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举办中国画集萃:长江行旅

唐版《女史箴图》将展出一个月

人气 83

【大纪元2014年04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曹莺飞伦敦报导)4月3日–8月31日 ,大英博物馆举办一个名为“中国绘画集萃:长江行旅”(Gems of Chinese painting: a voyage along the Yangzi River)的展览,展出大英博物馆收藏的6世纪到19世纪的中国江南地区书画及一些罕见的陶瓷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丝绸手绘画唐摹本,这件稀世之宝将从6月5日到7月16日之间展出一个月的时间。

顾恺之《女史箴图》东晋(大英博物馆提供)

长江所贯穿的中国东南地区被称为江南,是中国传统上的鱼米之乡,一直是中国最繁荣和具有文化生产力的地区之一,产生了许多诗,书,画的杰作,也是东晋著名书画家顾恺之(约344-406)的故乡。《女史箴图》即由顾恺之根据西晋张华的《女史箴》所绘。

顾恺之《女史箴图》的来历

西晋惠帝司马衷脑筋迟钝、昏庸无能,其在荒年中的那句“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在历史上作为笑话被流传下来,当时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南风独揽,她滥杀无辜,诛灭异己,还挑选美男子进宫淫乱享乐,为世人所不耻,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以女史的口气写了宫廷规箴《女史箴》,用以劝诫和警示,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甚广。

后来顾 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段为画,《女史箴》原文十二节,所画亦十二段,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故称《女史箴图》。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人物线条圆转,后人称之为“春蚕吐丝”,又叫“高古游丝描”,其用笔的功力,线条的质量,都是后人很难达到的。这幅画将高水准的诗歌,书法和绘画呈现在一起,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乾隆收藏之唐摹本《女史箴图》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早已失传,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这幅作品,传为唐代人所摹,仅剩九段,是留存下来的最早的一个版本,曾被乾隆帝所收藏和喜爱,乾隆帝给画加了题跋,加了一幅他手画的兰花,在画的末尾,添加了邹一桂的画。并在他当政的60年内,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加盖上去盖了37个收藏章以示所有权。

义和团期间,英国军官克拉伦斯•约翰逊驻扎在北京的颐和园。1903年,克拉伦斯•约翰逊将这幅卷轴画带到大英博物馆,原本是给上面的翡翠套环估价,当时,在大英博物馆工作的历史学家 西德尼•考尔文爵士(Sir Sidney Colvin)等工作人员意识到这幅画的价值,便以25英镑的价格将这幅画买下。

六年之后 首次见光一个月

1910年,《女史箴图》第一次在大英博物馆向公众展出,现在它是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研究员史明理(Clarissa von Spee)博士介绍,这幅作品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在BBC与大英博物馆制作的广播节目《100件展品了解世界历史》中,这幅作品名列第39位。

自从2008年后,《女史箴图》没有再对外展示,而是成为学术专家重点研究的对象。由于丝绸容易因见光受损的状况,对这幅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作品,如何在不损伤这幅作品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幅珍贵的原作,也是大英博物馆一直在考虑的议题。

在停展6年 后,《女史箴图》将于2014年6月5日到7月16日在“中国绘画集萃:长江行旅”的展览中展出一个月的时间。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研究员史明理(Clarissa von Spee)博士从2008年任职大英博物馆以来,已经举办了3次中国书画展览。她说: “每两年我会策划一次中国书画展,将馆藏中最好的作品拿出来展示。

这次的展览有很多宋、清朝代的作品。展览为免费;在大英博物馆第91展室(Room 91); 开放时间:周六至周四10.00-17.30,周五10.00-20.30。

唐寅《西山草堂》明代(大英博物馆提供)

匿名《牛》元朝(大英博物馆提供)

项圣谟《秋林读书》明代(大英博物馆提供)

绘有中国南方山水的碟子,江西景德镇,清朝康熙年间(大英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 李景行

相关新闻
散文:说中国画境
八大山人名作拍出8400万  史上最贵中国画
中国画探微(上)
中国画探微(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