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共2010年开始至少杀死12名CIA线人

《纽约时报》:引用前、现任CIA相关人士的报导

人气 265

【大纪元2017年05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金浩英韩国报导)《纽约时报》于当地时间20日的文章指,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中国内部的20余名线人均遭到中共的暗杀或是拘捕。

《纽约时报》引用了CIA相关人士的话说,“这次肃清CIA线人的行动是过去10年来最糟糕的事态之一,中共于2010年开始暗杀或是逮捕了20多名在中国内部活动的CIA线人(Source)。”

据悉,该事件从2010年12月的最后一周开始,一直延续到2012年年底。当时受到中共政权指使的公安机关与情报机关至少杀死了12名CIA的线人。其中一人甚至是在进入政府大门时当着同事的面被枪杀的。前任CIA相关人士说:“这是中共政权对本国内活动的CIA线人的警告。”

事件的征兆从2010年CIA于中共政权内部网罗负责招引人才的中共高层干部的过程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CIA也是在那时从“中共干部是腐败的”这样的迷幻中清醒过来。在2010年即将结束之际,CIA能得到的有关中共内部的谍报便开始减少。2011年初,安插在中共内部的最重要的一名线人也宣告失踪。

从那时起,联邦调查局FBI、CIA的最强反谍报特工们便展开了共同搜查,共同搜查队在位于维吉尼亚州北部的秘密事务所里,开始分析从中共内部获取的情报减少的原因。共同搜查队的行动代号为“蜜獾(Honey Badger)”。

虽然“蜜獾”小队已经开展了对中共内部线人的问题的搜查与分析,但消失的线人数目仍旧在不断增加。CIA内部也进入了警戒状态。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当地CIA办公室)也开始了针对CIA线人全员的情况调查。

调查初期,“蜜獾”小队中一部分成员提出了“中共政权破译并切断了CIA与线人间的密码通信”这样的假设;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了“CIA内部出现了叛徒”这样的假说。但是CIA与FBI并没有接受这两种观点。

这一争议在收到来自奥巴马政府的“为什么没有报导中国方面的谍报”的一通可怕的电话之后告一段落。寻找谍报的泄漏源就摆在了调查的最优先位置。之后,“蜜獾”小队中的反谍报负责人找出了一名被怀疑是叛徒的线人,但因为证据不足后被释放。

据《纽约时报》报导,因为此次事件,当时美国的政府机关与司法机关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内部中也引起了相当激烈的争论。当时,一部分人主张“CIA内部存在中共的间谍”;另一部分人则表示,“受中共指使的外国骇客窃取了CIA内部的秘密特工名单”。

随着中国内部大部分线人的失联,CIA的对中谍报网也几近摧毁。因没有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又凸显出了所谓“责任论”,也就是说主张CIA内部存在叛徒。该主张以美国国家安保局的谍报泄漏的主谋曾是在台湾情报机关工作的中共间谍的这一事例为证,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但是,这等于是对CIA特工们的忠诚度的怀疑,所以这个主张没有被接受。

FBI中一部分意见认为,中国内部的CIA线人们不具备间谍的素质,所以才会被中国公安机关识破。

他们认为,CIA的线人们总是走同一条路,总是在同一个地方与CIA特工接头,这一类无视(小看)中共反谍报机关的粗心大意的行动乃是问题所在。他们批评CIA线人,在部分中国饭店中设有窃听装置,服务员中也隐藏着特工的情况下,CIA线人在说机密时也不注意言行等。

《纽约时报》指出:“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次事件使得美国的谍报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文章同时说道:“虽然CIA将与中国有关的谍报放在很优先的位置上,但西方的情报机构却很难在中国内部网罗线人,用来打造自己的谍报网,以致不能采取相应的行动。”一名 CIA前干部指出。

《纽约时报》指出:“反过来,中共情报机构从2011与2012年开始在美国国内网罗线人,至今,此类活动更为频繁,更为细致了。”

据《纽约时报》报导,从这时开始,与CIA合作或是在CIA工作一段时间后离职的美籍华人的人数与以往相比开始有所增加。其中的一部分人在亚洲工作之后拒绝返回CIA总部,而表示要在当地与家人一起做生意并生活。有人怀疑他们实际上是和中共情报机关合作。

而且,在2013年,一名CIA特工因中共情报机关而失去效用,使得FBI和CIA蒙受了损失。尽管如此,他们也未说明“这名特工是如何失去效用的”。

2016年,FBI曾指出,美国国务院职员坎迪斯·玛丽·克莱本(Candace Marie Claiborne)在数年间将敏感技术情报与国务院情报交付给中共情报机构,并以此获取海外旅行待遇或接受iPhone、笔记型电脑、现金等报酬等。该事实被检举后,这名职员也被羁押。

责任编辑:苏漾

相关新闻
阿威视窗(22):间谍事 罪业深 劝君三思慎此行
震惊中南海 国安部“间谍门”内幕曝光
前FBI官员揭秘美国最大中共间谍案
CIA解密首曝六四参与清场的军队曾发生内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