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2年05月02日讯】写到五四运动,就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初到美国时认识的一位朋友。这位仁兄大概是文革结束后第一批到美国的留学生,八十年代初就到了美国。
有一次我和他开玩笑,说那些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后裔ABC(American born Chinese),虽然被人戏称为香蕉(外黄内白之意),但这些人实在是老土得可爱:婚丧嫁娶所用的程序都老掉了牙,有的习俗甚至古老到连我们中国来的人都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留下来的。
没想到这位朋友却一本正经地跟我说:“其实,与这些ABC比起来,我们这些中国大陆来的人才是真正的香蕉。”他解释说:“我们这些文革后出生长大的人,满脑子都是政治课上学到的那个由俄国的一声炮响送来的德国人发明的主义。谈到孔子出口就是孔老二,没有半分的尊敬。看上去是黄皮肤,内里装的却是俄国的思想、德国的主义,不是香蕉又是什么?”
五四运动的争议从未间断
五四运动过去一百多年了。这百多年来有一个问题中国人一直都没有好好地回答过:为什么这个高举爱国大旗的运动要砸烂孔家店?或者说:为什么反帝反封建就一定要摧毁儒家的传统?
试想:西方文化的主流是基督文化。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以前,西方人也在封建专制下生活了几千年。那么为什么西方人反专制的时候没去砸烂基督教堂,而中国人反专制的时候就要捣毁孔庙?为什么印度人反抗大英帝国的时候没有砸烂印度的寺庙,中国人反抗西方列强的时候就要推倒孔子的雕像呢?印度、日本、韩国和台湾都在保持了自己传统的同时,与现代民主成功接轨。中国人在砸烂了代代相传的儒家思想体系之后又得到了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似乎对“五四运动”这个上个世纪发生在中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越来越感到困惑了。
且不说在台湾,有关五四运动的争议从未间断,一直就是个不能盖棺定论的话题。就说中国大陆吧:砸孔家店砸了一世纪,现而今曲阜每天为旅游者举办的祭孔大典次数都要比帝王时代任何一年的都要多;教育部把孔子学院办遍了全世界。应该说:孔家店是越砸越兴旺了。当年的鲁迅们如果地下有知,能不困惑吗?
那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还是去更深层次地搞清楚东西文化与古今文化的一些基本点。
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仅仅包含了五个英文单词的一句话:“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翻译成中文就是天赋人权平等。这里讲的人权,代表的是人道;这里讲的天(all men are created,即人是神造的),代表的是信仰。这句话的前四个字(词)“天赋人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信仰+人道——用中国古人的话讲就是:天人合一。这是东西方传统的精华,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处。而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仅仅是加在“天赋人权”之后的第五个英文单词:equal(平权)。
一词之增,让美国成为了自由世界的开创者,也让美国文化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独领风骚,成为世界潮流的领导者。
这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equal”的翻译是个法学概念,是equal rights(平权,即平等的公民权利)的意思。换句话说,美国的建国之父们对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贡献,就是用一个建立在平权理念基础之上的法制体系去维护传统的信仰与人道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用平权的法制来保护炎黄先辈们所讲的天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五四运动所要宣扬的是两个东西:德先生(Democracy,即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即科学)。所谓德先生,其核心就是美国的建国之父们所宣扬的平权。问题是,鲁迅们与杰弗逊们去请德先生的方法太不一样:鲁迅们为了要请到德先生不惜砸烂五千年天人合一的文化传承;而杰弗逊们请德先生的方法则是做了个简简单单的加法,在原有的“信仰+人道”的传统公式上再加一条平权,使原有的“信仰+人道”的传统文化变成了“信仰+人道+平权”(Faith+Humanity+Equal Rights)的现代文化。环顾周遭,深受儒学影响的日本、韩国和台湾都更喜欢这个简简单单的加法,只不过把杰弗逊们的公式改了改,变成了更符合亚洲人文环境的“天人合一+平权”,其实质并无不同,印度的情况也很类似。
至于讲到科学,这是中华文化中自古就有的东西,满清的洋务运动更是引进了现代的西方科学。且不说现今的西方社会许多高科技人士为了健康而求助于中医、气功和瑜伽禅修,即使是在当年五四运动的前后,类似于所谓中医西医之间的冲突也只是个竞争与普及的关系,大可不必为了要请赛先生而砸烂华夏延续了数千载的传统。
孔子思想在西方社会被好好保留
另外,杰弗逊们发明的平权,既不是众生皆可成佛的宗教意义的平等,也不是按需分配的乌托邦式的平等,而是由一人一票的政治权利平等所保障的个人利益上的机会均等。这里所说的机会均等,是公共政策上的机会均等,不是个人财产上的均贫富。您的房子、车子、存款事业均属于私有财产,您愿意给谁或由谁继承,是您自己的事。但官员们在制定政策时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不是他们自己的财富,所以他们所定的政策就必须给所有的纳税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在执行政策时要受到监督,不许走后门。
可惜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所有的这些方面当年的鲁迅们都还来不及仔细研究,就简单地认为只要砸烂了孔家店就能请来德先生。问题是:砸烂孔家店的口号本身就侵犯了他人的思想自由,而德先生最喜欢的就是思想自由——因为思想自由是其他一切自由的出发点,信仰自由的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石。用砸烂思想自由的方式为德先生开路,德先生能来吗?事实上,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70年代的批孔批儒,中国人砸烂了自己祖传的儒学,但孔子的思想在德先生居住的西方社会还好好地保留着。时至今日,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学者们都还抱着高山仰止的崇敬在研究着来自古老中华的孔学。
中西文化接轨的另一个成例是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该宣言阐述了四大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追求幸福的自由、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前两项是人基本的需要和人身安全,而后两条则是人与动物最基本的区别。《世界人权宣言》让世界人权史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张彭春。正是这位当时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把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爱”翻译成“conscience”(良心)写进了这部宣言的第一条。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根本用不着为了请到德先生而去砸孔家店,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必须说明一点: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那一代中国人集体所做的决定,这里用鲁迅的名字,是为了行文方便。先辈们的历史局限决定了他们的选择,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对五四运动作客观的评价和总结。逝者已去,但活着的人还要为后代开创未来。
即使不为自己,也应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把围绕着五四的困惑弄个清清楚楚、水落石出。
——转自《新纪元》
责任编辑:连书华