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园地 5/9/2014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5月10日讯】
汉娜——抹不去的记忆
梦娜/Piscataway

作为一条警犬,汉娜的主人是一位纽约的警察,由于主人家新生的婴儿过敏,万般无奈,只能忍痛割爱,给他找一户好人家。记得是在一个傍晚,汉娜的主人用一个大铁笼把她送到我女儿家。

汉娜是一条纯种的德国狼狗,当时还不到两岁,硕大的身躯,长着一身棕黑混杂、乌亮的毛发,伸着长长的大舌头,非常友善,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喜爱,尤其是我的两个小外孙,更是对她喜爱有加。我试着将手伸入笼子里,抚摸着她的头,叫了两声汉娜。第二天清早我又到笼子前去看望汉娜,与她话别,随即便匆匆登上返回大陆的飞机。这次我是带着一个初步的记忆离开汉娜。

次年的四月份我又回到新泽西女儿家。时隔一年了,临走前我只和汉娜见了两面,没成想汉娜见到我后又蹦又跳(此时她已不在笼子里被关着了),她用后腿用力一蹬,双前爪一下便搭到我的双肩上,意想不到的攻势开始了,她竟高高兴兴地用她的舌头在我的脸上舔了起来,舔完左边舔右边,没完没了,我也边点头边说,“好了,好了,汉娜,好了!”但这还不算,最后非得舔到我的嘴唇才算罢休。这种盛况正好被站在我身后的我家老夫子看个一清二楚,他举手拍了汉娜两下,且边拍边说:“这也是你亲的地方吗?”自此以后,只要老夫子跟我说话声音稍高一点,或在远处叫我,汉娜就会对着他大声“汪!”“汪!”“汪!”地叫起来,意思是说,“不许欺负婆婆!我在这儿呢!”不经不觉我们和汉娜在这段相处的时日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们又到了与汉娜说再见的时候了,我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汉娜,又踏上了回国之路。

九‧一一

世人皆知,触目惊心的9‧11,尤以美国人,将会终生难忘。9‧11那天上午,我打开了电视,一架飞机直冲向双子塔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我下意识地第一时间便意识到,坏!出事了,出大事了!我的直觉告诉我,我在纽约工作的女儿今晚可能不能回家了,家里尚有两个年幼无人照管的外孙怎么办?说时迟,那时快,趁电话线路还通,我马上拨通女儿家的电话,对方传来大外孙艾伦的声音。我告诉他,“艾伦,我是婆婆,你的妈妈今晚可能回不了家,今天晚上可能还会没电,”我告诉他火柴和蜡烛都在厨房的架子上,把它准备好,把门锁好 ,照顾好弟弟,最主要把汉娜牵在身边,有汉娜在不用害怕。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夜,尽管事后才知道,这一夜两个孩子是带着汉娜,蹲在餐桌下度过。然而他们的妈妈,却在纽约和新泽西之间的大路上,狂奔了一夜,始终未能回家!9‧11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十多年过去了,在危难的时刻是汉娜陪伴着我那年幼的外孙,汉娜的形象,在我心里,深深铭刻。

双子塔

9‧11的次年我和夫子,有机会回到新泽西,我俩专程去了趟纽约的世贸大厦,去凭吊了双子塔的遗址,并在纪念墙上留了言,签了名,作为永久性的留念。美国朋友很友善,没有让我俩排队,让我俩用最短的时间参观完,顺利地返回了新泽西。仅以本文对美国友人表示感谢!

后记

时光飞逝,时过境迁。在汉娜八岁的那年,汉娜被查出前肢的右侧患有肿瘤。被截肢后的汉娜,用三条腿,顽强地与我们生活了三年。直到汉娜生命的最后,老夫子仍不能大声跟我说话,她依然会非常吃力地抬起头,“汪,”“汪,”“汪,”地叫几声,然后艰难地躺下,此情此境实属令人心碎。这已是六年后的事,但汉娜仍然那样执著捍卫着她的婆婆。如今汉娜走了,给我留下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夫子也相继离我而去。多少往事,仍历历在目,仿佛还在昨天。执夫子之手54载,未能走到最后,望汉娜代我陪伴在他左右。我们已相约在珠江桥畔,我们来生再续前缘,执夫子手,继续往前走。◇◇
===========================================

和女儿聊天
文/ 紫瑜(多伦多)   

女儿问我,为什么作家喜欢把他喜欢的人物弄死,不喜欢的人在作品里安排他去死或倒霉,这很正常,可喜爱的人物呢?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是为什么?

