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深海中的藏宝箱──臧振华的水下考古

作者: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台湾考古权威臧振华院士,曾经主导国内指标性的考古计划:南科遗址的挖掘。而从 2006 年开始,更把考古的触角伸向大海,成为台湾水下文资保存的重要先驱。(《研之有物》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472
【字号】    
   标签: tags: ,

为什么要研究“水下考古”

因为地壳变动、海水面变化或飞机船舶的沉没,让许多人类遗址和文物,被深深藏在广阔的海底。水下考古就是透过专业的潜水与水中探测技术,结合历史研究和文物保存的观点,对这些海底的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如同陆上考古一样,是人类鉴古知今的重要工作。

还记得电影《铁达尼号》吗?一群专家利用机具,潜向深深海底,钻进那静卧海底近一世纪的沉没巨轮,想要找到失落的宝藏。最后,宝藏没有找到,却找到了一个感动无数人的凄美故事。

水下考古,就是这么一回事,在水底下找故事、也找宝藏。只是这宝藏不是金银财宝,而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水下考古队员正在测绘沉船“山藤丸”的残骸。很多人会将水下考古与水下寻宝、打捞沉船混为一谈,其实,水下考古是一种技术,也是一门学问,正式的名称应该是“水下考古学”。图片来源│臧振华提供
水下考古队员正在测绘沉船“山藤丸”的残骸。很多人会将水下考古与水下寻宝、打捞沉船混为一谈,其实,水下考古是一种技术,也是一门学问,正式的名称应该是“水下考古学”。 图片来源│臧振华提供

启动水下考古计划:披荆斩棘的开路先锋

人类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经过千年万年的地壳变迁,桑田可能变沧海,古代祖先在地表上的生活遗迹,就被隐没在水中;另一种情况,则是因意外或战争,让飞机船舶随着文物资料一起沉没。

广大无垠的海底,其实有着从古到今许多的历史发展足迹。水下考古,就是研究这些的领域。

把考古场域搬到海底,是非常艰难的。海底的水压、海流、能见度、氧气供给等,都是限制人类探勘海底的因素,直到 20 世纪中期水肺发明之后,潜水与探勘技术持续精进,人类才打开了海底的视野。而台湾,更是迟至近 20 年,才开始发展这个领域,国内的先驱,就是中研院臧振华院士。

臧振华是在美国攻读考古研究时,接触水下考古领域的。他认为,台湾四面环海,台湾海峡在 1 万 2 千年前是陆地、近代又是海上航道枢纽,必然会有很多值得研究和保护的水下遗迹。不过直到 2006 年,行政院为了因应国际海洋发展趋势,以及政府海洋政策推动需要,颁订了“国家海洋政策纲领”,政府才开始真正注意到海洋文物的重要。

对当时国内来说,水下考古是个新领域,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人才的缺乏。臧振华做为这个领域的长年倡议者,义不容辞接受了文建会的委托,组织专业团队。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大工程,他必须从澳洲、美国、欧洲,延聘专家前来训练国内人员。

我们得让考古学者搞懂潜水、让潜水专家了解考古。

水下考古需要借重很多现代科学仪器,像是侧扫声纳、磁力仪、测深仪、地层剖面仪等等。人力可以下潜的深度大约是水下 30 公尺、使用特殊气瓶的话可以增加到 50 米深左右,但有些人力无法到达甚至有危险的地方,还会派水下机器人 (ROV) 代为出征。

水下考古队使用的各种水中探测仪器。图片来源│臧振华提供
水下考古队使用的各种水中探测仪器。图片来源│臧振华提供
水下考古队使用水下无人载具 (ROV) 到水中验证沉船。图片来源│臧振华提供
水下考古队使用水下无人载具 (ROV) 到水中验证沉船。图片来源│臧振华提供

但茫茫大海,该锁定哪边开始寻找呢?考古学家的拿手好戏就要上场了。第一条路径,是从文献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依自然环境和历史纪录,判断出哪里曾经有遗址、哪几条航道特别容易出事、哪几块区域最可能有沉船;另一种方式,则倚赖“口述历史”。

很多渔船的船老大,其实就是隐藏在民间的水下考古专家。

臧振华笑说,“船老大们最清楚在哪个地方会有沉船勾破渔网、或是哪边撒网可以捞到一堆瓦片陶罐。”这些沿海渔民或潜水客的亲身经验,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在锁定探勘范围的阶段,臧振华的团队常常需要花工夫跟他们“搏感情”,于是不只收获了重要的情报,还有浓厚的友谊与人情味。

