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女企管温哥华游慈心会长 元宵节话团圆

家人的爱茁壮我人生与事业之树
文:伍咏慈 摄影:灵犀/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9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2月19日讯】“如果移民要拆散家庭,我们就全家搬回台湾”

游慈心(Juliet Lin)当年在原居地台湾还未移民加拿大时,在事业发展的旅途中可谓平步青云、已经成为当地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行业里年轻一代之中的佼佼者。1990年,拥有专业知识技术财富的她与家人移民到温哥华,过来之后与先生按照原先商量好的计划行事:由先生留守本地照顾两个孩子、打造新生活,而慈心则依然回到台湾、继续运作与打理在台湾的公司,不过她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来温哥华小住一两周——这些与先生和孩子们团聚的短暂而又“最快乐的时光”,成为慈心民初期弥足珍贵的回忆。

然而即使如此难得的家人团聚有时也无法保证。记得有一次因公司业务上的急事,刚到温哥华两天的慈心就不得不紧急赶回台湾去处理。儿子伤心地说:“妈妈骗人!刚来就要走……”慈心难过极了。移民的头一两年,她就是这样常常处于对家人的思念与“人在商场身不由己”的无奈与纠结之中。作为一位妻子和母亲,她又何尝不想天天陪伴在先生和孩子们身边呢?哪个妻子不牵挂呵护她的丈夫啊,哪位母亲又不心痛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亲骨肉呢?但台湾公司的收入毕竟是一家人生活的经济来源!

1991年的一天,先生突然打越洋电话给游慈心,开口就说:“你要不要过来长住?”慈心一愣,下意识地说:“公司怎么办?公司需要我。”先生在电话那一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更加真挚地说:“我们的家更需要你!如果不来,那我们就全家搬回台湾好了,移民不是为了拆散一个家……”

先生的这通出人预料的话,在慈心听来如雷贯耳,她感动得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回顾移民以来家人这段聚少离多的日子,积压在她心底已久的思念、失落、无奈、寂寞和徬徨翻江倒海般一齐涌上心头,她嚎啕大哭了一夜……

第二天,回公司开会,她宣布了要离开的消息。当时她心里是的想法就是:大不了就当作到加拿大提前退休养老,过两袖清风的日子!

1992年,慈心在家人爱的召唤下,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放下运营状态良好的台湾公司,来到温哥华与家人团聚,同时也开始了加拿大从零开始打拼事业的艰辛旅途。

英语与心态过关,移民仅两年竟创建筑公司

尽管慈心曾于1980年代游学欧美、日本,见多识广并了解西方文化,但作为加国新移民,她在加拿大仍属于“三无”人士:无本地学历、无本地经验、无本土建筑设计业者同等的英语水平。不具备这关键的三要素,在人口与工作岗位出名稀少的温哥华,要找回本行工作其难上加难的难度非亲身经历者能够想像。

图:2016年10月,游慈心荣获“世界十大杰出华商妇女华冠奖”,获中华民国副总统陈健仁颁奖。(游慈心提供图片)
2016年10月,游慈心荣获“世界十大杰出华商妇女华冠奖”,获中华民国副总统陈健仁颁奖。(游慈心提供图片)

慈心非常理性地认清了自身的可升值空间,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拼一拼、把能够承担建筑专业高技术工作所要求的英语学出来。她花了数年时间,从低班开始,持之以恒地念完了ESL。

学英语的同时,她积极地利用做义工的机会锻练英语口语与听力,借送便当到老人院、为老人量体温的机会与老人们聊天,还抽时间到教会并拜访教会家庭、跟英语好的本地教友交谈。她一边做义工一边找工作。记得当时曾在一份当地华文报上看到一则制衣厂招工的启事,底薪$800加元,就满怀期望地去应聘,但没想到等了两个月都渺无回音,最好笑的是她还为此花了几百加元请人吃饭。

慈心在加拿大的第一份设计工作可以说是“逛街”逛来的,这份听上去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工作,其实几乎让她“踏破铁鞋”。那是一家西人开在温市的家居装潢及饰物公司。有心的慈心借逛街一则熟悉本地风土人情,更主要的则是了解温哥华市场,结果让她碰到负责的管理层,而且越聊越投机、被对方所欣赏,竟获得正式应聘的机会、并且成功获得聘用。在这家公司里,初期她从事窗帘设计,不久后更因工作的出色表现得到机会做回室内设计老本行。

学英语、做义工及打工双管齐下,让慈心飞快地熟悉并融入本土文化,积累起本地社会经验。1992年,也就是到温哥华长住的当年,她就开始在各大型家具店做设计顾问、帮助顾客挑选家具。而1993年,她已经在温哥华自立门户,把公司由小做起,从接手零星项目开始、一步步走回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本行,也走回在台湾就已开始涉足的建商行业——这一年,她在温哥华开始建造公司的第一所独立屋,户主就是她原先在台湾的老客户张启仁律师。

将吃苦当成吃补:为家人吃苦心里却是甜

1993年,慈心公司的名号改为“三度空间建筑公司”,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公司也越做越大,并做出了知名度,而慈心也成为从语言学校直接跨入行业工作、而且不需要相关本土学历就迅速回归本行并成为业主的成功个例。

