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17叛军被杀叛军不满协约 和谈或生变

人气 11

【大纪元2014年0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万平综合报导)菲律宾军方28日表示,菲律宾政府与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战士(MIFF)27日发生多起交火,该组织17名反对和平协议成员在交火中丧生,另有3人受伤,为多方期待的长久和平蒙上阴霾。另外,1996年签署和平协定的摩解也对和约有意见。

官方说,面对南部不满和谈的武装组织可能制造事端,菲国军警部队已展开联合执法行动,维持地方秩序。

才签和约又交火

法新社报导,陆军第六步兵师发言人赫摩索上校(Dickson Hermoso)说,超过1,500人的部队在南部偏远农村地区对摩解发动攻势。他在电台访问时表示,行动只是单纯的军警联合执法行动,与南部和谈无关,交火时机属巧合。

军方仍在追击武装分子,同时已疏散可能受到波及的约2,000户家庭。

赫摩索上校说,这一冲突发生在和谈成功结束后两天,双方冲突发生于27日、28日两天。这是一小群反对和平的武装人士,企图破坏和平进程。MIFF约有120名与其它武装团体有连系的中坚份子反对和谈。在沼泽区的3个农村小规模的武装冲突28日仍持续中,两天的冲突造成17名MIFF成员死亡,两名士兵和一名平民受伤。

赫摩索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政府军配合当地警方到MIFF营地展开“执法行动”,要拘捕25名被指控犯有勒索、绑架、谋杀等案件嫌犯,但对方拒绝接收,进而引发交火。只是单纯的军警联合执法行动,与南部和谈无关,交火时机属巧合。

穆斯林各武装团体意见不一

菲南穆斯林反叛团体自1970年代以来,一直为赢得独立或自治权与菲律宾政府对抗。穆斯林在菲律宾为少数民族,他们认为民答那娥(Mindanao,棉兰老岛)南部在西班牙在16世纪建立殖民前,是他们祖先的领土。

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ILF,摩伊)分裂的MIFF领导人,指责摩伊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是出卖了穆斯林寻求独立的本意。

根据协议,现有五省的穆斯林自治区将由一个更大的区域“摩洛国”(Bangsamoro)所取代,这一协议预计3月底前正式签署。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希望在2016年中他下台前,全面落实和平计划,但仍然有许多的法律、政治和军事障碍需要克服,如同与摩伊分裂的MIFF分支穆斯林团体。

2008年,MIFF发动了对南方的主要是基督教城镇的攻击,造成400人和750,000人流离失所。

摩解有意见

同时,菲律宾总统府28日澄清,菲律宾政府与摩伊即将签署的和平协定,并不会使政府与另一个武装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NLF,摩解)1996年签署的最终和平协议失效或削弱。

由于前菲律宾总统罗慕斯1996年的最终和平协议促使穆斯林棉兰佬自治区的诞生,而几天前签署的协议则将解散穆斯林棉兰佬自治区,成立一个新的摩洛政治实体。

最终和平协定由摩解掌控主要权力,摩解指责菲律宾政府的新和谈,“背弃、推翻”了1996年与摩解签署的最终和平协定,扬言要将民答那峨岛“去殖民化”。

但总统府通讯作业部长柯罗马(Herminio Coloma Jr.)也重申阿基诺政府的立场称,民答那峨岛穆斯林自治区实施失败,“维持现状”不是政府选项。

两个协议是互相对立的,如何摆平不同穆斯林团体间的意见,以避免兵戎相信,需要当政者的智慧化解。

菲律宾政府与摩伊近期将在马尼拉签署“莫洛国综合协定”,期望透过设立“摩洛国”政治实体,换取民答那娥(Mindanao,棉兰老岛)的长久和平。

菲律宾政府25日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与该国最大的伊斯兰反抗组织“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NLF,摩伊)签订《摩洛国综合协定》中最后两份待议文件。双方历经17年努力,终于踏出实质的一步,该和平协议经菲国国会立法通过与交付公投后,菲国南部可望于2016年之前成立“摩洛国”(Bangsamoro)政治实体,意即马来语的“摩家园”。

菲南部民答那娥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风景秀丽,但因摩洛族经常绑架勒索,使该地成为“绑架之都”,如前不久才发生的台湾游客张安薇在马来西亚的沙巴渡假,遭菲律宾绑匪越境绑架,另一人则被击毙。

摩伊只是菲南部众多分离组织和反政府武装派别之一,出于各自集团利益的考虑,他们对摩伊与政府达成的协议,各有盘算,甚至扬言要继续对抗。

相关新闻
菲渔民海上遇害 惨遭斩首
风灾后两个月 菲灾区学校开课
菲律宾增兵中业岛 加强掌控南海7岛
菲南洪水高涨 数千人急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