发掘沉船:静卧海底的珍贵文资宝库

在一番调查过滤后,臧振华的团队在澎湖、台南安平、绿岛、东沙环礁等区域,划定了几处“调查敏感区”,先以声纳等设备进行水底地貌的探勘,发现 200 多个目标物之后,团队开始按图索骥、下水进行“验证”。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其中 85 个目标,确实就是沉船。

每次发现沉船,都令研究团队很兴奋,但一大堆的“考古”工作,从这里才刚要开始。

    水下考古工作,首先是“辨识”,从沉船的样貌和其中的物件、配合文献资料,帮这艘船“验明正身”。

目前有 17 艘沉船,已经辨识出“身份”,年代分布从宋朝到二次大战期间的都有。其中 4 艘更因为具有高度文化资产与研究价值,被文化部优先列册管理保护。

例如其中一艘,是空壳屿的清代沉船,从船上的货物,像是瓷器、建材等,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经贸与航运型态。另一艘是 1892 年的英国蒸汽轮船布哈拉号 (SS Bokhara),这起台风导致的船难,造成 130 名左右人员丧生,是当时全球的头条新闻。

英国籍蒸汽轮船布哈拉号 (SS Bokhara), 1892 年时载运香港板球协会的成员到上海参加比赛,回程途经台湾北部时遭遇台风,最后沉没于澎湖姑婆屿附近,造成约 130 人不幸身亡,仅 20 余人获救。图片来源│臧振华
英国籍蒸汽轮船布哈拉号 (SS Bokhara), 1892 年时载运香港板球协会的成员到上海参加比赛,回程途经台湾北部时遭遇台风,最后沉没于澎湖姑婆屿附近,造成约 130 人不幸身亡,仅 20 余人获救。图片来源│臧振华
英国籍蒸汽轮船布哈拉号 (SS Bokhara),水中残骸已经被海砂及珊瑚礁覆盖。图片来源│臧振华提供
英国籍蒸汽轮船布哈拉号 (SS Bokhara),水中残骸已经被海砂及珊瑚礁覆盖。图片来源│臧振华提供

而 1895 年沉没于澎湖的广丙舰,是清末中国第一批自制的西式军舰,曾经参与甲午战争,后来被日本俘虏; 1942 年沉没的山藤丸,则是二战期间日军征调来进行运输的商船,被美军所击沉。这两艘船都见证着动荡战争的斑驳历史。

日本运输船山藤丸, 1942 年 10 月 19 日沉没于澎湖外海。但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表示该船是由美国潜艇“长须鲸号”以鱼雷击沉,但日方的记载却是“触礁”。臧振华表示,这种“各自表述”的情况在战争相关史料中经常可见。资料来源│臧振华提供
日本运输船山藤丸, 1942 年 10 月 19 日沉没于澎湖外海。但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表示该船是由美国潜艇“长须鲸号”以鱼雷击沉,但日方的记载却是“触礁”。臧振华表示,这种“各自表述”的情况在战争相关史料中经常可见。资料来源│臧振华提供
日本运输船山藤丸的水中残骸。资料来源│臧振华提供
日本运输船山藤丸的水中残骸。资料来源│臧振华提供

船上的每一块小器物、每一道小痕迹,对于考古学家而言,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说。但首先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在水底发现的文物,该怎么维护与安置。

这些文物在水下,虽然可能被海水浸泡腐蚀、被珊瑚、藤壶等生物覆盖,但经过长时间累积,都已处在一个稳定状态,就像一个封存史料的时空胶囊。从水里捞出来后,光线、压力、空气……周遭环境的剧烈变化,很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研究团队得小心翼翼,从打捞起的那一刻起、到送进实验室进行脱盐处理,都要针对文物的材质和状态,选择适当的维护措施。

之后,才是说故事的时间,也就是文物的分析与诠释。像拼图游戏一样,把许多小线索,从点累积成线、再勾勒成面,重建出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让人类从过去的遗迹,认识现在的自己。

十年磨剑有成,展望下个世代

水下考古队员在水中进行搜寻调查。资料来源│臧振华提供
水下考古队员在水中进行搜寻调查。资料来源│臧振华提供

水下考古计划的未来,臧振华关切的是专业人才的接续育成、以及水下文资的产业化。

从 2006 年打造研究团队至今,因为计划衔接或训用落差等政策面问题,常常让团队留不住专业的人才。臧振华并不气馁,他认为这些人才带着水下考古的专业与视野去其他领域,也是一种开枝散叶。长期耕耘,埋下的种子总有一天可以开花结果、激发更多有热诚的新血注入。政府即将成立的“水下文化资产研究中心”,让水下文资探勘与保存工作更有延续性,对人才育成更会是一大福音。

