画篇,之后于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书法篇,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寻找国宝新感动!”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推出“沉浸故宫数位展——捕捉灵光:寻找新感动”新媒体艺术展,结合投影、互动科技与沉浸式剧场等创新体验,全新演绎故宫《谿山行旅图》等经典文物。故宫欢迎民众阖家莅临参观,感受艺术的灵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