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民国卫国战争历次大会战纪实

卫国战争之淞沪大会战 2:风驰电掣

原作(大陆)徐志耕  编辑(大陆)黄原真
font print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

风驰电掣自从芦沟桥枪响以后,驻防西安的宋希濂的心早巳飞向了抗日前线。

宋希濂出身湖南湘乡。先世多为文人,曾祖父曾随左宗棠镇守边关,祖父和父亲都曾饱读经书。他受家庭影响,既爱诗文,又喜习武。1923年16岁时投笔从戎,投考黄埔军校,第二年即任黄埔军校刚成立的教导第2团4连排长。

1932年初,日军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战争,驻守南京的261旅旅长宋希濂深感“非奋起抗战无以图存”,便直接请见军政部长何应钦要求请缨杀敌,获准后即率261旅率先出征。出发前,他以《军人报国在今朝》的誓言向全旅官兵作战前动员,激昂的语调燃烧’了每一颗年轻的国民革命军人的心。官兵们又蹦又跳,有的还把军帽抛到空中……

一到上海,宋希濂即与中央军第88师师长俞济时、副师长李延年及旅长杨步飞、钱伦礼一起通电全国,以表抗日救国的决心。电文说﹕“……值此国家存亡关头,本中央团结御侮之旨,请命杀敌。现已全部开抵上海,听命于蒋总指挥。与我十九路军亲爱将士,喋血沙场;共同生死:宁为战死之鬼,羞作亡国之民……”他们才是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灵魂,但为遵守蒋介石的命令,却把外间的一切的荣誉都让给了十九路军。

对宋希濂来说,当年在上海激战庙行、强渡蕴藻滨、抢占浏河的日日夜夜仍然历历在目,敌人的枪弹夺去了多少官兵的生命──宋希濂跟侵华日军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
如今,还是日本兵,还是淞沪地,铁蹄再踏,狼烟又起,怎不叫他忧心如焚?

当夏日的余晖已经沉入了西山。报务员急急匆匆地送来了特急电文:“火速开赴上海参战!”
这是1937年8月13日的晚上。
宋希濂激动地端详着电文。最高指挥部命令沿途一切车辆 (包括特别快车)一律为36师让路!

当夜,宋希濂集合军官开会,部署乘车顺序,以及准备干粮和饮水事项等等。风驰电掣的列车沿着陇海路飞奔。沿线民众得知这是东征抗日的部队,人山人海地鼓掌欢呼。香烟、饼干、罐头和糖果像天女散花般地从车窗中投掷进来。南京一镇江一常州一无锡,离上海越来越近了,摩拳擦掌的官兵们,杀敌的热血在胸中沸腾。
………

1937年8月13日晚上,河南周家口机场大雨滂沱。刚从南昌调到这里的大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心神不安地一次又一次推开窗户,望着雨幕中黑沉沉的天空出神。他有一种预感,觉得今天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或者,今天一定要发生什么大事。侧耳细听,天空中有和雷声一样但不同于雷声的飞机发动机的声音。

“飞机!”高志航边喊边跑出屋外。
果然,一架外国航空公司的大“福特”运输机,由汉口飞洛阳途中,因为雷雨而迷失了方向,不得不循着周家口机场的灯光降落下来。

没等飞机停稳,高志航就走上前急吼吼地命令:“起飞,去南京!”
心有余悸的飞行员刚刚从浓重的云层和雷电中逃出来,他不愿再去和死神搏斗。
“我是高大队长,我命令你起飞!”高志航用坚定的语气大声地说。
外国飞行员耸了耸肩膀,大”福特”怒吼着又钻进了惊雷和火龙隐伏的浓云。

南京航空委员会的办公大楼灯火通明。总指挥周至柔正召集空军的将领们进行紧急战斗部署,裹风挟雨的高志航像天神一般突然站立在人们的眼前。
周至柔紧紧地握住高志航的手:“你来得正好,今天几次打电话都要不通你!”
高志航这才知道,淞沪战场已开战局。航空委员会于当日下午2时已发布了《空军作战命令第1号》:

一、上海之敌,约陆军7,000人,凭借多年暗中建设之工事,及新近集中之大小兵舰约30艘,有侵占上海、危害我首都之企图。连日来,敌水上侦察机二架或三架,陆续侦察我宁波、丽水、杭州、阜宁、海州诸地,其有无航空母舰在远海游弋,我正侦察中。
二、空军对多年来侵略之敌,有协助我陆军消灭盘踞我上海之敌海、陆、空军及根据地之任务。
三、各部队应于14日黄昏以前,秘密到达准备出击之位置,完成攻击之一切准备。
……
命令上还规定了各大队的出击地点及到达时间。
“八•一三”之夜,是一个不眠的夜!
@(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2012年08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明综合报道)1935年1月,“红色牧师”董健吾受共产党间谍宋庆龄之托,亲自去西安托张学良安排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兄弟赴苏留学。张学良资助10万法郎送毛氏兄弟出国,还让董乘坐他的座机到达延安,由此接通了上海地下党跟陕北毛泽东中共的联系。
  • 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国共关系的转折点。事变主角张学良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兼代总司令,另一主角杨虎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军事上归张节制。据史料显示,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对张杨已警觉,并已密嘱剥夺张、杨兵权。
  • 张学良还有七个弟弟,他们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张学铨。在激荡的岁月里,张学良和他的弟弟们有的去了台湾,有的留在大陆,有的则远赴美国,各人有着不同的遭遇。其中最惨的是在文革中被整死的四弟、
  • (shown)亲身参与二战“诺曼第登陆”之役,是唯一获得荷兰颁发纪念奖章的华裔军人,二战老兵黄炳芳为自己、也为华人,在加拿大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最后赢得了今生的骄傲…… 加拿大二战老兵黄炳芳。(黄炳芳提供)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嫁祸于东北军,然后发兵侵略中国,整个东三省至次年2月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共趁国难,不顾民族危亡,分裂中国,破坏抗日,大力发展壮大,并造谣污蔑蒋介石不抗日。
  • 9月21日内华达州的戴顿(Dayton)举行了一场感人的仪式,参与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爱丁顿(Pfc. John Eddington)生前写给女儿的信,以及他的勋章,终于在70年后交到他女儿佩琪.爱丁顿-史密斯(Peggy Eddington-Smith)手里。
  • 2002年,英国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温斯顿‧丘吉尔获选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他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他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历史造就了这一伟人,并在时代的更迭交替中,完好地传递了他的精神,那就是丘吉尔在美国哈佛大学,对各界主流精英发表的演讲:“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 (大纪元记者程新综合报导)在二战德国统治下的波兰,有一位名叫艾琳娜•森德勒(Irena Sendler)的奇女子,她和同伴,大多是年轻的波兰女子,成功将2500名犹太孩童从盖世太保看守的华沙犹太人隔离区转移到安全地带。今天,这些当年参与营救的人已离开人世,她们充满勇气与爱的故事有如希望的灯塔,让人在最黑暗邪恶的时代看到道义与良知的力量。
  • 【大纪元11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和颖台北5日电)英国女王御用画师斐士廷应邀访华,首度来台的他,与台湾有着深厚渊源,裴士廷父亲曾与中华民国远征军在缅甸并肩作战,那段联军对抗日军的历史,成为裴士廷儿时的床边故事。
  • 日本天皇明仁今天欢度80大寿,他与皇后美智子及家人在皇宫长和殿阳台,向祝贺的民众致意。明仁日前谈生日感言说,回忆80年的人生岁月,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印象最深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