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地方政府“使绊”房企倒下 央行为何救助?

【大纪元2014年03月19日讯】大陆房地产经过十年来的上涨,因为有政府、银行、房地产商、实业公司、贪官和百姓等的全社会大参与,使得大陆房地产价格变动异常敏感,时刻牵动着各路人马的神经,连国际社会也在关注。

3月17日、18日大陆某媒体连续两天刊登《宁波一房企资金断链:负债超35亿 涉15家银行》和《外媒:央行正与建行会谈救助一家将违约房企》的文章。文章中涉及的企业是宁波奉化的房地产企业龙头,曾位列宁波百强企业第33位、建筑房地产企业前5位的兴润置业。如今兴润置业实际控制人沈财兴本人以及作为法人代表的儿子沈明崇,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而兴润置业及关联企业总负债35亿多元,其中银行贷款约24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亿多元,拖欠工人工资和工程材料款等约4亿元。在24亿元银行贷款中,涉及建行、浦发行和农行等15家银行。为此,央行正与建设银行进行紧急会谈,讨论是否救助违约的房地产开发商兴润置业的相关事情。

那么,为什么说地方政府“使绊”使得在当地赫赫有名的房地产企业中招“倒下”呢?央行又为什么要救助这个“违约”又“违法”的房地产企业呢?

据介绍,兴润置业老板沈财兴,泥瓦匠出身,一辈子跟房子打交道,是个专心做企业的人,和大陆众多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一样,平时生活节俭。而且公司非常专注地经营房产和建筑两大方向,公司所拍下的土地都是自己的建筑公司承建。沈财兴对工程质量把关很严,在奉化当地口碑不错,而且在和银行借贷的过程中,也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按说这样循规蹈矩的企业,不至于陷入拖欠工人工资,拖欠工程材料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约银行贷款,面临负债超35亿元、资不抵债的困境。但经过分析发现,在使兴润置业“倒下”的众多不利因素当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便是,当地政府的出售土地政策。据兴润置业相关人士介绍:“前几年楼市好的时候,政府推地时把起拍价定得很高,导致企业高价拿地。现在楼市状况不好了,政府仍在大量拍卖相邻地块,为了提高拍卖成交率,又把起拍价定得很低。政府这样的行为,无疑变相造成了当时高价购地的公司资产严重缩水,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比如兴润置业拍得奉化市萧王庙街道的一地块,4年不到的时间内,由于政府不断以很低的价格大量拍卖相邻地块,使该地段的地块楼面价跌幅达59.2%,这意味着兴润置业仅在这一地块上,土地价值就缩水3.9亿元。还有长汀村旧村改造的一个项目,就使公司的资产缩水至少10亿元。结果在最近4年内,因奉化当地政府低价抛地,使兴润置业资产总额缩水约14亿元。

当地政府就是这样不顾企业的死活,也不顾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百姓的生计,在房地产行情高涨的时候,高价出售土地,使房价越来越高;在房地产行情低落的时候,仍然继续大量以低价抛售土地,扰乱土地市场价格,使得兴润置业这样的房地产企业陷入僵局,老板还因资金困难而被迫民间融资,而被冠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罪名入狱坐牢。可见,当地政府“使绊”对房地产企业的杀伤力。

而当地政府之所以敢这样肆无忌惮,都是因为中共各级政府及其官员垄断权力,垄断国家资源,使得这些被以政府名义获得的土地收入,变成私下中共官员贪污受贿的来源所在。所以,才会有当地政府官员乐此不疲的不计代价的出售土地。而且,这种现象遍布全国各地。温州房价连跌30个月背后就是政府加量推地所致。同样如今杭州楼市的情况跟温州此前相似,政府的加量推地以及商品房库存激增导致杭州房价的下跌。

其实房地产企业“倒下”的直接损失者是购房的百姓,因为开发商的项目一旦成为烂尾楼,最终将使购房者血本无归,大陆各地都出现过多起业主怒砸售楼处等事件。可见,已经给大陆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的因素。

然而,这并不是央行出手救助房地产企业企的真正原因。央行之所以紧急召集建设银行会谈,是因为建设银行在奉化当地支行放贷额度最大,超过11亿元。央行是在挽救银行自己,至于央行能不能自救,只要看看中共官员贪得无厌的程度,再看看全国各地有多少家银行的分支机构失控,就有答案了。

相关新闻
任志强:今年房价涨幅低于7% 王石:很不妙
应富人海外投资热 上海开发商进军洛杉矶市中心
大陆钱荒避险 广州越秀香港收购创兴
大陆房地产成危险行业 今年楼市下跌概率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