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反共才是爱国”的倪匡

大陆“公安干警” 逃到香港成为大作家
文/秦顺天
font print 人气: 1384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60年前,他不满中共专制而成为“逃港者”,“如果不从内地逃到香港,非但没有机会写作,连继续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

相比起年少时的自己,他更佩服现在香港的年轻人,他说,自己为了避共产党到香港,但现在的年轻人没选择逃,而是选择对抗,“我很佩服他们。”

如果不逃到香港,连继续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

倪匡,原籍浙江镇海,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一知识分子家庭,倪匡是家中老四,本名倪聪。他小时候跑去看过枪毙“反革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种场面,“回来吃不下饭。”

1951年,16岁的倪匡为追寻“乌托邦”理想,辍学报考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之后,他成为一名“公安干警”。

1952~1953年间,他参与过苏南的“土改”斗地主,抓“反革命”。斗地主判死刑的时候,领导要求倪匡写布告公示,倪匡问判处死刑的理由,领导告诉他写“地主”,“我说地主不构成死刑理由。领导说:‘让你写你就写,啰嗦什么!’”

倪匡还参加了苏北“双沟引河工程”, 开垦盐碱地,创办劳改农场(即现在的江苏洪泽湖监狱)。

1955年,倪匡报名去内蒙呼伦贝尔盟扎赉特旗绰尔河畔,志愿开辟劳改农场,即内蒙古第四劳改管理大队(现为内蒙保安沼监狱)。他负责管理保安沼劳改农场的犯人。

期间,倪匡饲养的狼狗咬了视察的总队书记,因此多次成为批斗对象,倪匡不得不检讨,承认自己有“潜在的反革命思想”。

示意图。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金河镇的冬天,最低气温达-43.8°C,市民外出眉毛鬓发上都结上霜。(大纪元资料室)

倪匡自述说,1956年冬天,因风雪太大,运煤车不能把煤送到。“天寒地冻,很多人都冻死了。我拆了一个摇摇欲坠的木桥当柴火,我想河水已经冻到底了,要化冻至少也要到6月,那时我砍一些树再搭好就是了。我以为我在挽救同志生命,结果被冠上了‘破坏交通’的罪名,‘破坏交通’是现行反革命,很大的罪。”后来农场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彻查他的“反革命”背景,“我被关在一间周围没有人烟的小房子里,门也是透风的,里面只有一个炕,每天晚上,狼就围着小房子,嗷嗷地叫,狼叫声真是可怕。……”

天天思想汇报、开会检讨,又听说自己两罪并罚,足以判十年监禁,倪匡不堪忍受,于是他听从朋友的意见,1956年末,他连夜骑马往北方逃亡,原本想逃到外蒙避难。

他骑马却误跑到了火车站,就坐上一列开往南方的火车到了大连,后又乘船去上海,当时上海亲友也不敢收留他太久,他就寻找机会准备偷渡香港。后来,他与十几人被塞进运菜的船下的暗舱偷渡,当时大家挤在很狭窄的空间里,到了公海没人巡逻时,他们才能上甲板休息。

1957年7月的一个雨天,倪匡花费了150元,终于成功偷渡到香港。上岸后,他被带去政府机构办身份证、填表拍照片,成了英国管辖下的香港公民。那时,倪匡22岁。

多年后,倪匡说:“如果不从内地来到香港,非但没有机会写作,连继续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反右’我肯定过不了关,‘文革’也挨不过。幸亏来了香港……”

成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初到香港,倪匡没有学历,又不会讲广东话,只能去做体力活,什么杂工都做,但他非常开心,因为可以吃饱叉烧饭,而且自由自在。

做了三个月的苦工后,倪匡便投身文坛,10月就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活埋》,讲述了土改时一个地主婆抱着自己的孙子被活埋的故事,其中有“土埋过胸口时,奶奶拍着孙子说,一会就好了,不闷了”之类的语言,读来让人甚感压抑。

