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买税”盛行 触犯税法

人气: 112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5年07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一些华人雇主将全职员工当散工处理,只发现金,不发W-2薪资表,以规避雇主应付的员工联邦及州税及社会福利税。一名李姓餐馆员工日前到某超市“买税”遭拒,昨天(7月15日)到联成公所吐苦水,从而爆出华人社区存在经年的“买税”现象。

“买税”是指没有收入证明或只有现金收入的人,为拿到最高的低收入退税,或者为了将来领取退休养老福利,或出于其他一些需要,用钱在市场买W-2薪资表,用于个人家庭报税。按照国税局IRS的规定,假如是每天定时上下班替公司工作的职工应该使用W-2雇员报税表,而不是1099。但是一些小公司存在雇员和自雇者的分辨问题。赵文笙说,一些华人老板因此钻空子“出售”员工报税名额,一边逃税,一边将W2出售给需要者,“吃两头”。

如果是雇员,拿雇员报税表(W-2),老板会依法预扣每个员工收入的税金,其中包含联邦、州的社安金、劳工伤害保险、失业金以及医疗保险(MEDICARE)等,扣税后大部分拿到的薪资都是有小数点的,比如258.73等等。自雇者的报税表是1099的话,大部分拿到的钱都是整数,比如300。

有的餐馆数十位员工均是无证移民顶着临时工身份在干,如员工支薪2,000美元,老板直接开给他私人支票或是现金,没有扣税;或者薪资部分出现金,以便少缴税。国税局要求,如果报工作收入税,要求雇主提供“职薪工”报税单(W-2)和散工税单(1099)。他们报税都是现金收入,却无法证明收入从何而来。赵文笙说,这名李姓餐馆员工因老板只发给她现金,为了证明收入,试图到另一家公司“买税”,却因为她工作的餐馆正被税局调查而遭拒。

23-25工会的前车衣工会的王太说,“买税”现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当时有大批大陆移民来美,到制衣厂工作,一些妇女在家养孩子无法工作,而领取养老社安金(SSI)的条件之一是累积四十个工作季点,因此为了将来拿到社安金,就花钱向老板买W2,把她的名字放在税表中报税。“因此一些从未工作的妇女,却按‘职薪工’年年报税,多年后退休成为国家的负担,领取很高的社会福利,而真正的打工者却因为没有身份,永远没有福利,很惨。”

赵文笙说,80年代前传统侨社的老侨很守规矩,都视“向政府伸手拿福利”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是社区的耻辱,但是80年代后大批新移民涌入,华社主体构成趋于复杂,虚假申报甚至欺诈层出不穷,至今还有高收入白领将父母申办到美国,“一过来就申请粮食券,在美国拿政府救济,每年却回大陆度假,拿大陆的退休金。”他提醒华人,买卖W2是触犯税法的行为。◇

责任编辑:钟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