她提到了Little Women,因为我没看过,就拿大家都看过的《简爱》来跟她解释,这首先的问题是人物性格和命运是相关的吗?作者在人物悲剧的命运里想说明什么:一、对现实无力改变的缺憾;二、作家的希望;三、作家本人的个性;四、作家想传递的更多层次的东西。像罗切斯特和简爱,最后抱在一起,房子烧了,人瞎了。

但他们觉得那刻幸福吗?女儿说:幸福的。我说:是,每个人都在那一刻为主人翁坚定的人生意志感动,有幸福感。

我接着说:可如果按照作品之前的套路,人好看,房豪华,有钱有闲有美女,最后还抱在一起,会怎么样?女儿乐了,反复嚼着我的话:人好看,房豪华,有钱有闲有美女,哈哈……真无聊。

我马上说:是啊,你说得对极了,作者肯定不想他的传世之作是无聊之作。文学作品需要一点极端,震憾心灵,让读者和作者一起体悟些深层次的思考。林黛玉是曹雪芹最喜爱的人物,但整天犯小心眼,哭啼啼着不停,最后也死了。这说明什么呢?

从林黛玉,我们又聊到了红颜薄命,红颜为什么多薄命,仅仅因为人长得好看吗?
这样和女儿的聊天很有意思,最后,女儿还问我,你觉得什么时候自己是有价值的?我问她,你怎么看呢?   

她回答说,我们班有小朋友说,吃多一颗棒棒糖就觉得自己有价值了,还有的说拿到老师的奖品觉得自己有价值。我觉得我写故事的时候,随便瞎想的时候,我是有价值的。

我说,这样和你聊天,看你长大的过程,我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
========================

昆仑山下(上)
文/骜涵(River Edge)

1966年春天水利厅组织大队人马去英吉沙县社教,总站头儿让我也搭便车去南疆,我出差的第一站是喀什。

喀什是南疆最大的城市,喀什分站是新疆最大的一个水文分站,主要技术力量来自陕西武功水校及湖南水训班,也有一部分维吾尔族水文测工。我到的第二天是星期天,早上起来,看到食堂没有什么动静,去找62级同学张国骧,他见我无精打采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说肚子饿了。他赶紧从床底下拉出一大口袋核桃,吃了五、六个核桃,我才知道节、假日食堂只开两顿饭。他叫我多吃些核桃再说,核桃很便宜,才六毛钱一公斤。

他给我说些当地风俗习惯,维族男子称自己老婆叫“阳岗子”,外出时尽可能带上。有一次,一个男子无法带老婆上路,就将其生殖器锁上。这个女人走路非常别扭,被人发现,才把那个男人抓起来。

为了在汛前专心整编、审查水文资料,我们决定去叶尔羌河东河滩水文站。在那里集中了十几个人统一工作。东河滩水文站在麦盖提县,当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维族老乡。为了保护水文测站设施,站上养了一条叫“雪莱”的狼狗,又高、又大,很凶,维族老乡都怕它。我们大家也笼络它,抚摸它,喂它吃的。一天早晨我喂它馒头,当摸到它脖子时,它突然翻脸不认人,在我左手上臂狠狠地咬了一口,咬穿了手臂,鲜血直流,赶紧去医院包扎、消毒、处理。可见狗总是狗,走狗是成不了朋友的。

东河滩水文站用测船测流,平时测船也成为渡河的交通工具,水文站服务于两岸老乡及过往行人,颇得好评。对岸有个大监狱,是新疆23座地方监狱之一,建于20世纪50年代,地处戈壁荒漠,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站上的人告诉我们,他们在里面看过电影“东方红”。里面也有政治犯。进了东河滩监狱,别说越狱,就是让你走,周围几百公里的沙漠戈壁,荒无人烟,你不饿死,也叫你渴死。这种地方关押犯人,万无一失。

经过东河滩水文资料汇编,我结识了很多“乡党”朋友,“乡党”是陕西话老乡的意思。陕西“乡党”都很诚恳、厚实、勤快,譬如薛瑄、郑大庆、和耀亭等,他们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为边疆的水文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

东河滩水文资料汇编结束,我在喀什参观了几个水文站。然后头儿让我去和田水文分站。路上要两天时间,途径英吉沙县,汽车站的厕所,让人望而生畏,大便堆积如山,无法下脚。因为气候干燥,还不至于太臭,苍蝇多得不得了。

到了和田气候更是干燥,少有水泥路面,街上尘土飞扬。除了县城有几口水井外,其他地方喝的、用的全是“捞坝水”。“捞坝”就是水塘,水渠将水从河坝引来,卫生条件很差。在和田,印象最深的是沙尘暴。有时从晴空万里的远处,突然向我们飞来一片乌云。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越来越黑,终于陷入昏暗中,伸手不见五指。细小的沙尘往嘴巴、眼睛、耳朵里面钻,浑身不舒服。说时迟、那时快,半个小时后,云开日出。但是头发上、衣服上、桌子上,到处都是尘土,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

