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报指农渔民大游行使台湾经改受挫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28日讯】(中央社记者邹明智巴黎二十七日专电)法国费加罗报今天报导,台湾农渔民上星期六发动十万人大游行,在欧洲人眼光中,仅是大海中的水滴。实际上对台湾而言,农渔民众行动已启动倾覆政府的机制,使经济改革计划受挫,造成台湾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困扰。

报导指出,财政部长李庸三及农委会主委范振宗因而被迫辞职。行政院长游锡(方方土)请辞则获总统陈水扁慰留。陈总统的民意指数由二○○○年刚上任时的高达百分之八十,而今滑落到百分之三十八。

台湾农渔民发出怒吼,拒绝农会信用部门转型计划,主要深恐因而降低购买力。目前农渔会信用部总共三百四十四家,其信贷功能使农渔民众受惠五十多年,但其中也有因太多的呆账而倒闭,政府盘算发现,这些信用部的存在,每天让纳税人负担一百万美元,因此希望限制财务困难的信用部继续信贷业务。但对农渔民众而言,此一政令无疑宣布信用部制度的破产。

农业一直是台湾最头痛的问题,信用部组织极为分散,很难进行结构重整,在金融市场早已失去竞争力。在二○○○年,台湾有七十八万农户,农作面积达八十五万公顷。数字无法代表真实情况,因为“农民”坦承全年收入中百分之八十来自非农业所得。大部分退休者返乡从事农作,农业人口仅占全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农业所得仅占国民生产总额的百分之三。

去年政府提出二十一世纪农业发展计划,希望带动农业生产活力,改善农产品质,希望在二○○四年减少农渔民人口至六十三万人,每年生产力增加百分之四点一七,并提高业者所得,从目前的五千四百一十一美元增为五千八百六十美元。但所需投资庞大,远非农会信用部所能负担。

台湾于今年年初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员,农渔业市场被迫依国际规范对外开放竞争,唯有开放外来进口,对抗外来农产品的竞争,甚至来自世界产米及小麦最多的中国大陆,别无选择。

中国大陆稻米产量占全球的百分之三十三点六,小麦产量亦达百分之十九,农业外销每年高达一百七十亿美元。当然大陆也是台湾农产品最大的市场,但台湾并不在这方面与中国大陆交锋,目前两岸贸易仍大部分透过香港转运,每天自大陆进口数十吨的石斑、田鸡及软壳鳖,也有不少台湾渔船透过海上交易购进大陆渔货。

台湾拥有卓越科技发展的渔业,有意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鱼苗中心,一九九九年起推出五年计划,投资四亿三千万美元,成为海洋高科技的橱窗。可是所遭遇的阻碍,使这项计划窒碍难行。

农委会原准备分两个目标进行,向农民提供互助基金,以补助农作物价格下跌的损失,并建立产销联盟,以加强销售网。此一转型计划遭到上星期六大示威的阻挠而出岔,更严重的是两名重要内阁阁员辞职,将使民众对其他改革的进行产生疑虑。

依欧洲媒体引述梅瑞尔林奇金融评估机构的报导,台湾一连串的改革包括银行及工业改革,均以拯救失业为目标,可惜其中金融改革已碰壁。

农会信用部的“战火”恐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外国厂商认为林庸三担任财政部长是扁政府改革的擎天一柱,而今可能造成投资者丧失信心,在此成群台商转赴大陆之际,台湾处境艰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反而是一大压力。

费加罗报指出,台湾固然未曾想像成为农业模范王国,其主要目标则放在变成“硅岛”,而今仅因面对外来竞争压力需要重建竞争力,竟使陈水扁总统越来越失去民意的支持。

此外,这场“农会信用部之战”也再次惹起与北京的新冲突,因为中共一直困扰台湾,两岸在世界贸易组织又要为此在谈判桌上见真章,中共仍视台湾为“反动省”,让台湾万万无法接受。(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1123农渔民大游行盛况空前
农渔民游行平和落幕 学者给予正面评价
游揆约见刘世芳等官员 内阁将小幅改组
欧洲杯足球赛开幕赛结果 德国大象成功预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