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未研发成功 防治登革热靠清除孳生源

人气 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3日讯】今夏民众闻“登革热”色变,本土登革热确定病例已达八百九十三例,至今持续增加之中。各国对安全的疫苗需求呼声都非常迫切,目前进展最快的泰国已展开人体试验,台湾则进行到动物试验阶段。最安全的预防方法还是消除病媒蚊孳生源。

据中央社报导,登革热病毒共有四种,登革热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包括登革出血热、登革热休克症候群,致死率可高达四到五成。

登革热严重并发症的致病原因尚有争议,学界有两种假说,最常见的是“抗体依赖性免疫加强反应”,指病人第一次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体内自然产生抗体,再次感染其他型别的登革热病毒时,会结合成抗原–抗体的复合体,抗原不会消失,反而会与白血球细胞膜上的接受体结合而进入白血球细胞进行繁殖复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休克,同时引起血液凝固功能受伤,产生肠胃道出血、子宫出血、血尿等。

另一种假说是“继发性感染”,即登革热病毒在人类或蚊子体内繁殖过程时发生变异,变异的病毒会增加毒血症的发生概率、毒性增加。

据卫生署疾病管制局了解,登革热疫苗自一九七0年代就已展开,困难之处在于接种疫苗反而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病的危险,直到最近才有针对四种病毒型别的活性减毒疫苗进入人体试验,目前世界各国研发中的疫苗分为两类,一种为活性减毒疫苗,另一种是基因重组疫苗,其中基因重组疫苗又分为结构性蛋白与非结构性蛋白的研究。

泰国研发活性减毒登革热疫苗的动作最为积极,并授权法国巴斯德药厂进行安全性与有效性试验,在泰国进行的剂量与注射处方调整试验,结果显示有九成受试者可获得对抗四种型别登革热病毒的保护力。

在台湾也有相当多的学者专家积极参与疫苗研发,高雄荣总医师黄永丰等人的研究,是利用非结构性病毒蛋白,以基因工程方式制造疫苗,但仍未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试验中的疫苗发生的问题包括了能够预防四种型登革热病毒,常发生副作用且比较严重,而且不同型别病毒的抗体产生速度不同,出现竞争性干扰现象,使产生的抗体以第三型登革热为主。

今年迄今台湾的本土登革陆病例已达八百九十三人,光是高雄县市就有八百七十九人,目前没有安全的疫苗,最安全的预防方法还是清除孳生源,加强病例通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县登革热本土病例出入北市卫生局喷药消毒
高雄县登革热有攀升趋势订十三日全县大扫除
马来西亚十四名运动员感染登革热
避免疫情扩大 高县今大扫除清除登革热孳生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