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3条立法争议激化 两大阵营对立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2月18日讯】(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特稿)用拳头击向墙壁,力度愈大,反击力愈大,也就更加痛楚。目前香港各界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事宜所爆发的争议,似乎也出现类似现象:支持和反对阵营从刚开始的温和讨论演变至激烈对骂,彼此的反扑自然递增。

在刚结束的星期天,几万名市民在民主党、前线、大律师公会、香港记者协会及天主教的号召下上街游行,就二十三条的立法决定表达他们的立场和不满。

在这次集会中,各与会党派及组织并非一面倒反对立法,当中除了民主党、前线及天主教主教陈日君等反对立法外,其余代表团体如大律师公会等却并非反对立法,只是不满特别行政区政府所采取的立法步骤。该会认为政府提出的立法咨询文件不够清晰,要求政府先行制订具体法律条文,再以白纸草案形式咨询公众。

但无论如何,有人形容,这是一九八九年北京“六四”天安门事件后香港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会,政府不能坐视。

据报导,当天不少天主教徒所以参与集会游行,是一次力量的反扑。

天主教为本地重要宗教之一,据说拥有二、三十万名教徒,向来备受尊重。香港主权转移以来,天主教在已故主教胡振中的领导下,在政治问题上一向保持低调,期间只有助理主教陈日君偶尔发表反共言论。

月前陈日君接替病逝的胡振中出任主教后,不但继续其反共立场,且积极介入本地政治事务,在“居港权”及第二十三条立法问题上提出了其观点,并声言公民可以抗命,传达民众可以不遵守不合理法律的意念。

陈日君的积极介入政治事务,尤其近日对二十三条立法事宜的言论,最终引来亲共人士的反弹。十二日立法会讨论民主党提出的反对二十三条立法动议辩论时,亲共的工会联合会籍议员梁富华批评陈日君为“病态教徒”,偏离宗教领袖少谈论政治的做法。这番谈论却又引来天主教徒及民主派人士的激烈批评,指他进行人身攻击。

报导指出,十五日民主派发动的集会游行,原先估计只有五千人参加,但人数突然暴增至数万人(主办单位估计有六万人,但警方以集合人数统计则只有一万二千人),当中不少人就是冲着梁富华的言论而来。

不过,梁富华至今仍坚持其批评陈日君的立场,且获得工联会、第二大党派民主建港联盟及其他亲共人士的支持。在电台的“叩应”节目上,支持梁富华的市民反驳说,“陈日君也曾批评董建华,民主派更经常谩骂行政长官董建华及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为何发表政治言论的陈日君却不可以被攻击”?

这种你一言、我一言的争辩日益激化,社会上已因为二十三条的立法争议形成两大阵营,也就是政治意识型态上经常被二分的民主派和亲共派。

回顾香港历史,早期亲共人士的主要斗争对手似乎是亲台的右派。踏入八十年代,随着右派力量的式微,民主派的崛起,其对手转变为民主派。这两大派系从“九七”前开始斗争,至今没完没了。而两大阵营的斗争立场也随着香港政治背景的转变而有所变化。譬如“九七”前民主党支持港英政府抗拒来自中共的压力,因此被视为保皇党;“九七”后,却轮到民建联因为支持特区政府抗拒来自民主派的压力而被视为保皇党。形势如此逆转,外界想也想不到。

此外,随着香港政局在回归后日趋稳定,以及愈来愈多港人认同中共政权,亲共人士大有成为社会主流力量之势。

但也有舆论指出,社会上仍然存在一股稳定且颇为庞大的民主或反共力量。从这次有数万人上街支持民主派的立场来看,民主力量也非省油的灯。

为了制衡民主派及表达支持二十三条立法的立场,工联会计划于二十二日发动集会游行,实际与民主派对着干。

对于工联会的做法,一些民主派人士形容这是搞分裂,是要分化社会;少数支持民主派的报章也从中插一手,报导亲共机构如福建中学及香港中银强迫学生和员工参与游行,以抹黑对方。

讽刺的是,这次却轮到中共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搬出“自由”两个字来维护亲共人士。

高祀仁十七日回应民主派批评亲共团体上街游行时说,“市民对一件事发表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集会和游行也是市民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是合法的”。这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言论,令外界无言以对。

上述两大阵营的较劲,已把本地各界人士和团体卷入旋涡中,不同立场的人甚至少数报章,也希望透过本身的力量来壮大自己所支持的阵营,激化了争端。

虽然有人忧虑分化的结果会损害社会,但有人认为,在一个自由社会里,出现争议是无可厚非的事,尤其是香港不同派系的斗争由来已久,市民早已习以为常。扮演政府研究智囊的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也指出,虽然社会因为有关问题呈现分化,但不算严重。

尽管如此,他认同,当务之急,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减低公众对二十三条立法的疑虑,具体做法就是尽快公布立法草案,让公众看到有关法律在禁止叛乱、颠覆、窃取国家机密等罪行之余,确实不会损害到各种自由。

一些舆论也指出,绝大多数港人及团体并非反对政府依据二十三条立法,只是由于没有看到具体条文,担心政府将来订定的条文会损害现有各种自由,且透过议会仓卒立法。再过几天,政府就结束二十三条的咨询期,届时它会如何因应这些被认为较为理性的要求和建议,很快就会揭晓。(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美法轮功学会就23条致信港府促制止暴政延伸
电视采访﹕美国学者黎安友关注香港23条立法
【纪元专访】杨力宇分析23条对香港政经影响
粤语访谈:“金山广场”就23条越洋采访李柱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