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陆国企改革 最终可能走向产权私有

人气 4214

【大纪元2016年1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报导)12月14日至16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当局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说法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日,大陆学者接受新唐人专访时表示,大陆企业最终可能是产权私有。

近日,新唐人专访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建国。王建国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可能会有三种结果:一是完全公有,二是完全私有,三是公有私有混合制。但他认为,最终的结果更可能是产权私有。

公有和公私混合都存在矛

对于以国企为主的模式,王建国表示,(中共)国企的产权不明确,没有动力,不可能有效率,国际上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就跟这个有关,竞争是不公平的,人家就不承认你。

上海维权律师郑恩宠近日接受大纪元专访时也表示,国际主要经济体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因为国有企业太多,数量太大,占有垄断地位。国营企业就是政府公司,你想生产什么、你不想生产什么,你要把这个价格提高就提高,要降低就降低,这样人家没办法和你公平地竞争,所以我认为它根本不是市场经济。

而对于公有私有混合制,王建国表示,其中存在谁来控股的问题,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控股,都存在问题。

如果私人控股,那么国有资产肯定会进入私人手上,现在是(中共)党委领导,担心被吞并;如果国有企业控股,那么私人进去,不可能有效率,而且会很危险。

郑恩宠也表示,(中共)搞混合经济并不是市场规律的混合经济,私有企业把资金投进去了,但还是小股,那还不如独立干。

比如,造了高铁严重亏损,没有15年、20年根本成本收不回来,叫民营企业进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资金本身很紧张,我仍然是小股,15年才还给我,那还不如这15年我自己炒股票或者我自己搞一点企业还能有个周转。

习推进国企改革 国企高层人事体制大变

博览财经首席研究员李宏图近日表示,“国企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的重要问题。

资料显示,中国的国有企业如今面临产能过剩严重、僵尸企业泛滥、资不抵债等问题,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造成企业陷入债务危机、银行不良贷款增加、民营企业受到排挤、低端产品过剩的主因,在于过去30年来的国有企业垄断、盲目投资、贪污腐败。

去年年末,习近平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以来,央企国企出现了一系列人事大变动。

比如,中石油总经理廖永远和中石化总经理王天普,两人都是去年被“双开”后,今年9月被提起公诉,11月初审理,都被控受贿三千多万元人民币。

廖永远和王天普都被指是曾庆红、周永康主掌的“石油帮”的主要成员。

另外,今年央企最大的动作是宝钢与武钢合并成宝武钢。合并后,武钢董事长马国强出任宝武钢铁董事长,宝钢总经理陈德荣出任宝武钢铁总经理。宝钢董事长徐乐江被调离。

海外评论员谢天奇分析,宝钢与上海官场关系密切,已落马的宝钢副总经理崔健、赵昆都是原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的旧部。艾宝俊被公认是江泽民长子江绵恒的死党,12月初被提起公诉。

艾宝俊曾在宝钢任职超过13年,官至宝钢集团总经理,其接任者就是徐乐江。徐乐江在上海宝钢工作逾39年,他此次被调离,凸显习近平调虎离山,不动声色地瓦解了“上海帮”的接班梯队。#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大陆企业负债70%源于国企 凸显遗留问题
大陆债券违约数百亿元 国企央企是“主力”
外媒:大陆严控资本外流 规定兑换美元上限
吴敬琏:根治腐败 中国经济才能发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