下一步,是让整体产业更健全。“像瑞典的瓦萨沉船博物馆、英国的玛莉玫瑰号博物馆,都是兼具教育意义和经济效益的好例子。”臧振华说,这两间用沉船打造的博物馆,透过完善的长期规划,不但成功达成保护水下文物的目标,还带来巨大的观光价值,值得国内参考。

“但眼光一定要放远,水下文物的维护保存是一场长期抗战,如果抱着杀鸡取卵的短线速成心态,只会造成文物被破坏、观光目标也无法达成的双输局面。”臧振华语重心长地提醒。

问:怎么会决定投入水下考古?

答:团队里很多同事上船会晕,我完全不会。原来是因为我出生在山东青岛,才 1 岁大的时候妈妈就带着我坐船,在海上晃了一个多月到台湾。我跟大海的渊源是深深藏在细胞 DNA 里的。(笑)

其实考大学的时候,当时选校不选系的风气盛,填志愿时我几乎把台大科系全都填了,唯一没填的就是听起来很无聊的考古系。但高中老师说,考古系其实很赚钱,鉴定甲骨文一次就好几万块,所以我后来只好硬着头皮去改,涂改的时候还差点把志愿卡擦破了。没想到,录取的就是这个“程咬金”科系。

曾经也想过转系,但大二暑假时老师带我们去台东鲤鱼山遗址考古,这才发现考古实在太好玩了!于是打消了转系念头,一晃好几十年过去,台大老校长、也是中研院史语所创办人傅斯年的名言,也成为我毕生注脚: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延伸阅读:

臧振华的个人网页

《到水下考古》专题报导,作者:臧振华

【人文讲堂】20140501 – 台湾水底的宝藏 – 臧振华 (影片)

第 51 集臧振华老师的海洋旅程 (影片)@#

──转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本文限网站刊登)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宫中争权夺位的可怕,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想必体会最深,一方面要让自己坐稳、一方面也要阻止别人窜位,透过颁诏的总动员仪式,将皇帝对自己的期许、对政权的看法布告天下。
  • 因应路程远近不同,康熙四十二年 ( 1703 ) 时曾明确订定赍诏官赴各地颁诏往返的时限,例如从京师到河南、山西一带往返限 30 天。
  • 在皇帝颁布天下的诏书中,最重要者是两种:即位之初的“登极恩诏”、宾天之际的“大行遗诏”,是皇帝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命令。
  • 胡适的年代虽然距离遥远,但他的故居就在离我们很近的中研院内,里头留大下大量史料与胡适的生活原貌,不只研究人员,每个人都能在这里重新认识,有别于课本中的“胡适”。
  • 工业革命后,各种产业加速发展,首当其冲就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当物资开始充足,我们对生活有另一种想像,百货公司也因而诞生。中研院近史所连玲玲,研究历史悠久的上海百货公司的现代化过程,建构出其背后传达的意识。
  • 你以为“图文部落客”是现代产物?走进中研院文哲所李丰楙研究员的收藏世界里,你会发现老祖宗将“文字”化为“图像”的功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被用来祭祀祈福,或作居家摆设的图像,其中蕴含的文学与宗教意义,早已普及于古人的日常生活。
  • “泰北金三角”地区的云南人,家人过世时是烧纸作的“假护照”,让逝者可以拿着护照到处移动。为什么会有这个文化现象?中研院黄树民院士,分享过往田野调查看见的故事。
  • 海洋的面貌变幻莫测, 色彩斑斓,光影交错,日光下闪耀着点点金光,薄暮中焕发出神秘色彩,海的样貌与情 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 资源稀少、遭遇外来竞争时,我们应该坚持保护自己的资源与利益,还是以更开放的态度与邻人合作?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沈圣峰副研究员发现,受到“逆境”促进“合作行为”的物种,反而展现出更强的族群繁殖表现,更胜顺遂环境下的激烈竞争策略。
  • 导览行程通常从中研院大门口开始,一直深入森林步道及生态池,院区内的植物、昆虫与动物,对生态志工而言如同老朋友,路边的一花一草都可以说个故事,一虫一鸟都是令人驻足流连的焦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