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该补脑?!

晓昕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8日讯】冯小刚在《大腕》中借傅彪之口面色凝重地说:我们中国演员都补过钙了———人们将来再提到这部影片时,这句自嘲大概会成为能记起不多的镜头之一。在给新年晚会排排坐吃果果大发红包的元宵晚会上,冯巩说了一句“什么玩艺儿”———也许是逗趣、也许是不经意的过场词,却被敏感的观众一把抓住投进了文字狱,认定那是对他们自己节目最恰如其分的一句概括。

有人总结说,上网半年的人不再适合看电视,曾经是电视迷的人一旦掉入网络1这个无边海洋,就会有许多见怪不怪的新发现。网络的种种如互动、即时、平等之类此处就不必多说了,相应的现象是,比如新年晚会,从前年赵本山的换马甲到今年姜昆的打电话等等,几乎都是网上已烂透了的小段子,那么对于陈旧的不能容忍自然首当其冲大规模地爆发于网上。

稍稍观察不难发现,曾经威风一时的电视如今也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毕竟作为媒体,电视在我国真正大规模铺开不过近20年的事,发展过程中不断学习完善也属正常。前一阵是向文化相近的日本、港台学,如今来势汹涌的网络也逐渐走入了它的视野。很多FLASH作品已成了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如雪村、痞子蔡等也从网络成名,如今已四处开花。

作为大众传媒,尤其在几乎同时迅猛成长的情况下,各种传媒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和高下之分,而是各有所长、互相借鉴、彼此融合。一方面说明大众的选择日趋多样化,媒体及不同市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大众的视野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一。如当初《笑傲江湖》和刚过去的新年晚会,若无网络的参与恐怕也不会有后来的热闹景象,至少说明大家依然在关注、依然需要,同时也传递出了更多直率的声音。而当初《大话西游》和时下《流星花园》等的走红,更是一种自发的“民间力量”,最终成为传统媒体不得不引起重视的现象。

当然,网络或者说其他形式兴起的流行文化也并非毫无瑕疵,如主流内容仍需倚仗传统媒体、缺少理性、网民普遍低龄化等等,同时应该意识到如今从网络传出的表达相对于“沉默的大多数”而言,只代表一部分甚至还是一小部分群体,难免失之片面;但这也已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而且,青春的基调也确实给大众文化带来一阵扑面而来的清新朝气。而如电视之流依然拥有受众最广泛、传递信息最直接的绝对优势,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拥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也试图做出亲近大众文化的姿态和努力,比如相声小品中都加入了短信息、网上笑话、脑筋急转弯之类的内容,但显然在这一点上,它的脚步不仅已慢了半拍,而且颇有些东施效颦之态,不过随手拣了些零散皮毛粘在自己身上就以为是另一种华丽了。再则,大众流行文化又是如何产生的?无论它出于何处,毕竟也是人的创造,抓住了迎合大众心理的卖点,再通过媒体的传播得到无限放大,更何况公众媒体对文化还有引领倡导的作用,作为掌握话语强势者,应比大众更“聪明”,将零散凌乱的信息做出整合,才能令人信服地归属。时下总批评社会的媚俗甚至粗鄙之风,若文化主体表现创造不出美,那只能让大家唱着“想说爱你不容易”说拜拜了。

归根结底,是文化主流创作队伍的狭隘闭塞和急功近利,拿那些最活跃的当红人物们来说,仅仅从他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的忙碌状况看,除了吃饭睡觉,今天一个节目,明天一个晚会,一不留神又出了几十集的戏,更不要提无数这样那样的活动,若还需要有精力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天有48小时恐怕也不够。而一旦进入某个圈子,江湖义气、近亲繁殖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几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只能是千戏一面———近亲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只会提高劣质基因的显性几率。

“大规模补钙”已经是过去的话题,如今看来,套用一句当下的流行讲,某个圈子要补的该是“脑什么金”了。

(万维读者网络)(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歌手郁东驾车撞人致死 稍后将发表公开致歉声明
【纪元专栏】吴惠林:拜金年代远飏,有影呒?那也安呢?
英国剑桥大学召开未来科学与文化大会
担心风头被抢苏有朋个唱不敢请赵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