这部一个下午写出的小说,竟然赚得了90元稿费,比他一个月的工资还高!而且好评如潮,从此倪匡专心写作,从未被退稿,再到后来,倪匡的稿酬达到无人能及的天价。

倪匡的勤奋也无人能及,他创作力惊人,自称是全世界写汉字最多和最快的人。有几年时间,他一天写2万字,三四天可以写好一套剧本,同时还可以写七八篇连载小说,他为12家报纸提供稿件,从不拖稿,被誉为“天下第一快手”。

这个从大陆逃出来的“公安干警”, 自学成才,在香港如天马行空一般。他曾为古龙做过枪手,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创作了《卫斯理系列小说》等大量作品。

倪匡在香港星光大道上的手印及签名。(Tksteven/Wikimedia Commons)

倪匡写了四、五百套剧本,拍出三百套电影。他参与香港嘉禾功夫片《精武门》的编剧, “陈真”这一经典形象,就是他为李小龙量身塑造的。

倪匡的标签非常多: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华语科幻鼻祖、武侠作家、获电影金像奖终生成就奖的电影人等等。金庸曾赞倪匡说:“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爱国必须反共,反共才是爱国

倪匡离开大陆50年时,亚洲周刊曾为他策划返回大陆的回乡之行,倪匡选择了拒绝,他托词说,当年是从公安叛逃偷渡来香港的,回去要被共产党抓的。这也反映了倪匡对中共决绝的态度。他的好朋友回大陆,倪匡常常骂道:“一点知识分子的气节都没有,没有风骨……”

1992年,倪匡移居美国三藩市,当时他担心中共97年后接管香港,他说:“我绝不住在中国人当皇帝的地方。”

如今,因太太不适应美国的生活,倪匡又举家回港,他自嘲:“我晚节不保就是了!儿女情长一定英雄气短。”

倪匡的反共立场十分坚定,他认为中共完全违反了人类的历史文明,“共产党最可怕之处是要洗脑,控制别人的思想意志,人在共产党的制度里只会变成完全服从的机械。”

经历广东土改的倪匡,指出很多人对中共已故领导人还存有幻想:“没有一个中共党员是无辜的。”每当听人说共产党进步了,他就说:“人家问食人部落领袖现在怎样了?他说我们进步了,用餐刀吃人肉。共产党现在的所谓进步就是用餐刀吃人肉。”

倪匡早年小说《转世暗号》中,写出极权之下,西藏出现了假“活佛”,这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陆果然成真。

2019年8月18日,反送中香港民挤爆维园和周围街道。(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30年前倪匡的小说《追龙》中,曾“预言”东方将有一个大城市要毁灭,“仅仅只是几个人狂悖无知的决定,就可以令得一个大城市彻底被毁。”原因不是什么天灾,而是因其优点尽失。后来倪匡提到,这个城市就是香港。他说,香港消失的优点就是“自由”,“主要是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一切自由之母,没有言论自由便没有其它自由。”

对于所谓的一国两制,倪匡早就知道它是骗局,“我根本不相信一国两制这回事”,“共产党说了算,有什么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共产党说的,共产党的话什么时候靠得住?数十年来没有实现过一句话”。

但倪匡认为自己爱国,“爱到极点!”他曾写下两句口号:爱国必须反共、反共才是爱国。

2014年,倪匡支持香港“占中”事件。说起今年6月至今的反送中运动,倪匡由衷佩服,“(超过)100万人上街,这个是世界奇迹,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没有过有人为了反对一件事有这么多人游行。”他批评香港警察,只敢对示威者“勇武”,已沦为极权工具。

倪匡说,自己为了走避共产党才逃到香港,相比年少时的自己,他更佩服现在的年轻人:“我逃走咗就算数,但现在的年轻人没选择逃,选择对抗,我很佩服他们……打压愈大,反抗愈大。”他表示永远站在年轻人一方,“以我个人立场,无论什么情况,我都站在年轻人立场。”

信神后的倪匡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传说倪匡曾在中国东北见过外星人,也经历过“狐仙显圣”,至少有两次遇鬼体验。他的作品里,有很多轮回、因果报应的故事。倪匡相信人死后有灵魂,认为不同生物通过所谓的修练,可以使身体结构产生变化,就会成人或成仙。

