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有人在后院纵火?!原来是想烧掉柳絮啦

【大纪元2018年11月19日讯】草地上铺着白色的结晶是什么?可以确定的是并非雪花,远看有点像盐巴,又有点像蒲公英。只见摄影者的同伴点燃一根火柴,将火苗靠近白色棉絮!惊人的事情发生了,原本以为恐酿成火灾,殊不知居然上演了“小火奔跑”的画面。

原来他们在烧的棉絮就是“杨柳絮”。这家人在院子里种了白杨树,春天一到,雌雄异株的杨树便开始为了延续香火而产生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雄株的杨树不会飞絮,它们在早春时就先开花,让花粉飞散授粉,之后雄株的花序就会渐渐枯萎,有些杨树会垂吊着一绺绺的白色条状物,就是雄株的杨树花序。这些花序重量不轻,不会随风飞扬,但此时的杨树依旧容易让人产生过敏反应,原因就出在看不见的花粉四散。

一段时间过后,没有花瓣但有花盘及苞片的雌株杨树,其成熟果实裂开后会放出冠毛种子,看起来就像棉花一样,乘着风或藉由昆虫传播,开枝散叶。这时空气中常飘散着下雪般的飞絮,景色梦幻,但现实中却非常扰人,因为这种飞絮比起花粉让人更不舒服,容易搔痒、咳嗽。

为了清除这种轻飘飘、软绵绵又容易乱飞的飞絮,这家人认为,最有效率能摆脱这些“棉花”的办法就是烧掉它们。只见翠绿盎然的草坪上,铺着一层蓬松的棉絮,点燃火柴靠近,果然瞬间就烧掉,而小小的火势则跟着延绵不绝的棉絮,一路也烧完一片范围。

令人惊奇的是,火苗居然没有让草坪起火。原来,春天不算过于干燥的季节,小草和土壤都保有一定的水分,跟柳絮的白毛这个超级易燃物相比,火焰更容易往棉絮更多的地方“横向”发展。影片最后,棉絮“收尾”了,火势也一并告终。

杨柳这种植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中国大陆可谓“灾情惨重”。据报导,北京至少200万棵杨树和柳树,每棵雌株的杨柳一年可产生1公斤飞絮,所以每到春天,北京街头都仿佛“大雪纷飞”,行人也“满嘴白毛”。

医师也指出,呼吸系统较脆弱的族群,如果吸入了附有白丝、花粉等成分的飞絮,会触发鼻塞、鼻水、流眼泪、喉咙搔痒、咳嗽等过敏反应,严重则可能引发气喘或呼吸困难,不得不慎,建议民众在柳絮纷飞的季节配戴口罩出门,气喘患者务必随身携带药物。

杨柳喜好凉爽气候,地中海、东欧、中亚及西亚地区也有分布,为什么唯独中国大陆最“深受其害”?资料显示,1950年代正值北京沙尘暴猖狂之际,中共当局为了因应严重沙尘,下令发起“绿化战争”,并选定容易种植、生长快、成本低的杨柳作为“绿化尖兵”。

但负责的官员对杨柳缺乏知识“雌雄不分”,造成往后北京每年春天飞絮乱飞,人民怨声载道。目前中共预计2020年前减低杨柳絮的影响,包括将雌株树冠嫁接雄株枝条、施打化学药剂使雌花分化、洒水以及直接砍掉。

事实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曾撰文表示,小时候山东的老家各种树种随处可见,如今几乎只剩杨树,而这几乎是一夕变天,“农民们将河道两侧好端端的森林整体砍伐了,从此栽杨树至今。”除了绿化的名义,其实杨树被家具市场哄抬致价格飙涨。

他表示,有人用“绿色荒漠”来形容人工纯林的问题,有水土保持能力差、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脆弱(病虫害严重)和景观单调等种种弊端;他并强烈呼吁当局多考虑乡土树种。除了增加生物多样性,也能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应有的功能。

看完整影片(Video credit: JukinVideo)»

观看更多影片:

全台唯一的“落羽松路” 你去过了吗?

责任编辑:姜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