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观

黑潮漂流(1)

当心的容量变大了,那些苦难和伤害就变得小了,随之就不会再干扰到自己。(Fotolia)

他不是少年PI,他只是老海人,

他用全身的海味,来说大海的奇幻,

离岸12浬的漂流,无可比拟的落拓!

*独坐 

独坐方筏,随黑潮漂流。

方筏离岸距离已超越十二浬领海,方筏露出黑潮海面约四十公分高,此刻,我是贴坐在地表上最低平,也最辽阔的太平洋海上,随黑潮往北漂流。

往东展望,那头是一去千浬万浬的广浩大洋,方筏西侧,以为可以是漂流视野依据的岛屿高耸山头,此刻,因为有段距离,也因为八月南风季节,阳光逞威后,沿海将转为海风,水汽随海风上岸,午后的山岭,大片盘据着水汽转化的层云。阳光偏在西南半空,光影水汽迷离,此时的岛屿身影,几乎全隐入西天迷濛的光影和灰濛的云霭里。

也唯有漂流和缓的节奏感,让人有了静下来的闲暇,观察天上云朵形状和颜色的异同。

如云朵搁浅于山岭,西天是大片层云堆积,东边天际,则是如丝絮亮白,飘浮于海面的高空卷云。

海面和岛屿上空的云朵,形状与云色完全不同。

曾在一本书中读到,伟大的航海民族玻里尼西亚族,他们在西方航海图上南太平洋还是一片空白的前四百多年,他们的传统领航员,只凭身体感官,不依赖任何航海仪器,已能带领他们的船队,在占地球表面积五分之一如繁星众多的小岛间来去自如。

云朵的判断,是他们领航员远距离判别岛屿位置的观察重点之一。

这时,方筏上的我,也想像自己是书中描写的传统领航员,在大洋中藉由天空云朵形状及云色的差别来判断岛屿方位。

我不时回返心思看着自己的身体,鼓舞自己试用更多感官,来感受这段难得的漂流。

尽管此时的我并不需要定位方向,下海漂流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寻找一座岛屿。

但此时,我确实能凭着空中云朵,来分别海、陆之际。这多少也踏实了漂流状态下彷若攀不着边的遥远感和茫然感。

方筏贴着黑潮涌浪起伏,筏底拍出细碎浪声,筏身随浪涌高抬或伏荡,我耳际清晰响着水流、水滴以不同频率灌进或流出方筏底架十二根竹竿两端管头发出的咕噜声或滴答声。

竹管粗细不同,竹管头的竹节长度也各不相同,方筏底下拥有二十四个音频不同的水瓢形水笛子,当方筏随浪涌晃起落,水笛子铲水或漏出水流,起落间似有节奏。筏下这些管笛发出的水声,听久了仿佛也带上了韵律。这是组装方筏当时,不曾想到的意外且独特的音响效果。

有时听着迷了,想说,这会不会是黑潮为这场漂流鸣奏的乐音。

这里远离陆岸、远离人世,以人类发展漫布状况以及人口密度来做比较,这里可算是真正的旷野。

方筏上十分安静,除了水笛子发出好听的漂流鸣奏曲,没有机械声、引擎声,没有硬碰硬的敲击声,没有警告声,没有广播声,没有喧嚣,没有争执和评论,视野一片苍茫,偶起的只有伏贴海面的轻微风声,和筏边偶起的碎浪声和浪头伏荡下去的哗哗水声。

想起书本中读过,古代的先知或智者,当他们在人世间遭遇了困难与困惑,他们常暂时走出人世,走到旷野,安静聆听。

聆听天地、大海、风声、水声,观察日出、月落、星辰变化,感受万物不停述说的起伏故事,他们仔细观察及感受大自然呈现的所有征兆和现象,他们借此得着了启示。

再回到人间的先知和智者,他们解读了那庞大恒久的讯息,领略了彷若天机泄漏的密语,他们从而理解,不再以人们习常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发生的种种问题,他们以全新的位置和全新的观点,重新面对这些过去曾经的困难与困惑。当智者从旷野归来,这些原来的问题,都已经不再是当时困惑难解的问题了。

漂流这一刻,不敢说是为了求智慧,但我确实是来到了真正的旷野,此刻我独坐海上,是否也能像古代的先知智者,稍稍触及或稍稍领略这堵横在眼前且难以窥视的墙后深意。

有道船缆,如脐带般连系着方筏和戒护船,这道绳缆所维系住的安全感,让方筏上的我无须担心方筏翻覆时无人救援,也不用担心万一方筏被海流给冲散、冲失了。

只要不在乎戒护船上安全监护的眼,我在方筏上的视野旷阔,并单纯到只剩天空、云朵和海面,我的耳里安静到只剩风声和水声。无须言语,这一刻,我渐渐沉浸于独有的空间,独有的思想,和独有的官感。

此刻的漂流,我看见的、听见的、感受的、想像的,完全不同于过去这辈子的其它经验。

我确定自己无法如智者那般沉稳笃定,无法如先知那般敏锐地放开所有的生命感知能力,如吸水海绵般充分感知海天间的所有奥秘。但我隐约晓得,这段漂流,在我生命中将有不同于以往经验的非凡意义。

我也发现,同样是处于漂流状态吧!戒护船上的团队,安静看海的伙伴愈来愈多。

戒护船上的漂流日子,几乎就是闲闲看海的日子,发现伙伴们好像在放掉什么似的,一天比一天安静。

放开习常紧握的掌心,时间松弛,日子一天比一天安静。

漂流过后,我相信所有伙伴们,应该或多或少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未完,待续)

——节录自《黑潮漂流》/  有鹿文化出版公司

责任编辑: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