和田河有两条支流,东边的玉龙喀什河和西边的喀拉喀什河。和田玉闻名于世,玉龙喀什河盛产墨玉,青翠光亮。喀拉喀什河出产白玉,又叫“羊脂玉”,洁白如脂,是玉中极品。

到和田时,已经是初夏,正是杏子成熟季节,我们去果园品尝杏子。与阴险、奸诈的商人不同,维吾尔老乡诚恳、憨厚。有人去吃他们的杏子,他们高兴,说明他们的杏子好。吃饱了,还让你带一些走,以示他们的好客。这个果园在洛浦县玉龙喀什河边上,我们问有没有玉,一个“巴郎子”(维语,男孩)就端来一块长25公分,宽约10公分的墨玉。他只要五毛钱,我买了它,带到乌鲁木齐,可惜同学不识货,我去洗澡时,扔了出去,再去寻找,别人捡走了。

和田分站的范江城,是个能干的头儿,他扎实、肯干、身先士卒,带出一批勤学苦练、不怕吃苦、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干部队伍,初步建立了昆仑山北麓的水文站网。

喀拉喀什河上,要建乌鲁瓦提水电站,乌鲁瓦提水文站会受回水影响,必须选择新的控制断面。他建议我去协助站长张善广,寻找合适的站址。张善广毕业于陕西武功水校,是条硬汉子。当年他住山洞、吃干粮,风餐露宿,不辞劳苦,建成了乌鲁瓦提水文站。现在又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去寻找新的站址。

他准备好水和干粮,我们各骑一条毛驴出发,预备两天回来。我们向东、往上游寻找,走过许多急流、险滩,很多断面不是分流,就是漩涡,不能做站址。我们分别向南、北两边勘察。我上了一个山岗,四下望去,尽是一簇簇的小山包,这是千万年来水流切割后的原始地貌。寸草不生、万古荒原,看得我双脚直抖擞,难以站立。那时刻,我才领会到,苍茫的大地上,人是多么的渺小。

两天过去,干粮已尽。幸而,维族老乡给我们许多杏子和包谷囊。张善广让我吃囊,自己以杏子充饥。又过两天,我们才回到乌鲁瓦提水文站。

第二天洪水来袭,气势汹汹,似乎是几十年来最大洪水。水文站三个职工,一个是维族“巴郎子”,(巴郎子-维语小伙子的意思)有事回和田去了。另一个职工陈锡岳,是浙江杭州人,老婆、孩子一家住在水文站上。站长张善广是单身,他说我们不能错过机会,放跑这次洪水。陈锡岳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他害怕。他说不能上缆车测流,万一出事,老婆、孩子怎么办。

测流必须有两个人才行,我对张善广说,我们俩个上吧。滔滔洪水,滚滚而来,150多米宽的河面,缆车挂在缆绳上,像个小秋千,晃来晃去。几十公斤的铅鱼,像个小秤砣,止不住缆车的晃动。15条垂线,每条垂线三个测点,需要两个多小时。肚子饿了,张善广从口袋掏出一把沙枣充饥。我们终于顺利地测得这次历史最大实测洪水。大洪水的漂浮物非常多,特别在中泓地段,如果有大树之类的漂浮物,挂住铅鱼,拉动缆车,拉断缆绳,必然车毁人亡,造成悲剧。很幸运,可能是我们命大,逃过一劫,没有碰到这种情况。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吧。

离开乌鲁瓦提水文站,我向西去皮山县,拜访63级学长赵士赓。进了皮山河谷,迎面是桃红柳绿,一派江南风光。 这里是北纬35度左右,四面环山,冷风难进,气温适宜,冬无严寒。干燥少云,日照充足,又有皮山河水灌溉,就成了外人难以想像的世外桃源。

赵士赓和夫人周梓欣,早已很远出来迎接,进得水文站,一切显得井井有条,从自记水位计到缆道测流、测沙设施,都收拾停当,为安全度汛,做好了准备。

说起赵、周的婚姻,还有一段故事。他俩老家都在苏北,原来互不相识,赵士赓1963年就来和田水文分站,周梓欣高中毕业,经人介绍,前来相亲,没有看上对方。但一路来的盘缠、路费都是对方给的,正在两难之中。赵士赓为人耿直、乐于助人,得知此事,前去为老乡解围,替她付清全部费用。赵士赓的见义勇为,感动了周梓欣。于是一见钟情,结为秦晋之好。

告别赵、周夫妇,我去桑株河桑株水文站。与皮山河谷一样,桑株绿洲也是一片边疆小江南。顾名思义,此地桑林成片,养蚕种桑非常普遍。在那里偶然碰到朱振威、王素云夫妇,早在水利厅就听说过他们的故事。朱振威很有才干,工作勤奋。王素云才貌双全,厅长陈某居心不良,几次三番纠缠不息,王素云不从。于是一纸调令,发配南疆。于是他们在桑株修渠、筑坝,兴修水利,深受当地老乡欢迎。天高皇帝远,厅长再也奈何他们不得。他们刚直不阿的人品,也为大家所称颂。(待续)

相关新闻
新泽西进入蚊虫季节 预计数量高于正常水平
整形手术不健康激增 研究揭示与社交媒体有关
REAL ID明年5月执行 新泽西官方吁民众早做准备
新泽西课外辅导机构另辟新途 解决教师短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