倪匡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大脑视觉神经决定的,大脑有局限性,所以眼见并不为实,科学也是人为的,所以无论科学家再怎么辟谣,宇宙中一定有外星人。”

倪匡创作的科幻小说(公有领域)

在香港名利双收的倪匡,有过一段荒唐生活,也染上了抽烟酗酒的习惯。他曾经陷入迷茫和痛苦,甚至想过跳楼自杀,“因为实在不知道人生是为了什么?只知道不快乐,人生没有了继续活下去的意义……”

1986年,倪匡受洗成为基督徒,原因是与牧师祷告后,治好了多年以来的酒瘾。信神后的倪匡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他感叹毕生自诩为行侠道,却忽略了所爱之人,他说,“没做过什么亏心事,但是自己对太太不够好。”

倪匡的太太目前已患脑退化,太太患病之前,一直照顾倪匡的起居,现在是倪匡照顾太太。“我们夫妻感情很好,虽然我做过很多坏事,但她这么多年也没有对我说过一句重话。”太太离不开倪匡,倪匡也希望有更多时间和太太相处,所以倪匡近年很少出席公众场合。@*#

参考资料:

倪匡口述《被一阵风改变的人生》
倪匡《吾写又写》
江迅《倪匡从内蒙逃到香港秘辛》
倪匡授权口述《倪匡传:哈哈哈哈》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发源于梧桐山的深圳河,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的“柏林墙”。 对于数百万渴望自由的人们来说,那里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大陆50年代以后的各种政治迫害,包括屠杀、饥饿与贫穷,使民众不得不想方设法逃离,当时香港几乎成了最近的一处“天堂”。
  • 1941年12月8日7时,香港启德机场上空,突然飞来几十架飞机,紧接着一阵猛烈的爆炸声响起,香港街面上、酒吧间电影院里享受着生活的人们,望着远处浓烟滚滚的天空,疑惑地抬起头:“70%是防空演习,报纸上没说战争已经逼近了呀。”
  • 抗战时期的香港起到了物资运转枢纽和巨额款项输送渠道的重要作用。国民政府在港设有专门机关负责对外采购和对内输入军用物资。军政部、贸易局、交通部、中央信托局都有驻港办事处。抗战初期,约75%的外援物质都是从香港经广九铁路运送到广东和全国各地。九龙启德机场每天都有定期航班飞往重庆运输大量物资。
  • 李景均,1912年出生于天津富商之家。其父是经营出口贸易的“桐油大王”李锐,是位基督徒。高中时,李景均被送入英国传教士办的天津英中学院。大学时,李景均进入美国传教士办的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李景均赴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主修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
  • 香港争取民主自由的运动可追溯到三十年前港人义救89六四学运人士的“黄雀行动”。“黄雀行动”始于1989年6月下旬直至香港政权移交前,香港商人、艺人、黑道曾募资千万,前后将七八百名89“六四”人士成功从大陆救出,安全抵达海外,其中包括被中共内部通缉的赵紫阳次子赵二军的妻女。
  • 乐氏宗谱上记载的乐姓祖籍为浙江宁波府的慈水镇,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昭宗光化年间,大司寇乐仁厚及弟太医令乐仁规不满朱温乱朝,弃官归隐,后移居到宁波,至清初共31世宗谱。其中,第26世乐良才随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迁都,也搬到北京。
  • 美国第一名嘴塔克·卡尔森因敢言遭封杀;前美国之音总监之子成保守派媒体斗士;联手川普马斯克坚守媒体真相阵地。
  • 陈云裳福慧双全、进退自如的一生,既有云霞蒸蔚的绚丽多姿,又有光风霁月的明净清爽……是远比娱乐圈的绯闻婚变更适宜年轻姑娘眺望的风景。
  •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迪士尼改编成颇具女权色彩、实现自我价值的超级英雄。而神州千古传颂的木兰则是忠孝节义、智勇双全、贤淑高洁的化身。虽然战功赫赫、封为尚书郎,木兰还是辞官隐退,回归传统的女性生涯。
  • 家常、感情、文学、电影、时政,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界的两大巨擘──夏济安、夏志清夏氏兄弟,18年的鱼雁往返,是一代知识分子珍贵的时代缩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