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妇死而复生 一生清守获封女仙

文/杜若
老母在濒死之前,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前来,侍者全都是宫中女子的妆束。(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377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清朝末年,有一桩记梦奇闻。“易迁宫里题名在,洒泪遥天隔绛霄”,这句记梦诗讲的是一个女儿向她的父亲托梦,因为一生清苦守节,受封为女仙……

清朝学者俞樾(1821年—1907年)的大儿媳妇樊氏曾说起娘家的一件奇闻。樊氏的二伯母一向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二伯母四十九岁那年,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众人就开始准备衣棺丧葬一事。樊氏二伯母的儿子坐在床头,手抓着帷帐,就是不让人靠近。有人跟他说:“你母亲已经死了。”他一听,就会勃然大怒。众人以为孝子心里哀痛,也不忍心强迫他。

过了一夜,家里都还没有准备丧衣棺木,家里人担心不符合体统,于是强劝伯母的儿子,但谁也劝不动他。他就坐在那里,不肯离开。一直等到早上,二伯母竟死而复生。她苏醒后,命人赶快焚烧纸钱,以犒赏舆夫。众人感到很惊讶,都围着她,问她怎么醒过来的?二伯母说:“公公婆婆送我回来的。”二伯母的公婆已经去世很久了,所以众人都很好奇故事的细节。

据二伯母所说,她在梦中,来到一处地方,看到公婆都在那里。那里楼房高耸,家僮奴仆也都很多。公婆见到儿媳来了,都惊讶地说:“你怎么能到这儿来?赶快回去!”二伯母说:“媳妇既然到这儿来了,当然要侍奉公婆啊,怎么说回去就回去呢?”

但公婆都不让她在那儿停留。公公说话还很和婉,婆婆脸色就很严厉,拿起一根木杖就驱赶她,说:“你再不走,我就拿棍子打你了!”

她的公公说:“不要打,不要打。”然后和婆婆嘀咕了一番,于是婆婆进到屋里,取出了一丸药让儿媳吞下,就说:“现在你可以走了。”

樊氏的二伯母吃下药丸,在那里徘徊着,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后来她听公公唤来以前的家奴陈荣。陈荣跟公婆一样,已经去世很久。陈荣到了之后,二伯母见他与生前无异。公公命陈荣用轿子把儿媳送回去。

二伯母就乘着轿子回到了家。她刚看见家门,轿夫打开帘幕,说:“到了,到了。”叫二伯母出来。二伯母对众人说她从外面回来,非常疲惫。想到轿夫还在门外,所以她急喊赶紧烧些纸钱,犒赏他们。

二伯母因为吃过药丸的缘故,她说话的时候,众人还能闻到药香味。几天之后,二伯母就痊愈了。继而众人又问二伯母的儿子:“你怎么知道你母亲没死呢?”她的儿子也说不出来。或许,母子天性,心有感应吧。

虽然二伯母死而复生,到了第二年,她又生病了,不久就去世了。这回,她的儿子没有再僵持,放手让人准备丧礼。据樊氏说,她的伯母从年轻就守节,五十岁时,亲友都来贺寿,并献上诗文表彰她的妇德。或许,第一次的复活,是鬼神为了酬报她一生清苦守节,也让人明白其德行吧!

樊氏说,二伯母去世的时候也颇为奇异。当天下过一场雨。照顾她的仆人偶然说起,外面下雨了。二伯母说:“我的宫中不下雨。”仆人问:“什么宫中?”二伯母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宫,但感觉房屋非常高大,和普通的房子很不一样。左右二边的侍者全都是宫中女子的妆束,不是民间普通内宅的门户。”众人以为她快死了,在胡言乱语,也没有太注意。

二伯母生前非常孝顺,常常馈送食物给老母亲。二伯母死了之后,家人都没有告诉二伯母的老母亲她女儿去世的消息,每年仍是照常馈送食物。所以二伯母的老母亲活到耄耋之年,一直不知道女儿去世的事。樊氏的二伯母去世几年后,她的老母亲也得病快要死了,老母亲对人们说:“我的女儿来了,跟随她的侍女有很多,都是宫中女子的妆扮。”老母亲在濒死之前,说见到了自己的女儿,而且跟二伯母去世前说的情况完全一样,所以外人听起来深感诧异。

俞樾的舅父姚平泉著有《瓶山集》,里面有一首《悼三女叔兰》,诗文云:“易迁宫里题名在,洒泪遥天隔绛霄。”姚平泉自己加注,解释说:“我梦到女儿来告诉我,因其生前守节贞烈之故,已经名列仙籍。”樊氏守节的二伯母可能也是这样吧!@*#

(据《右台仙馆笔记》卷6)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代有个叫许大年的商人,做生意时很善于谋划以获取利润,因此很快积聚了不少财富,拥有大量良田、华美的宅院等,资产将近十万。不过,唯一遗憾的是,许大年到了中年也没有子嗣,因此很担心自己百年后,无人继承遗产,所以内心常常忧虑。
  • 宋朝有个叫廖忠臣的人,娶了欧阳家的女儿为妻。欧阳氏过门一年多后,公公婆婆就因染疫而亡,留下了只有几个月大、仍在吃奶的女儿闰娘。彼时,欧阳氏也刚刚生下女儿,于是她同时哺乳两个孩子。如此几个月,欧阳氏的奶水不够两个孩子吃的,她便将亲生女儿拜托邻居喂养,自己专心喂养闰娘。
  • 他是一个穷秀才,屡次名落孙山,因此怨天怨地。一天,他等着妻子煮茶时,偶然打一盹,便步入了奇异的梦中之旅。他从寒士到权贵,从神童到天人,又从毛驴到蠢猪……黄粱一梦在清朝有了别样的翻版,比之更加离奇……在一个压缩交织的时空中,他经历了天上人间。当他梦醒后,从此放下了抱怨,安贫乐天。
  • 生命是有轮回的,是不灭的。不同层次的生命也是有标准的,不符合标准了,生命的层次就会往下降。而修行则是提高层次,回归生命本源的方法。
  • 按中国古代的观念,瘟疫在另外空间里是由瘟神与疫鬼操控的,瘟神的层次高,奉天意、天象而行;而疫鬼则是具体在低层空间行事。《周礼‧春官‧占梦》里讲:“季冬……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疫。”郑玄注:“疫,疠鬼也。”其实瘟神也好,疫鬼也罢,根本上都是要奉天意而行的。
  • 1976年2月15日这天,是元宵节的第二天,正是星期天休息,我回农村看望父母。大约上午10时左右母亲听到外面有嗡嗡的声音,这是由两个焊在一起的弯曲铁片发出的,颇有些韵味的声音,当地人叫这个是“嗡子”,是小贩拿来作声响广告的东西。
  • 颐和园长廊上的西游记彩绘。
    从古到今,长生不老可谓是人人向往,但连帝王都很难求寻,悟空又是如何得到菩提祖师真传得以长生的呢?
  • W是我的同事,贫农、复员军人,当年在政治上天生畅行无阻,上等草民。他在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中“上蹿下跳”颇红火,一直上蹿成了XX市驻省革委的代表,按当时的发展简直就是副省长级别了。
  • 这里要讲的几个故事,大都是我本人亲身经历或者听亲历者亲自讲述的,不是事后诸葛亮(就是说事情发生以后才杜撰自己的先见之明)。之所以用了“玄”,就是太奇妙,不可思议的,非常理的,不是现在的科学能够解释的。
  • 祝春海前世临死前,与真氏一起发誓“来生仍为夫妇”,结果今生与真氏竟真的跨越了年龄的差距再结姻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