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结合部的“超生游击队”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2日讯】据千龙新闻网8月2日报道﹐在北京城的局部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大演着“超生游击队”。记者近日走访了处于丰台和大兴交汇处的旧宫一带,对外来人口的生育状况进行调查时看到了这一现象。

  “不为生孩子我们来这么远干嘛?”

  通过一位在旧宫附近办厂的朋友的介绍,在答应不拍照、不署真名的条件下,记者走近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外来人口超生家庭。

  赵生(化名),今年34岁,1997年为逃避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的追查,携妻子和两个孩子从贵州凤冈县来北京打工。他们每月花100多元钱租房,住在东高地南小街。在北京的三年里,他们又先后生了3个孩子,最后终于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星星”。记者打趣地问“是不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意思”,赵生笑而不答。

  赵生租住的农家小院共有四间房,他们一家租住其中的两间,一大一小。小的那间靠里放着几个装满桃子的筐,地上还堆了二三十个西瓜。小间靠外有一个用木板自制的碗柜,碗柜前两条板凳上、地上到处是塑料盆和用过的碗筷、勺,引来成群的苍蝇。门口放着一个仍有火气的蜂窝煤炉。大的那间明显是卧室,铺有两张床,大的那张足以睡下四个1.7米以上的成年人。两张床都很低,每张床的两头用砖叠了四层作为支架,砖上放木板,还算稳固。小床上铺了一张灯草席,既没有枕头也没有被子。大床上乱七八糟一大片,有又脏又破的被子,有衣服、裤子,还有一只小鞋。床单被揉搓到一边,床底下堆满杂物。满地都是鞋、袜子和破布以及做买卖的工具。

  “我们是农民,按有关政策国家允许生两个孩子,但是要相隔四年。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和第一个孩子只相差两岁,被罚了款并要做绝育手术。”赵生开始叙述他们的“违法”生涯,“罚款吧,通过变卖牲畜和借一点儿钱还能交上;但没有一个男孩,我怎么能绝育呢?”

  “这是基本国策,大家不都得这样吗?”记者问道。

  “道理是这样。但在我们寨子上,一般只生两个的,是因为至少有了一个男孩。”他说。

  “你和你的妻子是不是不生男孩不罢休?”记者又问。

  “没办法的,农村和城市不一样。你们城里人有钱有机会上这样和那样的保险,没工作还给生活费(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人没有男孩儿,老了怎么办?况且,别人会认为你家断了香火,还会欺负你。谁家男孩儿多谁说话就硬气。”赵生很无奈。

  “你在北京5年生了3个孩子,没人管吗?”记者再问。

  “要查也就是身份证、暂住证、就业证什么的。就业证只需到我们省驻京办交5块钱,领张卡,回家自己填,基本上没人管。我们寨子里像我们这样为生孩子在外打工的不少。这也算是个空子吧,要不大老远来干嘛?”

  调查中记者发现,“超生游击队”主要是为了躲避当地计划生育政策才离开家乡。他们多为中年人,因为已有一个或多个女孩儿,一定要生个男孩儿才肯罢休。中国传统的“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至今对这些外来人员的生育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

  带着孩子上工

  采访的第二天,记者想到赵生的家里亲眼看看他们的生活状况。好不容易找到了,推开门正想进去,突然从房里窜出两条狗,狂吠着向记者冲了出来,险些把记者咬伤(上图)。与赵生合租一个农家院的两个河南和四川籍邻居说,赵生带着孩子去工地了。

  记者随即又去了前一天去过的工地,远远就看见他的四个孩子在工地边玩耍。石头、沙子、木棍、小虫是他们最好的玩具,除了较大的孩子身上穿着记者前一日赠送的一套白裙子,显得一些干净外,其他三个全是泥土一身的“花猫”。在赵生的应允下,记者从远处给他们照了两张像,然后,赵生就把孩子叫到工地上的一个临时房子里去了。可能是出于对记者相机的防备吧。

  “孩子到工地很危险。”记者问赵生:“你妻子为什么不带孩子?”

  “她带着刚一岁的星星卖西瓜去了。每天一大早全家吃完饭,我就得把她和星星以及进(货)来的西瓜用农用三轮车送到不远的道路边,然后再回来带着四个小孩儿到工地。”又黑又瘦的赵生,显然已经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皱着眉头。

  记者建议他应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可赵生告诉记者,附近的航天研究院、南郊农场的幼儿园,一是他们的孩子进不去,二是即使能进去也交不起那份钱。进私人幼儿园吧,没老师教文化,而且每个孩子每月还得160元,他们目前的收入承受不了。赵生愁眉苦脸地说:“大孩子今年该上小学一年级了。我们附近有一所河南人办的学校,叫海迪学校,还算正规,收费是每学期600元。我得攒钱先让她上学”

  更多的赵生在上演同样的故事

  像赵生这样尚未脱贫又超生的外来打工家庭,在城乡结合部的旧宫一带不断上演和重复着。他们受超生之累,收入又低,难以目前的贫困面貌。他们的下一代因为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不是还要再重复上一辈的命运?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一对从湖南怀化来京的夫妇在家乡已经生育了两个小孩,1999年把两个孩子交给父母后二人来京打工,又生了两个小孩,最后一个是男孩。

  “我们老家房子的板壁、牲畜及家具等已经变卖交了罚款。现在只有等孩子长大点儿了再回去。孩子已经生出来,计划生育部门也只能罚罚款。要罚款没有,要人有几个。”这对夫妇的话让记者有些哭笑不得,“我们住的这个地方,原来是个垃圾堆,现在我们搭了个简易房和一个棚子,养了十几头猪,几十只鸡。这地方又臭又脏,特别是夏天。恐怕请别人也请不来,所以根本就没人过问什么。平常没事儿就带孩子出去玩,外边至少比家里的空气好。”


图﹕“外边空气比家里好。”

  “你们的孩子出生了,既不登记,又不报户口,以后怎么办?”记者问。

  “现在只能这样,以后再说吧。反正也不光是我们的孩子这样。”他们俨然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外界评论:现代水浒传
计划生育干部淹死婴儿引起公愤
目睹当今中国村之怪现状
老鼠.喜鹊.乌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