回顾数年来的移民路,慈心觉得扎根加国的关键要素除了语言就是社会经验,在没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仅有本地学历而缺乏社会经验尤其是本土社会经验仍然不足,而在具备本土社会经验的同时、又具备本地学历,那当然是最为理想不过的了。

令慈心略感遗憾的是在她念完英语后,曾经不慎踩到黑冰跌倒,以致头部遭撞击受伤、需要接受手术,因此她不得不放弃学业,而错过机会获得建筑与室内设计行业的本土学历。尽管伤痛难忍,但她告诉自己必须坚持,于是坚持工作,没有张扬自己受伤的事情。不过为了爱自己的家人吃苦,她心甘情愿,发自内心的把吃苦当成吃补,所以甚至连公司的同事们都不知道她伤得那么严重。

家人的爱带来的快乐能量,也是慈心在不具备本地学历的情况下、能够胜任加国建筑设计的最强助力——为家人吃苦她的心里总是甜的。为尽快掌握建筑专业英文词汇,她买回一大摞中英文对照的专业书籍;而每次见客户时,她都是耐心、认真地做笔记。

能将吃苦当成吃补,慈心不仅托赖于家人爱的强大助力,也源于原居地盛行的“爱拼才会赢”台湾文化,以及在她成长过程中给予她正向、积极人生观的家庭教育。在她的快乐记忆中,她与兄弟姐妹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家里充满了乐观的气氛,服务于医学界教育界的父母常在仲夏之夜弹起琴领着儿女们唱圣歌。父母还经常接济贫困学生,帮助这些学生走过人生低谷、走向成功。

这种成长环境培养起慈心乐观的天性,遇到困难她不兴唉声叹气,“不然细胞都会消失掉”,她常常能够从积极的一面去正向看待事情,由此得出正面结果。譬如,有人认为温哥华每年长达近半年的阴雨不断会让人易患上忧郁症,而慈心却认为绵绵细雨很浪漫。

尽管乐天,见证移民艰辛的慈心仍不免感叹:“谁都知道,一颗大树被连根拔起来后,丢到陌生的环境里,再要去落地生根,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这棵树被移植到一块贫瘠的土壤,需要去细心呵护,才会枝繁叶茂,重新开花。正常来说这个再成长过程需要30年!”

把大爱由小家递向社会:甘做蜡烛照亮他人

慈心当年抱着不成功则退休心态来加,没想到“时间不退去”——家人的爱与正向思维方式助她在加国再次走向创业成功。然而,见到不少华裔移民来到加国却每日过着相对“封闭”的日子,鲜有参加社团活动,甚至不关心周遭,以致“身在曹营心在汉”,基本上无法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是加拿大人,于是具有侠女心肠的她决定做一个蜡烛般的人物、发光去照亮别人!

图:世华妇女企业协会温哥华分会游慈心会长。(游慈心提供图片)
世华妇女企业协会温哥华分会游慈心会长。(游慈心提供图片)

她积极投身多个社团,譬如温哥华枫梅女子高尔夫球队(会长)、中侨阁家欢联谊会(会长)等。又借多个媒体发声,担任特约讲师、客串讲师或长期特约访谈嘉宾,并在杂志上开设有关如何美化家庭的专栏信箱。

值得一提的是,慈心曾写的室内设计专栏,被不少读者收藏的精美短文已集结成书,名为《加国营建设计装修百宝袋》,颇为畅销,慈心现正酝酿推出该书的第二册。

此外,慈心更热心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譬如:“加拿大台商渥太华叩门之旅”(以推动台加经贸关系、强化台加双边经贸投资及产业交流合作),启动洽签“台加投资协议(FIPA)”,支持加国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发起台湾“高雄气爆”社区募款,并踊跃于温哥华防癌协会“勇闯明天”“春日暖流”筹款、以及温哥华儿童医院“天下父母心”筹款,等等;还有多项社区活动譬如当年曾积极推动“温哥华地区实施外交替代役制度”(现已实施)、主办“海外役男返台”等讲座。

慈心甘愿做蜡烛贡献自我去照亮别人的赤忱之心感动世界,令她得到世人的认可与推崇——2014年,作为世界华人工商妇女企管协会的慈心当选为温哥华分会第三届会长;2016年,她又获连任!身为会长的她数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提供给从事建材、电器、房地产、科技、中医、桑拿美容等各个行业的会员们一个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的优质平台。

2016年10月,慈心荣获“世界十大杰出华商妇女华冠奖”,成为全球数十个华商妇女会及分会众多会员中的“精英蜡烛”,收到新任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的电贺,以及陈健仁副总统、外交部长李大维、侨务委员长吴新兴的颁奖!

图:游慈心的先生分享她获奖的喜悦。(游慈心提供图片)
游慈心的先生分享她获奖的喜悦。(游慈心提供图片)

时至今日,慈心的公司不仅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更为温哥华营建业建立起一个华人系统,惠及相关专业的技师群体、以及建筑相关行业产品!

慈心感恩加国大地热情拥抱她之余,笑言有温暖的家、才有她在人生和事业上的茁壮成长。现在,她的一儿一女已长大成人并拥有各自的事业,每个月还要给她500加元零用钱,逢年过节必定会聚在一起、呈上“惊喜”孝敬父母…… ◇

责任编辑:邓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