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没有变化快——四谈政治局常委会组成

人气 5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4日讯】信报5月23日报道﹐有关政治局常委会组成的第三个变量﹐比前两个可能都大。这个变量是﹕就谁人能够出任某一职务﹐包括出任政治局常委﹐中共并没有什么‘阶梯’式的一定途径。

按部就班来说﹐当然一般是做过副总理才会做总理﹔而长期主管党务的官员才会出任中央纪律检查委会书记。但是﹐一则﹐中共并没有什么规定﹐要求某人进入政治局常委之前必定做过政治局委员。十四大的七名政治局常委中﹐就有三位没有经过政治局的台阶﹕胡锦涛是上届中央委员﹔朱容基则从中央候补委员连超三挡﹔还有刘华清﹐连上届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都不是﹐而是从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重新走到前台。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太多﹔十六大上﹐这种可能性更会比较小一些。二则﹐中共同样也没有说﹐国务院副总理不可以调任中纪委书记。当年乔石就有这样的经历。反过来呢﹐同样的道理﹐一个省委书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谁也都说是名正言顺。其实﹐中共向来由党领导一切﹐党内经历就可以是全面的工作经历。前些天﹐有马来西亚的接待官员﹐惊讶于胡锦涛对于经济事务的熟悉﹐就说明这位官员对中国的了解还有待加深﹕中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二十五年﹐谁能说一个长期担任省委书记的官员会仅仅是一名党务官僚﹖

因此﹐过往工作的经历﹐固然可以是一个领导人迁升过程中的重要参考系数﹔但是﹐这类迁升﹐从根本上说﹐是高层出于相互之间权力关系的考量而达成﹐而不是由专业考量所决定。因此﹐它就不大可能像公务员使用那样﹐按部就班﹐有规有距。有一些领域﹐专业性较高﹐不得不‘与国际惯例接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会比较多地按‘计划’进行﹐外交部门就是一例。不过﹐根本上说﹐中共的干部使用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人人都是‘高级万金油’﹐抹到哪儿算哪儿。

这样一来﹐对下届政治局常委的人选﹐在上周讨论的两个变量不出现的情况下﹐也还有一个重大的‘不可测’或‘测不准’因素﹕假设中纪委书记一定会出任政治局常委﹐又怎么敢说一定是比如中央政法委书记或某位现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党务官员﹐才会‘按部就班’接任中纪委书记﹖前不久﹐国务院主管工业的副总理﹑曾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吴邦国的一个举动﹐就引起了不少揣测。吴在党刊《求是》发表文章﹐严词强调党的纪律﹐提出‘不传谣’等几项具体要求。这显然是一个不合乎领导层内部分工的举动。是不是工业领域这种违反党的纪律的事情特别多﹖显然不是这个原因。如果说是江泽民方面有意安排吴邦国为争取出任下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并由此进入政治局常委会而热身﹐恐怕不能说是无端妄猜。

当然﹐相联系的问题是﹕首先﹐一向被认为最有希望接任中纪委书记的罗干﹐出路会是什么﹖还有没有希望进入常委会﹖就像以前所说的﹐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直接关系李鹏方面能否保住一席常委。而如果连这一席常委也保不住﹐李鹏方面难道不会反弹﹖又将如何反弹﹖这很值得关注。其次﹐这与国务院的人事安排很有关系。总理和常务副总理两个职位﹐我们说过﹐江系很难通吃。但是﹐江系人马在国务院方面颇有几个很具竞争力的选手﹐包括李岚清﹑吴邦国﹑李长春﹐甚至还有曾庆红和吴官正。四五个下届常委级人马自己去挤一个位子﹐当然不如分一枝兵转战党务系统而由此另取一席常委。吴邦国官声颇清﹐而经济统理能力稍逊﹐要他分流是聪明的。再次﹐江泽民嫡系中原来那几个有力问鼎中纪委书记的人物﹐包括黄菊﹑贾庆林和吴官正﹐看来竞争力都在下降。黄和贾官声不清﹐主掌中纪委必定引起较大反弹﹔吴官正乃在下本家﹐一样也是名好姓差﹐老百姓早就编了笑话说什么‘反腐倡廉未见行(尉健行)﹐上上下下无官正’﹐恐怕中共也不想让百姓有幸言中。

这只是一个例子﹐可以看出﹐未来的人事安排﹐其实还有很多不循常规的花样可出。单单在常委层次﹐不过七个席位(顺便一提﹐上周本栏文章说常委扩成九席的可能不大﹐可文内小标题却说‘增加常委的机会大’﹐那是印丢了一个‘不’字)﹐已经可以这样那般排列组合﹔整个人事格局﹐岂不就是一个大魔方﹖看官到此也许已经为之倒了胃口﹐我看还是打住为好。下周开始﹐讨论江泽民三套战略中的第二套﹐看他在机构和制度方面如何安排交班。(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参赛作品】江泽民的标准像
美国国务院2001年人权报告─中国部分
【参赛作品】政治局常委生活会
尉健行警告领导干部管好配偶子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